夏日蝉鸣蛙鸣(大暑蝉鸣夏日长)

来源:【黑龙江日报】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

夏日蝉鸣蛙鸣(大暑蝉鸣夏日长)(1)

大暑三候

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意思是,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萤火虫卵化而出。土壤浸润,天气闷热,湿气很重。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

夏日蝉鸣蛙鸣(大暑蝉鸣夏日长)(2)

大暑养生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出汗多易伤津耗气。南北方对于大暑的饮食习俗各有特点,这种差异在谚语里就有体现,“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六月伏日食汤饼”,是北方地区的习俗,在山东还有“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吃碗热汤面,身上发汗,可以祛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

在南方地区,饮食习惯更为多样,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泡姜是重庆人夏天餐桌上的常客,无论是佐餐还是做菜都别有一番风味;而上海一直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风俗;湖南和江西人则偏爱“头伏吃鸡二伏鸭”,认为夏季吃鸭子喝鸭汤,可以清热滋阴;在杭州,人们要“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的说法,广东一带叫凉粉或者烧仙草,是夏季消暑必备的甜品之一。

另外,大暑是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骄阳似火、湿热难耐,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防中暑”。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所以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更不要做剧烈运动。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尽快转移到通风阴凉处,解衣纳凉,或者饮用清凉水。

来源:龙头新闻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