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线程处于阻塞状态(深入源码分析Java线程池的实现原理)

程序的运行,其本质上,是对系统资源(CPU、内存、磁盘、网络等等)的使用。如何高效的使用这些资源是我们编程优化演进的一个方向。今天说的线程池就是一种对CPU利用的优化手段。

网上有不少介绍如何使用线程池的文章,那我想说点什么呢?我希望通过学习线程池原理,明白所有池化技术的基本设计思路。遇到其他相似问题可以解决。

池化技术

前面提到一个名词——池化技术,那么到底什么是池化技术呢?

池化技术简单点来说,就是提前保存大量的资源,以备不时之需。在机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使用池化技术可以大大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性能等。

在编程领域,比较典型的池化技术有:

线程池、连接池、内存池、对象池等。

本文主要来介绍一下其中比较简单的线程池的实现原理,希望读者们可以举一反三,通过对线程池的理解,学习并掌握所有编程中池化技术的底层原理。

创建一个线程

在Java的并发编程中,线程是十分重要的,在Java中,创建一个线程比较简单:

如果把线程池比作一个公司。公司会有正式员工处理正常业务,如果工作量大的话,会雇佣外包人员来工作。闲时就可以释放外包人员以减少公司管理开销。一个公司因为成本关系,雇佣的人员始终是有最大数。如果这时候还有任务处理不过来,就走需求池排任务。
  • acc : 获取调用上下文
  • corePoolSize: 核心线程数量,可以类比正式员工数量,常驻线程数量。
  • maximumPoolSize: 最大的线程数量,公司最多雇佣员工数量。常驻 临时线程数量。
  • workQueue:多余任务等待队列,再多的人都处理不过来了,需要等着,在这个地方等。
  • keepAliveTime:非核心线程空闲时间,就是外包人员等了多久,如果还没有活干,解雇了。
  • threadFactory: 创建线程的工厂,在这个地方可以统一处理创建的线程的属性。每个公司对员工的要求不一样,恩,在这里设置员工的属性。
  • handler:线程池拒绝策略,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任务实在是太多,人也不够,需求池也排满了,还有任务咋办?默认是不处理,抛出异常告诉任务提交者,我这忙不过来了。
添加一个任务

接着,我们看一下线程池中比较重要的execute方法,该方法用于向线程池中添加一个任务。

java线程处于阻塞状态(深入源码分析Java线程池的实现原理)(1)

核心模块用红框标记了。

  • 第一个红框:workerCountOf方法根据ctl的低29位,得到线程池的当前线程数,如果线程数小于corePoolSize,则执行addWorker方法创建新的线程执行任务;
  • 第二个红框:判断线程池是否在运行,如果在,任务队列是否允许插入,插入成功再次验证线程池是否运行,如果不在运行,移除插入的任务,然后抛出拒绝策略。如果在运行,没有线程了,就启用一个线程。
  • 第三个红框:如果添加非核心线程失败,就直接拒绝了。

这里逻辑稍微有点复杂,画了个流程图仅供参考

java线程处于阻塞状态(深入源码分析Java线程池的实现原理)(2)

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添加一个工作线程的?

添加worker线程

从方法execute的实现可以看出:addWorker主要负责创建新的线程并执行任务,代码如下(这里代码有点长,没关系,也是分块的,总共有5个关键的代码块):

java线程处于阻塞状态(深入源码分析Java线程池的实现原理)(3)

  • 第一个红框:做是否能够添加工作线程条件过滤:
  • 判断线程池的状态,如果线程池的状态值大于或等SHUTDOWN,则不处理提交的任务,直接返回;
  • 第二个红框:做自旋,更新创建线程数量:
  • 通过参数core判断当前需要创建的线程是否为核心线程,如果core为true,且当前线程数小于corePoolSize,则跳出循环,开始创建新的线程
有人或许会疑问 retry 是什么?这个是java中的goto语法。只能运用在break和continue后面。

接着看后面的代码:

java线程处于阻塞状态(深入源码分析Java线程池的实现原理)(4)

  • 第一个红框:获取线程池主锁。
  • 线程池的工作线程通过Woker类实现,通过ReentrantLock锁保证线程安全。
  • 第二个红框:添加线程到workers中(线程池中)。
  • 第三个红框:启动新建的线程。

接下来,我们看看workers是什么。

java线程处于阻塞状态(深入源码分析Java线程池的实现原理)(5)

一个hashSet。所以,线程池底层的存储结构其实就是一个HashSet。

worker线程处理队列任务

java线程处于阻塞状态(深入源码分析Java线程池的实现原理)(6)

  • 第一个红框:是否是第一次执行任务,或者从队列中可以获取到任务。
  • 第二个红框:获取到任务后,执行任务开始前操作钩子。
  • 第三个红框:执行任务。
  • 第四个红框:执行任务后钩子。

这两个钩子(beforeExecute,afterExecute)允许我们自己继承线程池,做任务执行前后处理。

到这里,源代码分析到此为止。接下来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总结

所谓线程池本质是一个hashSet。多余的任务会放在阻塞队列中。

只有当阻塞队列满了后,才会触发非核心线程的创建。所以非核心线程只是临时过来打杂的。直到空闲了,然后自己关闭了。

线程池提供了两个钩子(beforeExecute,afterExecute)给我们,我们继承线程池,在执行任务前后做一些事情。

线程池原理关键技术:锁(lock,cas)、阻塞队列、hashSet(资源池)

java线程处于阻塞状态(深入源码分析Java线程池的实现原理)(7)

最后希望对你理解线程池有帮助。最后,留一个思考题,为什么线程池的底层数据接口采用HashSet来实现?

原文地址:https://dwz.cn/eIBAoDiY

作者: Holli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