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黄河下游水位如何(黄河困局下游断航50年)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干流河道长5400多公里,是我国数一数二的大河。但遗憾的是,航运一直是黄河的“老大难”问题,其存在感远低于我国的长江、西江流域。

目前黄河下游水位如何(黄河困局下游断航50年)(1)

自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试验以来,黄河下游的河槽被冲刷重塑,通航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流量也更加稳定。按照现有的通航规划,我国将在2030年实现黄河下游的通航——届时,黄河航线的“大动脉”将再次打通,下游也有望成为“黄金水道”!

历史上的黄河航运有多发达?

黄河的水路运输有久远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人工挖凿河流使得各地水系相互打通,黄河流域因此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黄河为主干,沟通江、淮、河、海的水上运输系统,此时也是黄河航运的巅峰时期。

目前黄河下游水位如何(黄河困局下游断航50年)(2)

清末民初,我国内陆的公路、铁路开始大量涌现,黄河航运则逐渐被冷落。和水运相比,陆运的优势更加明显,具有速度快、运送量大的特点,而且不受天气限制,更适合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再加上水量、水深条件不佳,黄河的航运事业开始由盛转衰。

上世纪50~70年代,形势再度发生转机。为治理开发黄河,我国制定了《黄河流域防洪规划》,对黄河下游河道进行了多次整治,坚持“以坝护湾,以弯导溜”,局部航运再次出现。其中,黄河河南段每年的货运吞吐量为数十万吨,山东段的货运更加繁忙,一年水运运输量达120万吨(即便如此,规模上和长江航运依然相差悬殊)。

目前黄河下游水位如何(黄河困局下游断航50年)(3)

黄河下游河道示意图

可惜好景不长。进入70年代后,黄河下游开始出现断流,导致黄河航运多次瘫痪。据统计,1972~1999年共有22年发生了断流,最严重的一年是1997年,河道断流700多公里,河床干枯见底,从入海口一直延伸到河南开封。以此为时间节点,黄河下游断航已有50余年。

目前黄河下游水位如何(黄河困局下游断航50年)(4)

自2002年小浪底水库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黄河下游再无发生断流。其中,花园口站、高村站的常年流量已超过250m³/s,对应河宽为120~200m,水深为1~2.5m,这为黄河复航再次提供了基本条件。

恢复黄河航运,到底难在哪里?

恢复黄河航运是大势所趋,但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航道开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充足的水深和宽度,第二则是充足的水量。

首先,航道必须要有一定水深和水面宽。根据我国《内河通航标准》,不同航道等级对水深、水宽有不同的要求:当河道水深为2.0~2.4m,最小宽度60m时,航道为III级航道标准,可双向通航驳船1000吨;如果水深只有1.3~1.6m,最小宽度为40m,航道标准则降为V级,双向通航驳船仅300吨

目前黄河下游水位如何(黄河困局下游断航50年)(5)

其次,航道必须要有充足的水量。黄河的水文特点之一就是水少沙多,全年径流仅580亿立方米,只占长江总流量的6%。尤其是在旱季,黄河山东段的水量经常捉襟见肘,多段水位不足1米,难以满足航运需求。等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后,黄河下游的水量将进一步提高,通航条件也将得到改善。

目前黄河下游水位如何(黄河困局下游断航50年)(6)

小浪底库区等航段已开展客货运输

真正棘手的还是黄河的泥沙问题。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多位专家也曾表示:泥沙问题一直是黄河航运的最大“拦路虎”。

据黄委统计:从1950~1999年,黄河下游在50年间淤积的泥沙量达92亿吨,部分河段已成为二级“悬河”。这种情况直到小浪底水库运用以后才有所缓解:通过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创造出大流量过程,一来清除了淤沙、提高了水深,二来重新塑造了河槽形态,提高了过洪、抗险能力。

目前黄河下游水位如何(黄河困局下游断航50年)(7)

截至2019年汛前,小浪底水库为下游冲走的泥沙已达30.17亿吨,河道淤积抬升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最小平滩流量也已经达到4300m³/s。值得一提的是,小浪底水库运行后,下游的凌情也有所减轻,高村以上河段已常年不封冻,同样为黄河复航提供了有利条件。

未来的黄河航运

根据我国1998年的《黄河水系航运规划报告》(以下简称《规划》),2030年前后黄河下游航道标准将达到IV级。《规划》的远景目标则更加宏大:兰州以下航段全线通航!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不小挑战,黄河的航道疏浚将成为重点。

目前黄河下游水位如何(黄河困局下游断航50年)(8)

黄河兰州段疏浚工程

2021年,张金良等专家在《水利水运工程学报》上指出:对水深1.0~2.5m,水宽120~300m河段,只要稍加疏浚就能够满足航道的建设标准。现如今,黄河下游的大清河及东平湖航道、京杭大运河的连通工程正在实施,生态航道也在加紧推进,距离通航目标越来越近。

等黄河的古贤水库、东庄水库建成后,水库冲沙将成为清淤的主流方式,再适当结合人工“挖河阔槽”,就能基本保证黄河航道的长期、稳定运行。

延伸阅读:长江三峡大坝的通航

和黄河相比,长江干流的航运能力明显更强。从长江宜宾到重庆航段,即便在枯水期也能通行1000吨级的船舶,仅是这一点就把黄河航运甩在了身后。

目前黄河下游水位如何(黄河困局下游断航50年)(9)

长江虽建有三峡大坝,但这并不妨碍航线畅通,因为大坝本就建有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升船机,其中永久船闸为双线航道,单线船闸全长1607m,由低到高分为1~5级,可通过万吨级的大型船队。升船机的效率也不低,可一次性通过3000吨的客货轮。平均下来,每条船过闸需要3~4个小时。

目前黄河下游水位如何(黄河困局下游断航50年)(10)

近年来,三峡大坝的通航能力略显捉襟见肘。由于四川、重庆的货流量猛增,主力船舶已经上升到5000吨级,过闸货运量已经超出了三峡大坝的设计通航能力。据统计,三峡坝区目前每天的待闸船舶达800多艘,平均待闸时间为150小时,大大限制了长江黄金水道效益的发挥。

目前黄河下游水位如何(黄河困局下游断航50年)(11)

据预测,到2050年时三峡过船的需求将达到2.5~3亿吨,而目前通过管理运行也只具备1.6亿吨的过船能力。由此可见,长江航运存在着“卡脖子”问题,过船能力亟待升级。

目前黄河下游水位如何(黄河困局下游断航50年)(12)

目前,我国正在论证三峡水运新通道工程,工程建成后,三峡船闸将全面告别拥堵问题,彻底解决长江航运的“卡脖子”瓶颈,确保往返船队顺利通航。

对于黄河、长江航运,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