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分类赏析题汇总 初中语文考试必考内容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一下诗歌中的伤离思别之情。

对诗人来说,背井离乡,分隔两地,与亲人朋友分离,都是能产生伤感的情绪的。

例如白居易,长期在外做官,非常思念自己的弟弟妹妹,因此他写了一首《除夜寄弟妹》: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因为思念弟弟妹妹而夜不能寐的人物形象;接下来几句,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深刻,诗人在孤独的灯光下,想着与弟弟妹妹各在万里之外,又分开了好多年,而自己又是一番病容。这里的“新正”指的是新年,要过年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自然更加浓厚。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离别后对家人的思念,可以通过描写自身的人物形象来表现出来。

当然,也有诗人会通过描写他思念的那个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比如宋代诗人黄庭坚写给他的朋友黄几复的《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诗歌前两句,交代了诗人和朋友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传信非常不方便。

接下来两句遥想当年观赏桃李共饮美酒,而十年过去了,如今确是江湖落魄,只能对着孤灯听着夜雨来思念对方。

最后面四句描写了黄几复的人物形象。支撑生计的只有四堵空墙,清贫自守发奋读书,想来头发都已经白了,将朋友的清贫但刻苦的形象写了出来,抒发了作者的怜才之意,以及对挚友的深深思念。

当然,如果把人物形象和意象的描写结合在一起,伤离思别之情就会更富有情调。

比如唐朝的张佖,写过一首《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的梦境。

在梦中,院中风景依旧,小廊阑干仍在,但再也看不到令诗人魂牵梦萦的那个人,只有明月多情,为寻梦的人照着落在地上的花。

诗歌通过描写“小廊”“月”“落花”这几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念之情。

说到用意境营造氛围,柳永的《雨霖铃》也很具有代表性。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的长亭,急雨刚刚停住,三个简单的意象,就描绘出了别离时哀伤的情景。

诗歌的后面又写到: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无不为离别悲伤,分手之时偏偏又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时节。今晚醒酒时身在何处呢?也许是泊舟杨柳岸边,晨风习习,天空挂着一弯残月。

又是三个意象,将离别的画面描绘的更加凄凉,在这种环境下,伤离别的情感就更浓烈了。

到这里,诗歌中伤离思别的思想感情我们就说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自古离别最为伤人,诗人会通过描写自身的形象,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

有的诗人会通过塑造思念之人的形象,来抒发他们对朋友的牵挂;

意象的作用也是巨大的,诗人常常通过意象,来塑造伤感寂寥的离别氛围。

这节课就到这里啦,下节课再见!

初中语文古诗分类赏析题汇总 初中语文考试必考内容(1)

往期精彩回顾:

中考古诗词常考抒情手法,不要错过!

中考古诗词常考动静手法,不要错过!

中考古诗词常丢分?正确认识诗歌描写手法是关键

中考语文常考诗歌意象总汇,必须要收藏

学会赋比兴,中考语文轻松得高分

「必收藏」初中语文知识拓展,诗歌中的怀古讽今(1)

「必收藏」初中语文知识拓展,诗歌中的怀古讽今(2)

中考语文热门知识点解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1)

中考语文热门知识点解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2)

中考语文热门知识点解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3)

中考语文热门知识点解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4)

初中语文考试必考内容:古诗文中的细节描写

初中语文考试必考内容:古诗文中的虚实结合

初中语文考试必考内容:古诗文中的贬官谪居之恨

初中语文考试必考内容:古诗文中的忧国忧民之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