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生的伟大

来源:中国好故事播报普通话

在山西省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的广场纪念碑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熠熠生辉。

1947年1月12日,未满15周岁的刘胡兰在与敌人展开斗争时,为保护无辜百姓,被国民党军队抓捕并惨遭杀害。毛泽东听闻她的感人事迹后,先后两次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字。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生的伟大(1)

14岁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1932年10月,刘胡兰出生在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奶奶给她起名“富兰子”,希望她能给贫苦的家庭带来富裕。然而,在苛捐杂税与劳役的压榨下,一家人的生活仍然日渐贫困。刘胡兰4岁时,体弱多病的母亲与世长辞。过了几年,继母胡文秀来到了刘家。勤劳善良的胡文秀给她改名、教她识字,在她的影响下,刘胡兰养成了吃苦耐劳、追求上进的优秀品格。

1945年10月,13岁的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在这里,她认识了更多的字,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

1946年6月,在区组织委员石世芳和区抗联主任吕雪梅的介绍下,十四岁的刘胡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在鲜红的党旗下,刘胡兰庄严宣誓:我入党后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坚决革命到底,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敌人面前不屈服。

自己把头伸到了铡刀下

1946年10月,阎锡山军队占领了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刘胡兰以自己年龄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包围了云周西村,把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在山西省档案馆里保存着1951年文水县人民法院的一份档案——《残害刘胡兰的凶手张金宝供词》,里面对刘胡兰牺牲的经过有详细供述:

阎军连长许得胜问:“你们村里还有谁是共产党员?”刘胡兰说:“再没有,就我一个。”随后,匪徒当着她的面,用铡刀铡死了6个村干部,铡死一个就问她一句:“你说出共产党员来,就不杀你了!”刘胡兰说:“我死也没说的。”匪徒又说:“你自白了,给你家里一份地。”刘胡兰说:“你给我抬一个金人来,我也不自白!”说完就自己躺在铡刀下。

目睹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村民石广田老人回忆:刑场上,有两个阎军想把刘胡兰拉到铡刀前,刘胡兰一甩胳膊,大步走到铡刀前,看了看刑场外的乡亲们,非常镇定地躺下去,把自己的头伸到了铡刀下。“从她的脸上,我们看不出她有一点害怕,太让人佩服了。”

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是党史上牺牲时年龄最小的共产党员。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挥毫泼墨,把这个评价赋予刘胡兰,这中间相隔十年,有怎样的一段故事?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

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毛主席以沉痛的心情,在他住的窑洞里,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1957年1月12日,是刘胡兰烈士就义10周年的日子。1956年12月,共青团山西省委作出纪念刘胡兰就义10周年的决定,这项纪念活动中,有一件大事要办,就是要派人进京恳请毛泽东为刘胡兰第二次重新书写八个大字的题词。因为第一次的题词在战乱中丢失了。当时,团省委宣传部写作科科长杨小池接受了这个任务,他一到北京就前往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呈交了共青团山西省委恳请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重写题词的报告。

1957年1月9日,毛泽东为刘胡兰重新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毛泽东主席为一个人写两次同样内容的题词,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党对这位年龄最小的女烈士的最大褒扬。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生的伟大(2)

这是山西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内的刘胡兰雕像和陵墓。新华社记者 刘翔霄 摄

刘胡兰,一个响亮而让人难忘的名字,一个伟大而令人敬佩的英雄。她用短暂的一生谱写出永恒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丰碑,铸就出彪炳史册、光照千秋的刘胡兰精神。

责任编辑:谷士欣

声明:本号转载稿件仅供交流学习,所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私信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