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1)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2)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3)

© 陈颢

有别于惯常的以综合建筑与集中场地为主的学校,丁蜀成校漫游式的校园,有着传统工坊式的松散布局。大工场、小工场、多功能厅和陈列厅,这四个最重要的单体,被放置在校园中心,由它们围合出的榉树广场则是举办室外活动的中心场所。

感谢 亘建筑事务所对gooood的分享

在工业化的背景下,“手工制陶”依然有着无可取代的魅力。“手艺”是这所学校教学的核心,而“手艺人的空间”也正是这个校园中心。我们为学校的每一种功能寻找一种属于它们建筑形式,并让它们各就其位。不同类型的建筑之间形成了丰富的室外空间,让这个校园远离了大型综合体主导的学校类型。人们可以轻松地在建筑之间漫游,感受物候的变化。

丁蜀成校校园与远山© 陈颢

丁蜀、陶文化、成校

丁蜀,在江苏宜兴,距离上海200公里。这座太湖之滨的小镇,有数千年的制陶史,出产的各式陶器闻名中外,其中最为世人所知的是由紫砂泥制成的紫砂壶。几个世纪以来,一件雅致的紫砂壶始终是中国文人和饮茶者终其一生的追求。随着需求的扩大和产业的发展,作为紫砂壶发源地的丁蜀,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紫砂陶器制作与贸易中心,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也与陶文化息息相关。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4)

小镇上的丁蜀成校©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5)

校园内低矮的建筑和多样的植物© 陈颢

丁蜀成校,作为全国乡村成人教育体系中为数不多的专门从事陶艺教学和培训的学校,既要通过为当地群众提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来增加他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学校也利用课余时间向缺乏公共设施的乡村社区开放,成为开展公众教育和公共活动的场所。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6)

由行政楼围合的榔榆庭院©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7)

位于教学楼二层的连廊© 陈颢

工坊式的校园

通过对当地的陶文化和制陶工坊历史的研究,建筑师了解到过去师徒传承式的制陶匠人培养方式,并与周边社区群众、业者、教师、匠师进行了研讨,沿着“工艺学校”的线索,逐步确立了以“制陶工坊”为中心的低密度校园的设计目标。有别于惯常的以综合建筑与集中场地为主的学校,丁蜀成校漫游式的校园,有着传统工坊式的松散布局。大工场、小工场、多功能厅和陈列厅,这四个最重要的单体,被放置在校园中心,由它们围合出的榉树广场则是举办室外活动的中心场所。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8)

位于服务楼入口处的四方庭院©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9)

位于校园中心的榉树广场©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10)

展陈厅的侧廊朝向中央的榉树广场©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11)

松散布局的漫步式校园© 陈颢

单体与整体

建筑师优先考虑了陶艺创作和学习过程中各个步骤需要的独特的空间,包括视野开阔、采光均匀用于书面教学的常规教室,空间内向、安静高大的用于塑形、作画、贴画、雕刻的工场,还有在大尺寸的梁柱厚重的氛围下用于展示和保存学员优秀作品的陈列厅。每一种功能都有与之对应的空间、结构和设备,成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单体。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12)

走廊串连起南北两侧都有庭院的教学楼©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13)

位于教学楼二层的教室©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14)

从榉树广场看向大工场©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15)

窗和百叶塑造的大工场室内光环境©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16)

展陈楼通过连廊与南北两侧的教学楼相连©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17)

有厚重氛围的陶艺作品展陈厅©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18)

傍晚的小工场外景©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19)

综合楼北立面© 陈颢

由此产生的十几个散落布置低矮的“小建筑”,每个都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它们之间形成不同类型的外部空间。并置的各种内外空间,由遮阳避雨的半室外廊子串联,共同组成一个丰富多样的校园整体。校园里的宜人风景和自由交流的氛围,也成为进行陶艺创作的灵感源泉。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20)

透过榔榆庭院看向教学楼与展陈楼©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21)

教学楼之间的庭院与连廊©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22)

教学楼一层走廊与植物©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23)

服务楼通廊© 陈颢

材料、地方

砖、混凝土和砂岩,是丁蜀成校的主要材料。砖的烧制、墙的砌筑、混凝土模板的支护都与当地工人熟知的制陶过程有着相似的手工属性。这些日常的建造材料,与新的构造方法结合,让校园自然地融进了小镇的肌理。新校园建成后,周边的居民们也觉得这些房子看上去亲切。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24)

展陈楼与南侧的教学楼©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25)

教室与庭院之间的走廊©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26)

通过檐廊与榉树广场相连的展陈楼©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27)

位于展陈楼二层的朴树庭院©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28)

综合楼一层多功能厅室内©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29)

多功能厅内与结构整合的空调风口同时也塑造了光线和空间

©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30)

由同一定制砌块通过变换不同方向砌成的镂空墙© 陈颢

因陶文化的发展而诞生的丁蜀学校,每年为数千名学员提供高质量陶艺技能培训,以此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这所学校持续举办的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动,让当地社区从中受益,也让历史悠久的制陶活动在丁蜀生生不息。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31)

小工场内景© 陈颢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32)

学员们正在标准教室里上绘画课©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33)

在校园里休憩的陶艺学员© 亘建筑

项目图纸和模型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34)

丁蜀成校总体模型©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35)

服务楼模型©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36)

综合楼模型©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37)

展陈楼模型©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38)

小工场模型©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39)

区位图©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40)

一层平面图©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41)

校园纵剖面©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42)

服务楼剖透视©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43)

教学楼剖透视©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44)

行政楼剖透视©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45)

综合楼剖透视©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46)

展陈楼剖透©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47)

小工场剖透视©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48)

大工场剖透视© 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49)

大工场结构分析与墙身大样图© 亘建筑

项目名称:丁蜀成校

项目地点:江苏宜兴丁蜀

建筑、室内、景观设计:亘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薛喆、范蓓蕾、孔锐

项目建筑师:王诗羽

设计团队:陶舒婷、刘洋、洗浩辉、薛君、肖欣雨、钱佳、李兰若、郭正浩、刘靖寰、黄钒郎、谢如珪、李云宏

景观建筑师:陈希

驻场监造:王诗羽、陈希、钱佳、迟增磊、曲昊

结构顾问:张准、张冲冲、陈学剑 / 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机电顾问与合作设计:梁明、潘珅、万华军、刘剑平、何安诚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顾问:杜杰 / 素造建筑

混凝土保护剂顾问:杜杰 / 素造建筑,毛勇 / 科焱建筑装饰工程,黄凰 /鼎中新材料

抛光混凝土地坪顾问:严乾凤 / 梵行建筑工程

业主:丁蜀成校

项目协调:丁蜀镇建设局

施工总包:华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宜兴市丁蜀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及功能:新建,教育

场地面积:29542 平方米

建筑面积:10905 平方米

设计时间:2017.12-2019.05

建设时间:2019.06-2021.04

项目状态:建成

摄影:陈颢、亘建筑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50)

gooood景观设计

小号

gooood室内设计

小号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51)

建筑新作(亘建筑新作丁蜀成校)(5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