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疫苗分几阶段打(猪常用疫苗及使用方法)

猪疫苗分几阶段打(猪常用疫苗及使用方法)(1)

猪疫苗分几阶段打(猪常用疫苗及使用方法)(2)

猪疫苗分几阶段打(猪常用疫苗及使用方法)(3)

猪疫苗分几阶段打(猪常用疫苗及使用方法)(4)

猪疫苗分几阶段打(猪常用疫苗及使用方法)(5)

刘志敏 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制

1 猪瘟疫苗

(1)猪瘟活疫苗(组织苗) 用于预防猪瘟。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每头份l毫升,肌内或皮下注射。①在无猪瘟发生地区,断乳后无母源抗体的仔猪,注射1次即可,剂量为每头1~2毫升。②有疫情威胁时,仔猪可在21~30日龄和65~75日龄时分别注苗l次,每次剂量为每头4~5毫升。③在常发生仔猪猪瘟的猪场,可在仔猪出生后立即注苗1~2毫升/头,注苗1.5~2.5小时后,方可吃奶;至60~65日龄时再注苗4~5毫升/头。④后备母猪一般在配种前20天前后注苗4~5毫升/头。⑤种公猪一般在每年春、秋二季各注苗1次,每次4~5毫升/头。免疫期为1年。

(2)猪瘟活疫苗(细胞苗) 用于预防猪瘟。用法与用量及免疫程序与组织苗相同。免疫期为1年。

2 猪丹毒疫苗

(1)猪丹毒活疫苗 用于预防猪丹毒,供断奶后仔猪使用。按瓶签注明头份,加入20%铝胶生理盐水稀释成每头份l毫升,每头皮下注射l毫升。免疫期6个月。

(2)猪丹毒灭活疫苗 预防猪丹毒。断奶半个月以上的猪,皮下或肌内注射5毫升;未断奶仔猪3毫升,间隔1个月再注射3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

3 猪巴氏杆菌病疫苗

(1)猪巴氏杆菌病活疫苗 用于预防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按瓶签注明头份,用20%铝胶或生理盐水稀释成每头份为l毫升,每头断奶后仔猪,肌内或皮下注射l毫升。免疫期6个月。

(2)猪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 用于预防猪巴氏杆菌病。断乳后仔猪,皮下或肌内注射5毫升。免疫期6个月。

4 猪链球菌病疫苗

(1)猪链球菌病活疫苗 预防猪链球菌病。按瓶签所注明的头份,用20%铝胶或生理盐水溶解稀释成每头份l毫升。断乳仔猪至成年猪(包括怀孕前期的母猪),一律肌内或皮下注射l毫升,内服为4毫升。免疫期为半年。

(2)猪链球菌病灭活疫苗 用于预防猪链球菌病。不论猪只大小,一律肌内或皮下注射5毫升(浓缩菌苗为3毫升)。免疫期为4~6个月。

5 仔猪副伤寒活疫苗

预防仔猪副伤寒。本疫苗适用于1月龄以上的仔猪,口服或注射均可获得同样免疫效果。口服法:临用前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冷开水稀释成每头份为10毫升,给猪灌服,或均匀地拌入少量新鲜冷饲料中,令其采食。注射法:按瓶签所注明头份,加入20%铝胶或生理盐水稀释成每头份l毫升。对1月龄以上猪,深层肌内注射l毫升。为强化其免疫力,可于断奶前后各免疫1次,间隔为3~4周。

6 仔猪梭菌性肠炎灭活疫苗

专供怀孕母猪注射,预防仔猪红痢。初次注射怀孕的母猪,应于产前30天和15天肌内注射2次,每次5~10毫升;对使用过本苗的经产母猪,可于产前半个月注射1次,用量为3~5毫升。仔猪通过吸吮免疫母猪的奶汁而获得被动免疫。

7 仔猪大肠杆菌病三价灭活疫苗

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妊娠母猪在产前40天和15天各注射1次,每次5毫升。新生仔猪通过吸吮母猪的初奶而获得被动免疫。

8 仔猪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灭活疫苗

用于预防仔猪黄痢。按瓶签注明头份使用,用生理盐水和20%铝胶液稀释,按说明对怀孕母猪在预产期前15~20天作肌内注射。新生仔猪通过吸吮初乳而获得被动免疫。

9 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用于预防猪O型口蹄疫。体重10~25千克的猪,肌内注射2毫升;25千克以上的猪注射3毫升。免疫期6个月。

10 猪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

用于预防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病。深部肌内注射2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

11 猪乙型脑炎灭活疫苗

用于预防猪乙型脑炎。种猪于6~7月龄(配种前)或蚊虫出现前20~30天注射疫苗2次(间隔10~15天),经产母猪及成年公猪每年注射1次。每次肌内注射2毫升。免疫期为10个月。

12 猪常用多价联苗

(1)猪瘟、猪丹毒二联活疫苗 用于预防猪瘟和猪丹毒。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每头份为l毫升,肌内注射l毫升。猪瘟的免疫期为1年,猪丹毒为6个月

(2)猪丹毒、猪肺疫二联灭活疫苗 用于预防猪丹毒和猪肺疫。10千克以上断奶猪,皮丁或肌内注射5毫升;10千克以下或尚未断奶仔猪,均皮下或肌内注射3毫升,45天后再注射3毫升。

(3)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 用于预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20%铝胶或生理盐水稀释成每头份为1毫升,不论猪大小,每头肌内注射1毫升。对断乳前或刚断乳的仔猪,必须在断乳2个月后,再补注一次。断奶后半个月以上的猪,注三联苗后对猪瘟的免疫期为1年,对猪丹毒、猪肺疫为半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