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1)

为了满足疫情防控特殊期间观众的观演的需求,此前上海大剧院全新策划了“一个人的古典”线上生活版与纯享版,让大家随时随地欣赏喜欢的艺术家演出的同时,也为无法来到剧场的朋友们打开艺术家们不常见的一面。

在线上版持续推出的同时,“一个人的古典”线下版也将在按下“暂停键”近一年后重归观众视野。11月15日和11月22日,我们将分别迎来钢琴家陈默也和小提琴家王之炅两位音乐家的两场独奏音乐会。此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项目的“前世今生”。

本文3336字

阅读需要8分钟左右

01

何为经典?

“一个人的古典”

就现场演出而言,某位音乐家举行系列演出,多场音乐会合为一套,对自己提出的挑战之高,是远大于单独一场的。对于演出方来说,操作系列音乐会的难度也是大为提高,而如果要形成一个固定系列,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成功的例子,也就可能被视为经典。上海大剧院在别克中剧场陆续举办的“一个人的古典”系列,就很有可能成为上海古典音乐舞台的一个经典系列。

可以成为经典之物,往往在其萌芽的阶段,就已经包含了日后生长壮大的内在因素。无论一位作曲家的创作,还是钢琴家的演奏,又或是系列演出的策划,都首先要具备某些杰出品质为基础,之后则需要强烈的推动力量,才有成就经典的可能。怎样的系列演出可能成为经典?

站在受众角度的三个基本要素

1.鲜明的立意、角度,系列演出要长久地举行,某种角度是不可或缺的;

2. 持续性的品质,不能虎头蛇尾,贵精不贵多;

3. 内在发展的力量,最初定立的角度可以不变,但在推进的过程中,总需要有某种内在的生命力让我们看到发展和变化。

02

雏形:什么是“一个人的古典”?

突破界限

因此,“一个人的古典”系列才真正值得我们长久期待,不只是新一期即将开票的演出,而是应当关注这个系列本身。它毫无疑问地具备前述品质,甚至“一个人的古典”这个名字贴出以前,最初的几场音乐会仍在摸索中的时候,这些东西就都已经出现了。该系列的雏形,是一场在当时颇有话题性的独奏会:2014年6月6日,钢琴家邹翔在那里演出了利盖蒂的全套练习曲。这些作品不仅突破人们通常意识中钢琴演奏技巧的界限,在钢琴音乐的语言、风格方面也有相似的突破。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2)

现场演奏全套,其难度根本就是现象级,或许现场弹戈多夫斯基专场也不会更难了。这次演出在当时被乐迷议论了很久,而它作为“一个人的古典”系列的开篇,也是有奠基性的意义。以此为起点,演出方后来渐渐摸索出在规模适中的音乐厅举行独奏为主,也加入室内乐的一个系列演出。又过了一些场次之后,便以“一个人的古典”来命名它。

说是一个人的古典,却加入不止一人演奏的室内乐是否略略偏题?其实这个系列的立意之好,就在于这“一个人”很多并非指台上之人,而是指台下之人,也就是我们。欣赏古典音乐的演出原本就是一件非常内在和个人化的事,独奏与室内乐的形式更是经常会深化这样的欣赏体验。这个系列的好处,首先就是当我们愿意同音乐有这样一种亲密交流的时候,为我们提供一个比较放心的选择。

以邹翔的这次演出为例,在通常的思维中,利盖蒂不是那么古典,然而这位作曲家却不仅呈现种种匪夷所思的突破,更在这样突破性的音乐语言中,真正说出很多源自内心的音乐内容,而非让我们感受单纯的声音中的实验。先前访谈陈其钢的时候,我问作曲家:在你看来,谁是最后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说是利盖蒂。听了邹翔的演奏,你固然会惊叹钢琴家技巧的卓越,但或许更为明显的,就是他注重于发掘作品的内涵。这样的演出,我们聆听的时候,正是单独一人地面对作曲家,领略他的音乐。

03

新星与发展

比赛获奖选手&有品位的青年音乐家

之后,在那里举行的三场音乐会,则让我们看到新星与发展的潜能。先是肖邦比赛的金奖得主赵成珍,之后是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一名木岛真优和第二名多加金。肖邦比赛仍是目前获得关注最高的比赛之一,赵成珍如今也成为DG重点关注的新人。但一次比赛也不是结局,多加金当年屈居第二,之后却在柴可夫斯基比赛中一举夺魁。我没看他的比赛录像,但曾遇到上音的一位小提琴学子,向我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此人如何以压倒性的优势夺冠。显然他让那位少年折服,由此也让我期待小提琴家再次到来。

赵成珍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3)

木岛真优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4)

多加金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5)

在他们的音乐会之后,宁峰纪念奥伊斯特拉赫的两场独奏会让我们看到完全不同的面貌——这不仅是一位成熟音乐家的演奏,更由于他对那位前辈大师的特殊情感,为演奏带来我们在通常的音乐会上无法期望的东西。哪怕先前就知道,宁峰对于老奥的风格有特殊的共鸣,看到他居然原样复制大师来访的两套独奏会曲目,并考证加演内容等等,还是吃了一惊。目前纪念音乐会(或录音专辑)的名目不少,如此做纪念,却真的是一种罕见的情怀。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6)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7)

当然,宁峰的精彩演绎本身还是最重要的。他演奏勃拉姆斯《第三号奏鸣曲》时,那仿佛期盼大师的英灵降临般的投入与表现风格,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还有同他合作的钢琴家毛翔宇,最初在勃拉姆斯的奏鸣曲中或许还略微拘谨,之后则渐渐放开,让听者生动领会室内乐演奏之妙。

不久,别克中剧场呈现编制小,内容精的音乐会已渐成脉络,2019年“一个人的古典”正式挂名。这个系列首位音乐家是一位奇人,博学多才,却选择以钢琴独奏为业的周善祥(Kit Armstrong)。这位钢琴家早早成为话题人物,多少由于他成为布伦德尔亲密的弟子,朱晓玫也欣赏他的才华。布伦德尔提醒他,千万别急着做卡内基首演,之后别人会给他安排太过繁忙的日程,这很容易毁掉一位新人。周善祥善用自己的才华与特点,最终锻炼出独树一帜的音乐头脑与表现风格。2017年他初次来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是对于传统演绎风格的强烈挑战,意想不到的结构观念由单一变奏推至整体设计,听得人目瞪口呆,却又分明让我们感到这是真有内容,有见地,而非刻意搞怪、博眼球的弹法。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8)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9)

自周善祥的“哥德堡”之后,利兹钢琴比赛的冠军陆逸轩(Eric Lu)和李斯特钢琴比赛的冠军乌尔曼(Alexander Ullman)先后来到上海大剧院。我们常说比赛是一种参照,演奏家在赛场上,和他之后的情况,都可能有各种意外变化出现。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10)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11)

陆逸轩是一位技巧扎实,音乐表现也颇有特点的钢琴家。尽管演奏风格中没有周善祥的那种挑战性,陆逸轩表现舒伯特的即兴曲或肖邦的《葬礼奏鸣曲》,都呈现了颇值得一听的演奏。舒伯特的风格有些特别,肖邦奏鸣曲中的音响与线条控制让人印象深刻。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12)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13)

乌尔曼则是让我怀着高度的期望聆听,听后却不免疑惑的一位钢琴家。因为他在比赛现场的录音实在很精彩,反复聆听,依旧陶醉,让我感到这是追求黄金年代方向的一位新人。可是在现场,乌尔曼录音中的某些基本特点仍在,演奏的完成度与感染力却无复先前状态。或许,这就是比赛的神秘之处,有时它过滤掉出色的新人,有时却让人发挥其最高水平。期待乌尔曼再次走向自己的高峰,然后重归这个系列。

04

定型

被忽略的大师&意外被关注的青年

2019年7月22日,“一个人的古典”迎来一位非凡的大师,德国小提琴家,室内乐专家和教育家薇特哈斯(Antje Weithaas)。她是德奥经典作品在当代最杰出的演绎者之一,整体曲目也十分宽广。作为室内乐专家,薇特哈斯业已是德国室内乐演出的一位灵魂人物,经常与特兹拉夫在四重奏演出里交替演奏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她曾经同塔贝娅•齐默尔曼、奎拉斯等人组成名家四重奏,在Harmonia Mundi 发行了一系列具有顶尖水平的唱片。这是真正的室内乐,而非单纯凑几位名人来演。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14)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15)

薇特哈斯来上海演出了巴赫与伊萨伊的无伴奏专场,曲目硬核,水平堪称一个时代的表率。目前,这位大师的名声主要在欧洲比较响,别处则如同隐藏大师一般。然而听过那场独奏会,我深感自己一定会用某些名气比她大十倍的演奏家的2、3张票来换这一场。那次,薇特哈斯是在韩国演出巴赫与伊萨伊无伴奏全集的间歇,来国内演了这场。希望她下次来,可以有不止一场演出,而不需要在别处的档期中见缝插针。

截止目前,“一个人的古典”系列最近的一场音乐会是安天旭的上海首演。安天旭意外成为话题人物,错曲事件成为一时的热点新闻,随之而来的表情包更仿佛要将事件带往娱乐性的方向。事实上,安天旭是一位实力强,品味出众的新人。换言之,他的演奏应该被越来越多的人听到。如今比赛获奖者的头衔不少,像他这样深入锤炼技巧细节的人,却是不多。坚实的技巧基础是个慢慢养成的过程,而比赛的名次有很多因素影响,孰重孰轻,人们应该心中有数。听了他的独奏会,我既领略到那种爽利的技巧所带来的特殊快感,又深感钢琴家力求将一切技术手段,都推向高品味的音乐目标。他在《热情奏鸣曲》末乐章中的狂飙速度,绝对快到骇人听闻,却完全从音乐出发,让人心跳加速之余,没有品味的缺失。这是真正值得听的演奏,也是让我们期待未来的演奏,不错地说明了这个系列演出的方向。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16)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17)

05

未来

···无限可能性···

日本的著名演员黑木瞳曾主演一部电视剧《Real Clothes》(译为《真我霓裳》),那未必是她的代表作,但其中有句台词让我印象很深。当黑木瞳扮演的主人公着手重整一家百货公司的服装部门的时候,她告诉员工:“理想的服装柜台,就是要让消费者有一种自己只要到这里来,就一定能买到心仪服饰的信任感”。随着“一个人的古典”系列从摸索、发展,到正式定名,再到初步壮大,整个过程所体现的,就是让人们逐步建立一种只要是这个系列的演出,我就可以放心考虑的信任感。而当这种信任渐渐稳固之后,这一系列的演出就会稳步向着经典系列的地位迈进。在如今的特殊情况下,国外的演奏家几乎一时被隔绝,但即便如此,国内真正具有实力与潜能的演奏家们依旧不断充实这个系列。之后要登场的钢琴家陈默也与小提琴家王之炅的两场独奏会,演奏者的水平与曲目安排的诚心,当会给我们带来畅快而又感人的欣赏体验。

*本文节选自《放心选择的信任,迈向经典的潜能——略谈“一个人的古典”系列演出》一文,作者张可驹,系资深乐评人。

“一个人的古典”独奏家系列演出 即将开票

11月15日陈默也钢琴独奏音乐会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18)

11月22日 王之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一生必看的演出很震撼(一个人的古典回归啦)(19)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