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5单元检测卷(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卷)

#打卡挑战局#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fàn wéi chà nà zǐ sè bù jǐn

( ) ( ) ( ) ( )

dù juān xiá zhǎi tún bù é tóu

( ) ( ) ( ) ( )

二、选择题。(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扩大(kuò) 代替(tì) B.镶嵌(xiānɡ) 重荷(hé)

C.浙江(zhè) 石笋(sǔn) D.蜿蜒(wān) 漆黑(qī)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冰雪融化 冲出重围 B.放射光芒 冲破云霞

C.跳出海面 加强范围 D.雪峰高耸 树丛葱郁

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窄”是一个翘舌音的字。 B.“昏暗”的反义词是“明亮”。

C.“烂”的第二笔是“丿”。 D.“槛”是一个多音字。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果然,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B.这个实验做过很多次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但他仍然没有放弃。

C.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D.都说张家界的山水很美,真正地身临其境,竟然名不虚传。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B.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C.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D.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颐和园》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C.《七月的天山》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山的美景。

D.《海上日出》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的。

三、词语乐园。(6分)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量词。(2分)

一( )红霞 一( )亮光

一( )长廊 一( )白塔

2.用“静”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并选填在句中的括号里。(4分)

静: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 )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2)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的声音,使密林显得更加( )。

(3)自习课上,教室里十分( )。

(4)听了老师的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 )。

四、句子练习。(8分)

1.昆明湖非常静,非常绿。(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美,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嫩。(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怎样美的一幅画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以下是一位小朋友写的《游西湖》中的句子,请你重新排列顺序。(6分)

( )我们乘艇来到岛上,首先看见一个荷塘,塘上有九曲桥。走上九曲桥,便见满眼荷叶绿,闻得一塘荷香。

( )三潭印月又称小瀛洲,是西湖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也是一处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名胜。

( )下了九曲桥,我们便沿着堤埂走。杨柳依依,和风拂面,有说不出的舒坦。

( )岛上的亭阁在碧波、绿柳、奇花的掩映中,异常美丽。边看边走,如痴如醉。

( )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 )下了岛之后,我们来到一小片开阔的草地,观赏那著名的“三潭”。“三潭”其实是湖中鼎立的石塔,塔高2米左右,造型古朴而又优美,每个塔上还有5个清晰可见的圆洞。

六、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7分)

1.《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叙述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A.通过孔隙来到内洞 B.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

C.出洞 D.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

2.《七月的天山》一文,作者采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绘了天山夏季的奇异风光。(1分)

(1)下面体现地点转换的短语,按顺序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3分)

A.走进天山深处 B.进入天山 C.再往里走

(2)上面这些体现地点转换的短语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1分)

A.铺垫 B.过渡 C.衬托

七、初试身手。(3分)

星期天,你要带一个同学去动物园玩,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将参观路线按顺序写下来。注意使用过渡语,使景点的转换更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分)

1.请阅读车票,获取相关信息。(4分)

乘车时间:________________ 出发地:________________

目的地:__________________ 车次: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这张火车票,请你根据票面上的信息,设计一个你从进站开始,直至找到座位的预案(包括时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13分)

巫峡赏雾

巫峡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

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cuǐ)璨(càn)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那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时让人想起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深山里的人家,云雾里的路……”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的牛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纱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

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极其浮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吹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有删改)

1.本文是按照( )的结构形式具体描写巫峡迷人的雾的。(2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用“ ”画出与文章第2自然段相呼应的句子。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提醒读者不要被雾所迷惑。

B.不仅强调巫峡的雾美得迷人,而且使文章结构严谨。

C.强调雾太美了,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4分)

(1)山帽子雾: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纱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描绘的情境,与“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最相近的是( )(2分)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表达。(30分)

大自然的景观神奇壮丽,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发现并感受它的美丽,选一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它的奇特之处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写出真情实感。

第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二、1.B 2.C 3.C 4.D 5.D 6.C

三、1.道 片 条 座 2.寂静 幽静 安静 平静

(1)寂静 (2)幽静 (3)安静 (4)平静

四、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2.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3.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4.那环绕着青山的河流 那青翠欲滴的树木 美的一幅画

五、2 1 3 4 6 5

六、1.D B A C

2.移步换景 (1)B C A (2)B

七、示例:来到动物园,从大门进入后左转直行,可以参观鹿苑,再往北可依次参观熊猫馆和狮子山,然后右转直行可以参观大象馆和虎山,再往南直行可依次参观猴山和鸣禽馆。此时,你若想去花坛赏花,可以往北经过猴山再往西直行,也可以西行经过大门往北到达花坛。

八、1.2020年2月2日 成都 安康 K1158

2.示例:上午8点整,拿好行李开始进入成都站。8点10分,排队通过安检,验票后进入候车大厅候车。8点15分,开始检票进入站台,在16号车厢停靠处等车。车来后,上车找到031号座位,放好行李。8点30分,顺利出行。

九、1.C

2.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B

3.(1)大而圆,光彩夺目。 (2)轻盈,飘逸。 4.D

5.表达了作者对巫峡的雾的赞赏、喜爱之情。

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5单元检测卷(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卷)(1)

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5单元检测卷(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卷)(2)

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5单元检测卷(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卷)(3)

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5单元检测卷(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卷)(4)

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5单元检测卷(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卷)(5)

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5单元检测卷(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卷)(6)

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5单元检测卷(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卷)(7)

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5单元检测卷(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卷)(8)

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5单元检测卷(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卷)(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