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张好好真实存在吗(梦华录里的东京花魁张好好)

《梦华录》里男性的搞笑程度,要说池衙内排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这位池衙内为本剧贡献出无数笑点,这位池衙内身畔的佳人张好好在这部剧里更是光彩夺目。张好好号称是东京第一花魁,名动天下,与池衙内交情匪浅。剧中的张好好才情动人,美貌无双,对渣男一看一个准,直言沈著作是个披着羊皮的狼,堪称是人间清醒。历史上也确实有这么一位歌伎张好好,可是这位同样美貌动人的张好好,生活中并没有搞笑男池衙内,恐怕也并不如剧中那样洒脱清醒。

梦华录张好好真实存在吗(梦华录里的东京花魁张好好)(1)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有五言古诗名为《张好好诗》(并序),在序言中,杜牧对整首诗的背景做了一个交代:说在唐文宗大和年,杜牧在江西为吏部沈公沈传师的幕僚,在江西沈府与年方十三岁的张好好相识,那时候的张好好刚刚被编入乐籍,一年后,沈公改官,将张好好带去了宣城乐籍,又过了两年,张好好被沈公的弟弟著作郎沈述师看中,纳为妾,再过了两年,杜牧在洛阳与张好好重逢,感怀非常,写下了《张好好诗》赠送给她。

从《张好好诗》里,我们能看到这位传奇的歌伎坎坷颠沛的一生。张好好是南昌人,十三岁时已经出落得美丽非常,“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杜牧描绘出了张好好在宴会中演唱的惊艳场面,张好好站在高高的滕王阁上,歌声飞扬于赣江,在华美的宴席中,无人不为之倾倒。诗人极为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张好好的美貌与歌喉,“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张好好在仕女吴娃的牵引下,长袖半遮走出,梳着高低合适的发髻,青螺小袄下是娇俏的身形,“盼盼乍垂袖,一声离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张好好的歌喉也让在座之人惊叹不已,杜牧以“离凤呼”来形容张好好的歌声就像凤凰高鸣一样清脆高昂。很显然,宴会的主人对张好好的歌声也相当满意,称之“天下殊”。

梦华录张好好真实存在吗(梦华录里的东京花魁张好好)(2)

此时的张好好,真如群星拱月,是华贵宴席中的明珠,杜牧寥寥几笔就将张好好的魅力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也不由得让人联想到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琵琶女技艺的赞叹。沈公将张好好收入乐籍,或许那时还是个天真少女的张好好,并未想过入了乐籍会失去自由,她或许只知道等待她的将是一场又一场盛宴,是无数的金银珠宝和极尽的欢娱。

梦华录张好好真实存在吗(梦华录里的东京花魁张好好)(3)

《张好好诗》花费大量的篇章展示了张好好少女时期的惊艳,而后急转直下,极力铺陈的美与张好好此后的沦落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而这一悲剧的开头是从沈著作将张好好纳为妾开始的,不管是碧瑶珮,还是紫云车,沈著作当年为了纳妾想来也是花费了不少银钱,大张旗鼓地将这位一代名优纳为妾室,而“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张好好成为小妾之后的生活似乎并不如人意,她生活于孤寂清冷之中。而此后诗人与张好好的再度重逢令人心头一惊,曾经在滕王阁上引吭高歌的美貌女子,已经成为卖酒的当垆之女。故友相逢却在此般境地,张好好没有痛陈自己是如何沦落成为酒家女,而是一连串地问起诗人近况如何,“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这一连串的问题中,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张好好在故友重逢之际的尴尬无措,对自己境遇酸楚的掩饰。

想来令人感慨,在《梦华录》里,花魁张好好能一眼看穿沈著作不过是看上宋引章的美貌,并非真心相待,而真实存在过的张好好却成为沈著作的小妾,在经历过极致的奢华后,最终生活颠沛,年仅十九就遭抛弃,沦落为卖酒之女。《张好好诗》里,我们看见过她曾经的美丽,也感受到她悲惨的处境,在“泪水洒满胸衣襟”下,是封建时代一位身不由己的歌女一生的悲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苏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