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我去看郁金香(青未了郁金香)

看到了微信好友发的郁金香的照片,大朵大朵的绽放,一地的灿烂,我突然内心有种久违的感动,正如法国作家科莱特(Colette)在她的作品《花事》中所写的“我得承认每次看到你们那绚烂的颜色,我都暖起一股钦佩之情。”我第一次看到郁金香,还是近三十年前,在西安交大对面的兴庆宫公园,那大片的郁金香的花海,那满地的灿烂,让我一下子喘不过气来。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春天曾是西安城最好的季节,我已经有接近三十年没有回去过那座城市了。那一年,杰生还活着,他在灿烂的春天还陪着我走遍古城的边边角角,他同那位叫晓东的画家一样,成为我最好的朋友之一。

那一年,我差点爱上一位姑娘,但过分的矜持,让我们保留了不咸不淡的友谊,然而多年之后,忽然双方之间彻底地杳无音信。

那一年最流行的歌曲叫《潇洒走一回》,叶倩文刚刚开始同林子祥热恋。我们班有个山西的女生唱的特别好听,当她唱到“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我们这些落魄的青年,用啤酒的泡沫洗自己的头发,然后泪如雨下,互相拥抱。

那一年还没诞生以“二”这个字为主打的词汇系列,但我们真感觉自己够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

那一年,我们还崇拜两位歌手,崔健和郑智化。三月份老师让我给学校的墙报写一篇关于学习雷锋的文章,我写了几句话,“雷锋是个黑户口,三月里来四月里走。为了贯彻学雷锋活动,我们班十名男生,二十名女生,希望每两名女生承包一名男生的卫生,仅限于拆洗床单被套,衣服;为了感谢女生对男生的帮助,男生可以略付薄酬,也可以请女生吃云南过桥米线,陕西凉皮,山西刀削面,白吉肉夹馍,兰州拉面,四川担担面等等一切可以自然入口的东西,有条件的同学可请吃酸汤水饺,前提是我这个班长必须作陪。”老师有点气急败坏地让我别乱扯,我由此更换了墙报内容,写了一篇关于郑智化的《水手》,当然在这篇文章的右上方,让美术系的同学画了个雷锋的头像。

还是回到灿烂的春天吧。这个春天天高云阔,古城墙壮丽雄伟,那个时候没有沙尘暴,更不会有雾霾,我们在夜晚还可以偷着爬上宿舍楼的屋顶数天上的星星。我刚刚得到一笔略薄的稿费,正兴致盎然。我和杰生,各自骑着一辆破烂不堪的自行车,转小南门,过朱雀门,一路除了车铃铛不响,其它都是叮叮当当。

在西安交大对面的兴庆宫公园,我俩跟随拥挤的人群挤进了一大片花的海洋。确切地说,是郁金香的花海,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你的美。我小时候曾看过一部外国电影,叫啥名字忘记了,我看到了那片黄色的郁金香的峡谷,中世纪的骑手们在壮阔的峡谷里,策马奔腾,战刀闪亮。现在,我看到真的花海,那电影里的一幕就在记忆深处喷薄爆发,气势磅礴。这多么壮观,多么灿烂,又多么整齐划一,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粉色的,一方方,一片片,竞相开放着,像一波又一波涌来的海浪,压迫着你的胸腔。对,就是这种压迫的感觉,一些句子已经在你的脑海里酝酿,但突然间就开不了口。

其实,我不是个喜欢花的人,但郁金香的美却如此地触及了我的灵魂深处。这种触及,就像被闪电击打过的心灵,有种颤栗。多少年后,我回忆起杰生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医院的急救室被抢救的情景,医生们用电击棒拯救他濒死的衰弱的心脏,他的身体起伏,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一种颤栗?

在这沸腾的花海面前,我无法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我就像跋涉过千山万水的旅者,此时疲惫不堪,内心充满沧桑,在美的景物面前,竟然不知所措。

太阳从阔远的天空直泻下来,那时的天空是多么地湛蓝!太阳照着这花海的灿烂,又是一波又一波的海浪。

我已经醉了,肯定是醉了,我醉醺醺地走出兴庆宫公园。我和杰生去找晓东,在他杂乱无章,乱哄哄的布满画着穿衣服的和没穿衣服的女人画布的小屋里,我看着他俩一瓶接一瓶地吹着汉斯啤酒。喝完了,他俩开始扯着嗓子一声又一声地飙歌。

“那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要从北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见我,却不知道我是谁/远离这个城市,我不是你想要的那种男人,远离这个城市,亲爱的我依然爱你,但我不会回头/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别哭,我最爱的人,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一刹那凋落,你的泪也挽不回枯萎/告诉你我等了很久 ,告诉你我最后的要求 ,我要抓起你的双手 ,你这就跟我走 。这时你的手在颤抖 ,这时你的泪在流 ,莫非你是在告诉我,你爱我一无所有/。。。。。。”他俩唱着,哭着,然后开始用啤酒的泡沫互相洗对方的头发。

我终于憋出了那个句子“尽管我们身处黑夜/呵,天还是那么的明亮!”

陪我去看郁金香(青未了郁金香)(1)

作者简介:姜海,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1971年生人,山东龙口人,少时好文学,喜读书,有梦想,当过很长时间的文学青年,曾与诸文友结社,出过油墨印刷的文学小报。偶有文字发于《山东文学》《文友》《辽河文学》《齐鲁晚报》等杂志、报端。人到中年,文字已经成为熨妥灵魂的一部分,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下自己微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大胆借用著名作家马尔克斯所言“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龙口创作之家副秘书长,著有长篇散文系列《书事》《龙口北皂村人物系列》等。

壹点号 边缘文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