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巴碑原文及译文解析(胆巴碑原文译注)

大元敕(chì)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


这是碑文的标题,因碑文写的是藏传佛教高僧胆巴的事迹,后世简称“胆巴碑”。

大元:元朝国号。

敕(chì)赐:皇帝下令赐予。敕,皇帝的诏令。赐,赐予,给与。

龙兴寺:即隋朝龙藏寺,今称隆兴寺,位于河北石家庄的正定县,为5A级旅游景区。

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元朝给高僧胆巴的谥号。所谓谥号,在古代只有统治阶层或地位很高的人去世后,朝廷根据其人的生平事迹进行评价,赐予褒义或贬义的称号,就叫谥号。

大觉:佛的觉悟。《佛学大辞典》解释说:“佛之觉悟也。凡夫无觉悟,声闻(指佛在世的弟子)菩萨有觉悟而不大,佛独觉悟实相,彻底尽源,故称大觉。”

普慈:广大仁慈。普,广大。慈,在佛教中,指佛、菩萨爱护众生,救助众生脱离苦海,得到快乐,这便是“慈”。可以理解为“仁慈”“慈悲”。

广照:博大深厚的慧力。广,博大。照,佛教是指深厚的慧力。

无上:至高无上。

帝师:本指帝王的老师。这里指元僧官名。元代制度:皇帝即位之初,根据惯例跟随梵僧(指藏传佛教地区的僧人)受佛戒,所以元代每个皇帝都尊一个僧人为帝师。帝师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政教事务,是国家宗教领域的最高领袖。按:胆巴是藏传佛教的高僧,在世时,仅担任元朝的国师,死后才被追封为帝师。所谓国师,是古代帝王对佛教、道教中的高人赐予的荣誉称号。这里指元、明、清三朝,帝王为了加强对藏传佛教地区(如西藏、青海、内蒙等处)控制,封藏传佛教的上层僧人为国师。

译:大元皇帝下诏,赐予隆兴寺的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

集贤学士资德大(dà)赵孟頫(fǔ)奉敕(chì)(zhuàn)/并书篆。

这是作者赵孟頫的署名。在古代,凡是在帝王诏令的面前,大臣署名必须把自身的官职全部写出来,并且要按职位的大小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罗列,以示对帝王的尊重。赵孟頫便是这样做的。可见“集贤学士”的官职最大,“资德大夫”次之。

集贤学士:官名。唐代设立,负责编集、刻印典籍。元朝为正二品。集贤,官署名,历代称呼不一,或叫集贤院,或叫集贤殿,是集贤学士办公的地方。元代作集贤院。

资德大(dà)夫:官名。金代设立,文阶官正三品上称资德大夫,元代为正二品上。资德,涵育德性。

赵孟頫(fǔ)(1254—1322),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朝皇室后代,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赵孟頫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被尊为“楷书四大家”。

(zhuàn)撰写。原创者叫“撰”,抄录者叫“书”。

书篆:书写了篆额。篆,指篆额。过去正式的石碑最顶端处,都会用篆书来写碑文的标题,就叫篆额。

译:担任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臣赵孟頫奉皇帝的诏令撰写本文并书写了篆额。

胆巴碑原文及译文解析(胆巴碑原文译注)(1)

篆额

皇帝即位之元年,有诏(zhào):金刚上师胆巴,赐谥(shì)“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敕臣孟頫为(wéi)并书,刻石大都寺。五年,真定路龙兴寺僧(dié)凡八奏,师本住其寺,乞刻石寺中。——复敕臣孟頫为文并书。

这段是说明《胆巴碑》的缘起。高僧胆巴在1303年去世,9年后,到了1312年,元仁宗即位就下诏书,赐予胆巴高规格的谥号,表明了元政府对胆巴一生功绩的肯定。元仁宗命令赵孟頫创作了本文并进行了书写,在元大都(今北京)寺里面刻石立碑。又过了5年,到了1317年,真定路(今石家庄一带)龙兴寺的僧人,连续八次上奏给元仁宗说,高僧胆巴生前原本就住在他们的龙兴寺中,请求龙兴寺里面也要刻这块胆巴碑。元仁宗就再次命令赵孟頫创作本文并且进行书写。通过本段文字可知,本文不是赵孟頫第一次的创作,而是第二次的创作了。

皇帝即位之元年:皇帝即位的第一年。皇帝,指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年,第一年,即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此时,距离胆巴去世已有9年。

(zhào)诏令。

金刚上师胆巴:即胆巴(1230—1303),藏族,突甘斯旦麻(今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元代藏传佛教的高僧。金刚上师,对藏传佛教高僧的尊称。金刚,即金刚石,俗称金刚钻,钻石的原身。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属于贵重宝石。因其硬度最硬,在工艺品、工业中充当切割工具,能切割玉石、玻璃等。据佛教经典《涅 槃(niè pán)经》记载:“譬如金刚,无能坏者,而能碎坏一切诸物。”意思是:没有东西能损坏金刚石,但金刚石可以切割、碎坏一切东西。因此,佛教把金刚石视作稀世珍宝,经常把金刚石比喻为坚贞不坏。上师,相当于“老师”。

赐谥(shì)赐予谥号。

(wéi)文并书:创作碑文并且书写。为,创作。文,这里指碑文。书,书写。

刻石大都寺:刻字立碑在大都寺。刻石,刻字立碑,指刻胆巴碑全文在石碑上。大都,元朝首都,即现在的北京。大都寺,寺庙不详。

五年:元仁宗即位的第五年,即延佑三年,公元1317年。

真定路:古代行政区,大致范围在今天的河北石家庄一带。路,古代行政单位,类似现代的“地级市”。

(dié)凡八奏:连续共计八次上奏。迭,连续。凡,总共,共计。

师:“金刚上师”或“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的简称,指胆巴本人。下文的“师”基本上是此义,不再另注。

其寺:他们的佛寺。其,代词,他们。

乞:请求刻字立碑。乞,请求。

复敕:再次诏令。

译:皇帝即位的第一年,下诏令说:金刚上师胆巴,赐予谥号叫“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诏令臣孟頫创作碑文并书写,刻字立碑在大都寺。皇帝即位的第五年,真定路龙兴寺的僧人连续共计八次上奏:金刚上师胆巴原本就住在他们的佛寺,请求刻字立碑在寺中。——(皇帝)再次诏令臣孟頫创作碑文并书写。

孟頫预议赐谥(shì):“大觉”,以言乎师之体;“普慈”,以言乎师之用;“广照”,以言慧光之所照临;“无上”,以言为帝者师。既奏,有旨:“于义甚当(dànɡ)!”

这段是作者参与谥号商讨的会议,对胆巴的谥号的每个词语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会议结束后,就上奏给皇帝,皇帝很满意,下圣旨说:“取的含义非常恰当!”

预议赐谥(shì)参与商议赐予的谥号。预,参与。议,商议。

以言乎:用来表达。以,用来。言,这里是“表达”的意思。乎,无义。

体:禀性;德性。

用:行事;行动。

慧光:佛教语。指能够让一切变得明澈,破除黑暗的智慧之光。不用翻译。

所:无义。

为帝者师:是帝王的老师。为,是。帝者,皇帝。师,老师。

既奏:就上奏。既,就。表示时间不久。

于义甚当(dànɡ)按照这个含义非常恰当。于,依照,按照。义,含义。甚,非常,特别。当,恰当。

译:臣孟頫参与商议赐予谥号一事:“大觉”,用来表达金刚上师胆巴的禀性;“普慈”,用来表达金刚上师胆巴的行事;“广照”,用来表达他慧光的照临;“无上”,用来表明他是皇帝的老师。(会议后)就上奏,皇帝有旨说:“依照这个含义非常恰当!”

谨按:师所生之地,曰突甘斯旦麻,童子出家,事圣师绰(chuò)理哲哇(wā)/为弟子,受名胆巴。梵(fàn)言“胆巴”,华言“微妙”。先受秘密戒法,继游西天(zhú)国,遍参高僧,受经论。繇(yáo)深入法海,博采道要,显密两融,空实兼照,独立三界,示众标的(dì)

这段作者详细地介绍了胆巴的生平。胆巴从小就已出家,跟随高僧绰理哲哇学习,并成为了他的弟子,获得称号叫“胆巴”。梵语说“胆巴”,就是中文说的“微妙”。胆巴先学习的是“秘密戒”的佛法,接着游历西域的天竺国,遍访高僧,学习了佛教的经、律、论,于是深入佛法的海洋,广泛采集佛教精深的义理,对“显教”和“密教”都能融会贯通,还对空相、实相同时精通,在“三界”中出类拔萃,堪称楷模。

谨按:恭敬地查考。表明作者要引用史实或证据资料。

突甘斯旦麻:今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性。

事:跟从学习。这里指跟从……学习。

圣师绰(chuò)理哲哇(wā)藏传佛教的高僧,生平目前不详。圣师,这里尊称绰理哲哇。

为:成为。

受名:获得名称。受,获得。

(fàn):梵语说。梵,梵语,古印度的一种古老语言。佛教认为是佛教守护神梵天所造,因此称它为梵语或梵文。言,说。

华言:汉语说。华,汉语。言,说。

受秘密戒:学习秘密戒。受,学习。秘密戒,密教的戒法,即三昧耶戒。具体内容复杂,我们目前没必要了解。

继游西天竺(zhú)国:接着外出求学到西域的天竺国。继,接着。游,外出求学。西天竺国,西域的天竺国。西,西域。天竺国,指古印度。

遍参高僧:全面向高僧参学。遍,全面。参,向……参学。

经律论:取自佛教经典总集《大藏(zànɡ)经》,“经律论”是《大藏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又称“三藏(zànɡ)”。 1.“经”即“经典”之意,是佛一生所说的言教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2.“律”是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 3.“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精通经律论的高僧,被尊为“三藏”。

(yáo)是:因此。

法海:佛法的海洋。比喻佛法精深,浩瀚如海。

博采道要:广泛采集佛法的精深教义。博,广泛。采,采集。道要,佛法的要点。,这里指佛教。要,要点。

显密两融:对显教、密教两者融会贯通。显密,指佛教的显教与密教。显教是可用文字语言显示的教法,密教是依照文字语言无法全部显示的教法。两,两者,两样。融,这里指融会贯通。

空实兼照:对空相、实相同时精通。空实,指佛教的空相与实相。空相指真空的本体,实相指宇宙食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兼,同时,全部。照,明白。这里指精通。

独立三界:在三界中出类拔萃。独立,超凡,出类拔萃。三界,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示众标的(dì)是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榜样。示,显现。这里意为“出现在……面前”。众,大众,大家。标的,榜样,楷模。

译:臣恭敬地查考:金刚上师所出生的地方,叫突甘斯旦麻,他年幼出家,跟随圣师绰理哲哇学习并成为弟子,获得称号叫胆巴。梵语说的“胆巴”,就是汉语说的“微妙”。金刚上师先学习了秘密戒的戒法,接着外出求学到西域的天竺国,全面向高僧参学,学习了经律论。(金刚上师)因此深入佛法的海洋,广泛采集佛法精深的教义,对显、密二教融会贯通,还对空相、实相全部精通,超出三界,是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榜样。

至元七年,与帝师巴思八俱至中国。帝师者,乃圣师之昆弟子也。帝师告归西蕃(fān),以教门之事属(zhǔ)之于师,始于五台山建立道场,行秘密咒法,作诸佛事,祠祭摩诃(hē)(jiā)(lá)。持戒甚严,昼夜不懈,屡彰神异,赫然流闻。自是德业隆盛,人天归敬。武宗皇帝、皇伯晋王及今皇帝、皇太后,皆从受戒法,下至诸王将相贵人,委重(zhònɡ)宝为施身,执弟子礼,不可胜纪。

这段作者详细地介绍了胆巴对佛教修行的敬业与严格,声名远播,以至于皇亲国戚都来皈(ɡuī)依,以弟子之礼来侍奉他。

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这一年,胆巴40岁。至元,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

帝师巴思八:巴思八,又译作“八思巴”等,是吐蕃(bō)/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人,中统元年(1260年)被元政府封为国师,是元朝的第一位帝师,而且还是元大都(今北京城)的选址者、设计者、规划者。巴思八曾奉命制作了蒙古新字,叫巴思八文,影响颇大。巴思八成为帝师的这一年,胆巴30岁。

俱至:都来到。俱,都,全。至,到。

帝师者:指帝师巴思八。者,无义。

乃圣师之昆弟子也:是圣师绰理哲哇的大弟子。乃,是。圣师,即上文的“圣师绰理哲哇”简称。昆弟子,大弟子。昆,兄。也,无义。

告归西蕃(fān)请求回归吐蕃(bō)。告,请求。归,回归;返回。西蕃(fān)指吐蕃(bō),今西藏。按:巴思八回吐蕃的原因目前不详。《元史·释老传》:“(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巴思八)请告西还,留之不可。”

以教门之事:把教门的事情。以,用,这里意为把。教门,宗教界的内部,这里指佛教的内部,不必翻译。之,的。

(zhǔ)之于师:托付给了金刚上师。属(zhǔ),通“嘱”,嘱咐,托付。之,无义。于,给。

始于五台山:开始在五台山。始,开始。于,在。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佛教名山,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道场: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处所,可以理解为寺庙。

行秘密咒法:传播秘密戒的咒法。行,传布,传播。秘密,是“秘密戒”的简称。

作诸佛事:举行各种佛教的活动。作,这里作“举行”解释。诸,各种。佛事,指佛教徒诵经祈祷、拜忏礼佛等事,这里可以解释为佛教的活动。

祠祭摩诃(hē)(jiā)(lá)祭祀摩诃伽剌神。祠祭,祭祀。摩诃伽剌,又作“摩诃葛剌”,意为大黑天,是密教的重要的护法神、战神。《元史·释老传》载,贞元年间,海都(人名)侵犯吐蕃(bō)的边界,发生战争,元成宗命人向摩诃葛剌神祈祷,不久捷报果然就来了。《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最初,元朝军队向南方征伐,襄城的人民向真武大帝祈祷,真武大帝显灵,现出文字说:“有大黑神领兵从西北方来了,我也要退避。”因此各个城池都纷纷投向元朝,元朝军队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到了元朝军队攻破了常州时,很多人看见大黑神出入他们的家,大家都不知是谁,原来大黑神就是摩诃葛剌神。——元朝人认为大黑神之所以帮助元朝取得胜利,是因为有帝师、国师等藏传佛教高僧的虔诚祭祀,所以有大黑神助威。

持戒甚严:持守戒律非常严格。持,持守;遵守。甚,非常,十分。严,严格。

懈:松懈。

屡彰神异:多次出现神异的征兆。屡,屡次,多次。彰,彰显,显现。神异,这里指神妙奇异的事情。

赫然流闻:名声显赫,传播天下。赫然,名声显赫。流闻,流传。

自是:从此。

德业隆盛:德行、功业兴隆盛大。德,德行。业,功业。隆,兴隆。盛,盛大。

人天归敬:人、神归顺并且敬仰。人天,佛教用语,指人道、天道。人道,指我们这个人间。天道,指天神居住的空间。

武宗皇帝:元仁宗的兄长,是元仁宗的上一位皇帝。武宗,即元武宗海山,登基后,因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辅助自己登基有功,为了报答弟弟,于是册封弟弟为皇太子。元武宗去世后,弟弟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利即位,是为元仁宗。

皇伯晋王:孛儿只斤·甘麻剌,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元武宗、元仁宗的伯父,在忽必烈时代,就被封为晋王。

今皇帝:即元仁宗。赵孟頫写本文时,元仁宗还在位,故称今皇帝。

皇太后:元武宗、元仁宗之母。元武宗即位当头就把母亲封为皇太后,弟弟元仁宗即位后,继续把母亲尊为皇太后。

皆从受戒法:都跟从学习秘密戒的戒法。皆,都。从,跟从。受,学习。戒法,秘密戒的戒法。

诸王:各个诸侯王。

将相:将帅和丞相,泛指文武百官。

贵人:贵族。

(zhònɡ)重宝:捐献贵重财物,委,舍弃,这里意为“捐献”。重宝,贵重财物。

为施身:当做舍身。为,成为。施身,即舍身。佛教徒用财物、物资等布施寺庙,然后自身进入佛门苦修,牺牲自己的身体也在所不惜,这就叫舍身。

执弟子礼:(对金刚上师)施行弟子礼节。执,施行。

不可胜纪:难以全部记载。不可,不能。这里意为“难以”。胜,尽,这里是“全部”。纪,通“记”,记载。

译:至元七年,金刚上师胆巴与帝师巴思八一起来到中国。帝师巴思八,是圣师绰理哲哇的大弟子。(后来)帝师巴思八请求回去西藩,把教门的事务托付给了金刚上师胆巴,胆巴开始在五台山建立道场,传播秘密戒的咒法,举行各种佛教活动,祭祀摩诃伽剌神。他持守佛门戒律非常严格,昼夜不曾松懈,还多次显现神妙奇异的事情,(因此)名声显赫,传播天下。从此德行、功业兴隆盛大,人、神诚服敬仰。武宗皇帝、皇伯晋王以及今皇帝、皇太后,都跟从(他)学习戒法,下至各个诸侯王、将相、贵人,捐献贵重财物成为舍身,施行弟子礼节,(像这样的事)难以全部记载。

龙兴寺建于陏(suí)世,寺有金铜大悲菩萨像。五代时,契丹入镇州,纵火焚寺,像毁于火,周人取其铜以铸钱。宋太祖伐河东,像已毁,为之叹息。僧可传言,寺有复兴之谶(chèn)。于是为降诏复造其像,高七十三尺,建大阁三重(chónɡ)/以覆之,旁翼之以两楼,壮丽奇伟,世未有也。繇(yáo)是龙兴遂为河朔(shuò)/名寺。方营阁,有美木自五台山(jiá)龙河流出,计其长短小大多寡之数,与阁材尽合,诏取以赐,僧惠演为之记。

本段介绍了龙兴寺大悲菩萨和大悲阁的曲折来历。龙兴寺建于隋朝,那时就有金铜做的大悲菩萨塑像了。五代时,契丹人占据了镇州,纵火焚寺,塑像被火熔化,到了后周,后周的统治者用塑像的金铜铸钱。等宋太祖征伐河东时,塑像已毁,并为之叹息。僧可俦宣传说,龙兴寺有复兴的谶语:“遇显(显德,周世宗年号)即毁,遇宋即兴”,谶语的意思是,周世宗在显德年间灭佛,龙兴寺因此被毁,但是遇上宋朝就能复兴。宋太祖正好建立了宋朝,冥冥之中这不是天意吗?于是下令重新建造塑像,高七十三尺,建三层大阁来容纳塑像,还用两座大楼遮护塑像的两侧,壮丽雄伟,这样的壮观景色,举世无双。因此龙兴寺就成为了黄河以北地区的名寺。正要建造大阁,有上好的树木从五台山的颊龙河流出,计算树木的长短、小大、多少之数,与大阁的木材全部符合,宋太祖下令捞取赐予龙兴寺,对于这事的来龙去脉,僧惠演有详细记载。

(suí)世:隋朝时代。陏,同“隋”,隋朝。世,时代。

金铜大悲菩萨像:金铜制作的大悲菩萨像。金铜,用铜制作的佛像,外表鎏(liú)金或不鎏金,都叫金铜。这里名词做动词,意为“金铜制作”。大悲菩萨,即观音菩萨。大悲,佛教把救人苦难之心叫悲,即慈悲。虽然大悲通用于诸多菩萨,但是只有观音菩萨是慈悲门之主,所以单独得到“大悲菩萨”之称。

五代:指唐朝灭亡后,宋朝建立之前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大分裂的时代,中原大地先后出现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的统治,故简称“五代”。

契丹入镇州:契丹人占据了镇州。契丹,指契丹人,即契丹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在中国北方建立了辽朝。入,这里作“占据”解释。镇州,古代行政区,唐、宋、金、辽都设立过镇州,具体区域并不相同,这里应当是指河北石家庄、正定县一带。

纵火焚寺:放火烧了寺庙。纵,放。焚,烧。

像毁于火:大悲菩萨塑像被火熔化。毁,这里作“熔化”解释。于,被。

周人取其铜以铸钱:后周的人拿它的铜用来铸造铜钱。周人,指后周统治者。周,后周。人,指统治者。其,代词,它。取,拿取。以,用来。铸钱,铸造铜钱。按:五代时期,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土地荒芜,社会动荡导致许多百姓不得已遁入空门,致使佛教迅速发展。一方面,连年征伐导致人口锐减,另一方面,不从事劳动生产的佛门子弟越来越多,这已经大大影响国家的财政税收和兵役徭役征发,国家政权与宗教势力的矛盾已经相当尖锐。到后周时,私自建造佛寺、剃度僧尼、熔化铜钱铸造佛像,全无法度,罪犯与逃兵也往往乘机削发为僧以逃避惩罚,不仅有碍社会治安,加上僧尼寺院享有免税、免役特权,因而也严重影响了后周的赋税与兵役。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后周的周世宗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进行灭佛,凡是无“敕额寺院”,全部停废。所谓“敕额寺院”,就是皇帝赐了牌匾的寺院。为了解决钱荒,周世宗除保留必需的铜器及存留寺院的铜佛像外,所有民间铜器、佛像全部用于铸铜钱。据《佛祖统记》记载,镇州的大悲菩萨非常灵验,周世宗下了诏令要灭佛,大家都惧怕菩萨显灵而降罪,不敢动大悲菩萨的塑像。周世宗听了,亲自来到镇州,用斧子劈砍菩萨塑像正面的胸腔位置,观看的人都瑟瑟发抖。

宋太祖伐河东:宋太祖征伐河东。宋太祖,即北宋的开国之君赵匡胤。伐,征伐。河东,在古代是指如今的山西省的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像已毁:菩萨塑造早已毁坏。已,早已经。

为之叹息:替这事叹息。为,替。之,这。

僧可传言:僧可俦宣传。僧可,指僧可俦,龙兴寺的高僧。传言,这里作“宣传”解释。

寺有复兴之谶(chèn)龙兴寺有复兴的谶语。谶,即谶语,指将来要灵验的预言、预兆。按:僧惠演撰写的《真定府/龙兴寺铸金铜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序》碑文记载,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宋太祖赵匡胤讨伐太原,没有获得胜利。闰五年,宋太祖巡视真定府,来到龙兴寺,问及大悲菩萨塑像,原本是金铜还是泥塑?这时大师僧可俦上奏:“原本是金铜铸造,碰上契丹入侵,烧坏大悲阁,大悲菩萨胸部以上的部位已熔化。城中的施主们用泥进行了修复,又遇上周世宗皇帝诏令天下毁坏铜像,用来铸钱,对于大悲菩萨泥塑的上半截没有取走,只取走了大悲菩萨胸腔以下仅剩的金铜,后面又经过施主们用泥修复,如今整个都是泥菩萨。”宋太祖回思往事,因说:“菩萨塑像损坏之际,莲花宝座上有字显示说‘遇显(显德,周世宗年号)即毁,遇宋即兴’。”认为自己的宋朝顺应天地民心,有了现在的基业,如今遇上大悲菩萨,可见这句话是灵验了的,于是要修复菩萨塑像和大悲阁。但是宋太祖回去后,一度没有消息。而龙兴寺的菜园在深夜经常发出一道赤色的光芒,当时人人看见,僧人请阴阳官来此地占卜,说这地下必有铜物极多。到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六月间,五台山北部遭受云雨的冲击,把树木千万根冲流到了颊龙河里面,被一条巨大的树木拦住。当地立马上奏给宋太祖,宋太祖龙颜大悦,认为这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送木材给镇州龙兴寺建造大悲阁(按: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下令搬运木材,派了三千工役铸造大悲菩萨铜像和大悲阁,菩萨像造好后,高七十三尺,十分壮丽雄伟。

于是为降诏复造其像:于是为这事赐予诏书重新建造大悲菩萨的塑像。为,是“为这事”的意思。降诏,帝王向下赐予诏书就叫降诏。复,重新。其,指大悲菩萨。像,塑像。

建大阁三重(chónɡ)以覆之:建立三层高的大阁来容纳大悲菩萨。重,量词,“层”的意思。以,用来。覆,覆盖,这里意为“容纳”。之,指大悲菩萨。

旁翼之以两楼:用两座大楼在两侧遮护它。旁,在两侧。翼,遮护。之,它。以,用。两楼,两座大楼。按:因为大悲菩萨有73尺,雄伟壮丽,三层大楼只是覆盖了它的主体,所以还要建造两座大楼来覆盖它的两侧。“旁翼之以两楼”是倒装句,应为“以两楼旁翼之”。

壮丽奇伟:壮丽雄伟。奇伟,奇特壮美,相当于“雄伟”。

世未有也:世上从未有过(这样的壮观)。世,世界。未有,从来没有过。也,句末语气词,无义。

(yáo)是龙兴遂为河朔(shuò)名寺:因此龙兴寺就成为了河朔的名寺。繇是,因此。龙兴,龙兴寺。遂,就。为,成为。河朔,古代地区名,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方营阁:正要建造大阁。方,正要。营,建造。

有美木自五台山颊(jiá)龙河流出:有上好的木材从五台山的颊龙河流出。美木,上好的木材。自,从。颊龙河,河水名。

计其长短、小大、多寡之数:计算木材长短、大小、多少的数量。计,计算。其,木材。多寡,多少。寡,少。之,的。数,数目,数量。

与阁材尽合:与大阁的木材全部符合。尽,全部。合,符合。

诏取以赐:宋太祖诏令取出用来赐予(龙兴寺)。诏,指宋太祖诏令。取,取出。以,用。

僧惠演为之记:僧惠演把这事记录了下来。僧惠演,龙兴寺僧人,撰写了《真定府/龙兴寺铸金铜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序》碑文,详细记载了建造大悲像和大阁的经过。为,把。之,这事。记,记录。

译:龙兴寺建于隋朝时代,寺中有金铜铸造的大悲菩萨的塑像。五代时,契丹占据了镇州,放火烧了龙兴寺,塑像被火熔化,后周统治者拿取塑像的金铜用来铸钱。宋太祖征伐河东时,塑像已毁,替这事叹息。僧可俦宣传,龙兴寺有复兴的谶语。(宋太祖)于是为这事下诏重新建造大悲菩萨的塑像,高七十三尺,建了三层大阁用来容纳大悲菩萨,用两座大楼在两侧遮护它,壮丽雄伟,世间从来没有过(这般壮丽)。从此龙兴寺就成为了河朔的名寺。正要建造大阁,有上好的木材从五台山颊龙河流出,计算它的长短、大小、多少的数目,与大阁的木材全部符合,(宋太祖)诏令取出用来赐予(龙兴寺),僧惠演把这事记录了下来。

始来东土,寺讲主——僧宣微大师普整、雄辩大师永安等,即礼请师为首住持。元贞元年正月,师忽谓众僧曰:“将有圣人兴起山门。”即为梵(fàn)书,奏(huī)裕圣皇太后,奉今皇帝为大功德主,主其寺。复谓众僧曰:“汝等继今可日讲《妙法莲华(huā)经》,孰复相代,无有已时。用(zhào)集神灵,拥护圣躬,受无量福。香(huā)/饵之费,皆度我私财。”——且预言圣德受命之苻(fú)

胆巴刚来中国的时候,龙兴寺的高僧对他礼遇有加,请他担任了大住持。元贞元年的正月,胆巴忽然告诉众僧:“龙兴寺的山门将来会有圣人兴起。”这个“圣人”,指的是元仁宗。那时候是元仁宗的叔父元成宗刚刚当皇帝,年号是元贞。胆巴说完,就用写了梵文,把这事上奏给了徽仁裕圣皇太后,得到了批准后,尊奉元仁宗为龙兴寺的大功德主,掌管龙兴寺。胆巴还吩咐众僧:每天讲说《妙法莲华经》,不要停止,用来召集神灵,拥护元仁宗这个圣人,就能获得无量的福。至于祭祀用的香火、鲜花、供品之类的东西,胆巴表示,一切都从他私人的口袋里面掏。同时,他预言元仁宗这个圣人日后会当皇帝。

师始来东土:金刚上师胆巴初来东土的时候。始,初,刚。东土,指中国。因中国位于地球的东方,故称东土。

寺讲主僧宣微大师普整、雄辩大师永安等:龙兴寺的讲主僧宣微大师普整、雄辩大师永安等人。讲主,佛教语,指升座讲经说法的高僧。僧宣微大师普整,即普整,僧宣微大师是他的称号,元朝高僧。雄辩大师永安,即永安,雄辩大师是他的称号,也是元代高僧。

即礼请师为首住持:就用礼聘请(胆巴)担任大住持。礼请,用礼聘请。为,担任。首住持,大住持。住持,主持掌管佛寺或道观的当家人。

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这一年,胆巴65岁。元贞,是元成宗铁穆尔的年号。元成宗是元武宗、元仁宗的叔父。从这里开始,本文进行了插叙描写,时间往前回溯来到了元成宗即位的第一年(公元1295年),作为侄子的元武宗、元仁宗,压根不知道自己以后会当皇帝。

师忽谓众僧曰:金刚上师胆巴忽然对众僧说。忽,忽然,谓,对……说。

将有圣人兴起山门:将来有圣人在山门兴起。将,将来。山门,佛寺的大门。

即为梵(fàn)书:立即用梵语书写了。即,立即。为,这里意为“使用”。梵,梵文。书,书写。

奏仁徽(huī)裕圣皇太后:上奏了徽仁裕圣皇太后。徽仁裕圣皇太后,元成宗之母,即位就尊母亲为皇太后。

奉今皇帝为大功德主:尊奉今皇帝做大功德主。奉,尊奉。今皇帝,指元仁宗。为,做。大功德主,大施主。功德主,向佛门布施财物,供养佛法僧三宝的,就叫功德主,即施主。这里加了“大”,意为最大的功德主。

主其寺:掌管这个龙兴寺。主,掌管。其,这个。寺,龙兴寺。

复谓众僧曰:(胆巴)又对众僧说。

汝等继今可日讲《妙法莲华(huā)经》:你们今后可以天天讲说《妙法莲华经》。汝等,你们。汝,你。继今,现在随后,意为“今后”、“从今以后”。继,随后。今,现在。可,可以。日,每天,天天。讲,讲说。《妙法莲华经》,佛经名。

孰复相代:反复熟悉并相互传承。孰复,这里指反复精通。孰,通“熟”,纯熟,精通。复,反复。相,相互。代,传承。

无有已时:不要停止。无有,没有。这里指“不要”。已,停止。时,时间。这里不必翻译,以免累赘。

用召集神灵:用来召集神灵。

拥护圣躬:拥护圣人。圣躬,圣人。又代指皇帝。

受无量福:获得无量的福。受,获得。无量,形容数量庞大,难以计算。

香华(huā)、果饵之费:香、鲜花、水果、糕饼的费用。香,指烧香用的香。华,通“花”,鲜花。佛门常用鲜花供养佛像。果,水果,果子。饵,糕饼。

皆度我私财:都用我私人的财物。皆,全,都。度,这里意为“用”。

且预言圣德有受命之苻(fú)并且预言圣人有获得天命的征兆。意思是以后能当皇帝,这是委婉的说法。圣德,称呼圣人或帝王的品德。受命之苻,获得天命的征兆。受命,古代帝王登基,称“受命”,意为获得天命。苻,通“苻”,征兆,这里指登基的征兆。

译:胆巴刚来东土时,龙兴寺的讲主——僧宣微大师普整、雄辩大师永安等人,就用礼聘请胆巴担任大住持。元贞元年的正月,胆巴忽然对众僧说:“将来有圣人在山门兴起。”立即用梵文写了,上奏了给徽仁裕圣皇太后,尊奉今皇帝做大功德主,掌管这个龙兴寺。(胆巴)又对众僧说:“你们今后可以天天讲说《妙法莲华经》,反复精通并相互传承,不要停止,用来召集神灵,拥护圣人,获得无量的福。香、鲜花、果子、糕饼的费用,一切用我私人的财产。”——并且预言圣人有获得天命的征兆。

至大元年,东宫既建,以旧邸(dǐ)/田五十顷(qǐnɡ)/赐寺为常住业。师之所言,至此皆验。大德七年,师在上都弥拖院入般涅(niè)盘,现五色宝光,获(shè)无数。皇元一统天下,西蕃上师至中国不绝,操行谨严、具智慧神通,无如师者。臣孟頫为之曰:

到了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的时候,胆巴已去世5年。元仁宗被立为太子,皇帝为太子建立了东宫。太子既然有新的住所了,就把旧宅的田地五十顷赐予了龙兴寺,胆巴生前预言元仁宗能够当皇帝,到了现在已经全部灵验。胆巴在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去世,去世的地点在上都的弥拖院,享年73岁。胆巴火化后,遗骨现出五色的宝光,获得了无数的舍利子。舍利子只有修行到了很高的境界才能产生,而胆巴一个人就有无数的舍利子,可见他的修行是多么的深厚!大元一统天下后,从西藩来中国的上师源源不断,节操和品行一丝不苟、具备智慧和神通的,没有一个比得上胆巴。

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这一年,距离胆巴去世已经5年。至大,元武宗海山的年号。元成宗铁穆耳在位14年去世,因为没有后代,皇位出现空缺,各路人马为了争夺帝位拼得头破血流。海山是元成宗铁穆耳的侄子,从中杀出一条血路,最后成功夺得了帝位,成为了元武宗。元仁宗因感激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拥护自己登基,在即位的第一年——也就是至大元年立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太子。元武宗海山在位4年后就去世了,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登基,成为了元仁宗,就是本文的“今皇帝”。

东宫既建:东宫已经建立了。东宫,指太子居住的宫殿,后来指太子。既,已经。这句话表面是说太子居住的东宫已经建立,其实是说元仁宗被立为太子。

以旧邸(dǐ)田五十顷赐寺为常住业:(元仁宗)将旧宅的田地五十顷,赐予龙兴寺作为常住产业。旧邸,意为“旧宅”。邸,王侯的府邸。田,田地。顷,田地面积的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常住,指寺庙、道观的田地、建筑、各种物品器具等,称为常住物,简称常住。业,产业。

师之所言:胆巴所说的。之,无义。

至此皆验:到此全部灵验。至,到。

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这一年,胆巴去世。大德,元成宗铁穆耳的第二个年号。元成宗在位14年,分别有两个年号,第一是至大,用了3年;第二是大德,用了11年。

师在上都弥拖院入般涅(niè)盘:胆巴在上都的弥拖院圆寂。上都,指元上都,位于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的上都镇。弥拖院,目前不详。或许是“弥陀院”,即祭祀阿弥陀佛的寺院。入般涅盘,指圆寂。般涅盘,即般涅槃,简称涅槃。佛教指超脱生死的境界,泛指僧尼圆寂(即去世)。

现五色宝光:出现五色的宝光。现,出现,产生。五色,泛指五颜六色。宝光,神奇的光辉。人们在绘制佛像的时候,会在佛身一周或头顶绘上环形的光芒,称为宝光,也叫佛光。自然界也有宝光,是一种阳光透过云雾反射,并经由云雾中的水滴发生衍射与干涉,最后形成一圈彩虹光环的光象,如著名景点的峨眉山就有宝光。

获舍(shè)利无数:得到无数的舍利子。获,得到。舍利,即舍利子。释迦牟尼佛圆寂后,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这些珠状物被人称为舍利子。后来也泛高僧火化后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教认为,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

皇元:大元。皇,大。如明朝、清朝,可以叫大明、大清,也可以叫皇明、皇清。

西蕃上师至中国不绝:西蕃的上师源源不断地来中国。不绝,不停止,不断绝,即源源不断,表示来的人非常多。

操行谨严:节操和品行谨慎严格。操,节操。行,品行。谨严,谨慎严格。形容胆巴非常正派,品性端正,一丝不苟。谨,谨慎。严,严格。

具智慧神通:具有智慧和神通。

无如师者:没有一个比得上金刚上师胆巴。无,没有。如,比得上。师者,指胆巴。

臣孟頫为之颂曰:臣孟頫撰写这篇颂说。为,创作,撰写。之,这。颂,是一种文体,内容往往是来颂扬人物或功绩的诗文,风格激扬,文笔精炼,非常富有感染力。

译:至大元年,(元仁宗被立为太子,居住的)东宫已经建立,(他)将旧宅的田地五十顷,赐予龙兴寺作为常住的产业。上师胆巴所说的话,到此全部灵验。大德七年,上师胆巴在上都的弥拖院圆寂,(火化后,)发出五色的宝光,获得无数的舍利子。皇元一统天下,从西蕃到中国的上师源源不断,节操和品行谨慎严格、具有智慧神通的,没有一个比得上胆巴。臣孟頫撰写这篇颂说:

师从无始劫,学道不退转。十方诸如来,一一所受记。来世必成佛,住娑(suō)婆世界,演说无量义,身为帝王师,度脱一切众,黄金为宫殿。七宝妙庄严,种种诸珍异。供养无不备,建立大道场。邪魔及外道,破灭无踪迹。法力所护持,国土保安静。皇帝皇太后,寿命等天地,王宫诸眷属,下至于含生。归依法力故,皆证佛菩提。成就众善果,获无量福德。臣作如是言,传布于十方。下及未来世,赞叹不可尽。

延祐三年 月立石。

这是一篇颂。颂是一种文体,我们可以看到赵孟頫以激情饱满的诗文,颂扬了金刚上师胆巴一生的功德。

师从无始劫:上师胆巴从无始劫而来。无始劫,佛教指无数个劫难之前,形容时间久远漫长,无法计算。无,没有。始,起始。

学道不退转:学习佛法不曾松懈。不,不曾。道,佛法。退转,佛教语,指位次下降,功行减退,道心退缩。这里可以理解为“松懈”。

十方诸如来:十方的各位如来。十方,佛教语。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大方向。佛教认为世界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无数个,无量无边(无法计算没有尽头)。诸如来,佛教认为,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都有各个如来。如来,佛的十大称呼之一。

一一所受记:全部(给胆巴)受记。一一,全部。所,无义。受记,佛教语。指从佛那里得到将来能够当做佛的记号,就叫“受记”。

来世必成佛:来世一定成佛。必,一定。

住娑(suō)婆世界:住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指世人所在的世界。娑婆,梵语,中文意思是“堪忍”,即忍受、忍耐。佛教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痛苦的,充满了苦难,世人却被各种欲望所束缚,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忍受无边无尽的痛苦,所以叫“堪忍”。

演说无量义:阐述解说无量的教义。演说,这里指阐述解说。义,教义。

身为帝王师:身为帝王的老师。

度脱一切众:救助解脱一切众生。度脱,救助解脱。

黄金为宫殿:(住)黄金铸造的宫殿。为,铸造。

七宝妙庄严:七种珍宝(装饰得)美好又端庄威严。七宝,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以《法华经》为例:金、银、琉璃、砗磲(chē qú,海底的一种贝壳,是稀有的有机宝石、白皙如玉)、码碯(即玛瑙)、真珠(即珍珠)、玫瑰为七宝。妙,美好。庄严,这里是形容宫殿端庄威严。

种种诸珍异:每样各自珍贵奇异。种种,每样。诸,各。珍异,珍贵奇异。

供养无不备:供养没有不齐备的。供养,佛教语。指以珍宝、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燃灯、众华、众香、幡盖等供给如来和善知识。对佛诚敬供养的人有福报,如果能无所希望以财宝、衣服、众花香等供养于佛则有功德。

道场: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处所。

邪魔及外道:邪魔和外道。及,和。外道,这里意为旁门左道。

破灭无踪迹:毁灭得无影无踪。破灭,毁灭。

法力所护持:有(胆巴)法力的保护维持。法力,指胆巴的法力。所,无义。护持,保护维持。

国土保安静:保得国土安宁太平。保,保得。安,安宁。静,意为太平无事。

王宫诸眷属:(上到)王宫各个眷属。

下至于含生:下到了普通人。含生,一切生命,这里泛指普通人。

归依法力故:皈依(胆巴)法力的缘故。归依,佛教语。这里指信仰佛教的人。故,缘故。

皆证佛菩提:都能修成佛的菩提。证,佛教语。参悟,修成。佛菩提,佛的正果。菩提,梵文,意思是觉悟、智慧,指已经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达到了涅槃的程度。理解为“正果”。

成就众善果:造就各种善果。成就,造就。善果,因行善所得的好结果。

臣作如是言:臣创作这篇文字。作,创作,撰写。如是,这样。言,文字,文章。

传布于十方:传播于十方。传布,传播。

下及未来世:臣下、百姓和未来的世界。下,臣下与百姓。未来世,未来世界。

赞叹不可尽:(对胆巴)赞叹不尽。不可尽,即不尽。

延祐三年 月立石:延祐三年某月立碑。延佑三年,公元1317年。立石,立碑。按:原文这个年月之间有空格,是赵孟頫特意留的空间,方便别人填写月份。

译:上师胆巴从无始劫而来,学习佛法不曾松懈。十方世界的各位如来,全部给胆巴受记。胆巴来世一定成佛,居住在娑婆世界,阐述解说无量的佛义,担任帝王的老师,救助解脱一切的众生,住在黄金造的宫殿。七宝装饰得美妙显现出端庄严肃的气派,每样各自珍贵奇异。供养全部具备,建立大道场。邪魔和外道,毁灭得无影无踪。有胆巴法力的保护维持,国土就能安宁太平,皇帝皇太后的寿命,等同于天地。上到王宫各个眷属,下到普通人,归依胆巴法力的缘故,都能修成佛的菩提,造就各种善果,获得无量的福德。臣创作这篇文字,传播十方。臣下、百姓以及后世,赞叹不尽。

延祐三年某月立碑。


胆巴年表

公元1230年——胆巴出生在突甘斯旦麻(今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公元?年——胆巴童子出家,师从圣师绰理哲哇,并成为他的弟子,获得梵语名字叫胆巴,汉语意思是“微妙”。

公元?年——胆巴先学习了秘密戒的戒法,接着外出求学到西域的天竺国,遍访高僧,学习经律论。精通显教和密教,博学多才,是大家的榜样。

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胆巴40岁。跟随帝师巴思八来到元朝。龙兴寺的讲主僧宣微大师普整、雄辩大师永安等人,就用礼聘请胆巴担任龙兴寺的首住持。

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胆巴44岁。帝师巴思八请求回到西蕃,把教门的事务托付给了胆巴,胆巴开始在五台山建立道场,传播秘密戒的咒法,举行许多佛教的活动,祭祀摩诃伽剌神。因能显现许多神异的事情,从此胆巴名声远扬。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胆巴46岁。帝师巴思八正式回到西蕃。

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胆巴65岁。 胆巴在龙兴寺对众僧预言说:“以后龙兴寺的山门会有圣人兴起。”认为圣人是元仁宗(那时元仁宗距离当皇帝还有14年),当下胆巴立即用梵文写了,上奏了给徽仁裕圣皇太后,尊奉元仁宗做大功德主,掌管龙兴寺。胆巴又安排众僧天天讲说《妙法莲华经》,用来给圣人加持,嘱咐说:“香火、鲜花、果子、糕饼的费用,一切用我私人的财产。”——并且预言圣人有获得天命的征兆,以后能称帝。

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胆巴73岁。在上都(今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的上都镇)的弥拖院(疑似“弥陀院”)圆寂,火化后,遗骨发出五色宝光,获得舍利子无数。

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胆巴去世已5年。元仁宗真的就被立为太子。胆巴说的预言已灵验。

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胆巴已去世9年。元仁宗登基的第一年,要赐予胆巴谥号,经过赵孟頫等人的商议,元仁宗赐予胆巴“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的谥号,命令赵孟頫创作碑文并书写,在大都寺刻字立碑,昭告天下。

延佑三年,公元1317年——胆巴已去世14年。龙兴寺的僧人连续八次上奏:胆巴原本就住在他们的佛寺,请求寺中也要刻碑。元仁宗批准了,再次命令赵孟頫创作碑文并书写,因此有了著名的书法作品——《胆巴碑》,该作品是赵孟頫的第二次创作。

~…~欢迎转载,原创不易,请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