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真实现状(背母上大学的刘秀祥)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刘秀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乡村教育真实现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乡村教育真实现状(背母上大学的刘秀祥)

乡村教育真实现状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刘秀祥

从10多年前我从贵州走出大山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在大山深处是有很多人不能够去走出大山的,但是就是在10年后的今天,在大山深处很多人他都有机会去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够去通过教育走出来。

【解说】14年前,生长于贵州山区的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学”的故事曾感动无数人。大学毕业后的他选择回到大山深处,带领更多学子走出大山。近日,刘秀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刚回到山区任教时,虽已有心理预期,但这里的实际教学条件还是令他感到心酸。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刘秀祥

因为当时回去之后和我的想象当中还是有差距的,因为第一个是当时的教育基础设施就是不是那么完善,另外家长和这种孩子们对这种读书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其实他们是并不知道的,甚至那个时候会在老百姓当中,在很多孩子当中都是觉得读书是无用的。所以从2012年后当时去发起了一个行动叫助学走乡村行动,那个时候主要就是走村串寨去4处劝学,那就是告诉他(们)要来读书。

【解说】十年间,刘秀祥骑坏了8辆摩托车,成功让1800多位学生重返校园。从一名教师成长为副校长,他参与了家乡的发展,也亲眼见证了中国乡村教育的十年巨变。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刘秀祥

在10年前我们要从贵州的省会贵阳到我所教学的县的话,至少得8到10个小时。现在的话从贵阳到我们县就两个半小时。另外一个教育基础设施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现在的孩子像中学的话,全部能够去住校,它的教学设施,包括多媒体的设备,然后图书资源等等,它基本能够去完善满足学生的需要。孩子包括百姓,他已经意识到读书是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的。

【解说】作为中共二十大代表,刘秀祥出席了中共二十大开幕会。作为一名扎根山区的乡村教师,他对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部分颇为关注。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刘秀祥

这次当中提出来要实施科教兴国,要去发展叫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去促进教育的公平化,会在欠发达地区可能会在未来当中,会在教育当中会有更大地一个投入,这样的话会让山里的孩子,他能够在大山深处,他也能够去享受到一种优质的这种教育服务,他可以去通过接受更好的教育,他能够去走出来。对像我一样在大山深处从教的乡村教师来说,应该说是充满着这种无限的期待。

【解说】刘秀祥说,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乡村,仍需补齐的短板是软实力,也就是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育理念。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刘秀祥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只有我们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去努力了,我们去奋斗了,最终把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叠加到一起,最终它就能够汇聚成一个巨大的洪流,就能够去推动贵州,推动中国的发展。

记者 王世博 庞无忌 北京报道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