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名言(戒尺之下出高徒)

所谓的“戒尺之下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指的就是过去农村教育的一种方式,那就是严管严教。严格到什么程度?孩子不听话,大人可以直接拿棍棒打他;学生要是不听话,老师的戒尺可以直接把学生的手心打肿来。

反对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名言(戒尺之下出高徒)(1)


这种“暴力教育”方式千百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所推崇,而且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所熟知的著名台球运动员丁俊晖,8岁开始练台球。早年间是出于爱好,但是真正走上了这条路之后,他觉得整天打球乏味枯燥,就不想再练习下去了。

他的父亲丁文钧此时表现出了一个“狼爸”的特质,拿棍子打,拿鞭子抽,逼着儿子练球。为了监督儿子练习,他甚至辞掉了自己的工作,丁俊晖也几乎是放弃了学校教育。在这种近乎暴力的教育之下,丁俊晖的球技提高很快,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在棍棒之下都能成才,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却一直被中国人认可。

因为中国人始终认为,严管才能成才,欧美人和风细雨,自由散漫式的教育方式,并不被中国人认可。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而真正要做成一件事情,是需要专心专注的。这就和孩子的天性产生了矛盾,除非你不想让孩子成才,否则就必须严格。这种理念不仅在中国盛行,在东亚儒家文化盛行的朝鲜、韩国和日本也都被追捧。

反对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名言(戒尺之下出高徒)(2)


瓷娃娃福原爱大家都知道,日本乒乓球运动员,三岁来中国学打球。至今在网上还能找到小女孩当年在打球时哭鼻子的视频,乒乓球练习太苦了,对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煎熬。可是不经历这样痛苦的煎熬,怎么可能成才?难道你能指望这些孩子自动自觉学习吗?

没有外界的压力,他们会老老实实学习吗?大部分孩子之所以最后成不了才,其实不在于他们自己,而是在于他们的父母心太软了。他们做不到丁俊晖的父亲,福原爱的家人那样狠心,总是觉得孩子差不多就算了,将来成不了才,能成为一个普通人就可以了。

他们把棍棒高高举起的时候,只是在吓吓孩子,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会被吓到,但是一旦大了,父母这样的伎俩就不灵了。“戒尺之下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观念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力。

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谁能狠得下心来打?但是面对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孩子不可能一直在自己的庇护之下,将来总要独立于社会。不学会一门手艺,将来如何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反对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名言(戒尺之下出高徒)(3)


当代社会,倡导文明教育,不倡导体罚,可是当你跟孩子讲不通任何道理的时候,作为父母,你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看着孩子一直沉沦下去,随心而为?关于体罚的问题,社会大众也有争论,说这种方式有违人道。至于到底要不要用,或者怎么用?还是由各位家长自己来决定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