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新样板(新华视点长江经济带)

【导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新样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新样板(新华视点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新样板

【导视】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同期:我们认真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的位置。)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生根发芽。

(同期:让生活在长江边上的老百姓能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长江所带来的绿色福利。)

敬请关注本期节目——《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新篇章》。

【解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从空中俯视神州大地,长江如同一条美丽的丝带,串联起西部边陲到东海之滨11个省市。

【小标题】江西湖口: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字幕】江西湖口

【解说】江西湖口县因鄱阳湖入长江之口而得名,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湖口临江面湖的生态优势。为了保护长江沿岸那抹绿,湖口县致力于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的“长江最美岸线”。

湖口县对老旧码头进行全面整合拆除,对沿江30多处裸露山体开展生态修复,着力实现绿化、美化、彩化的修复目标。

而在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临近长江主航道,交通运输便利,长江沿岸工业园区和码头林立,其中不乏一些“小、散、低“的污染企业,环境问题突出。

【同期】江西湖口县沿江办主任 杨小宏

我们以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湖口样板为总目标,坚持以自然生态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对全县24公里岸线按照城区景观带、沿江绿化带、园区生态带进行打造。

【解说】有着“千河归鄱湖,鄱湖入长江”之称的江西,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支撑。

湖口的变化只是江西进行长江岸线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

自2018年,江西启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三年攻坚行动以来,江西境内的长江岸线,正在不断刷新“颜值”。

【小标题】湖北黄石港:从散货码头到“网红花海”

【字幕】湖北黄石港

【解说】位于湖北省东部的黄石市,曾经是长江边著名的港口城市、重工业城市。

近年来,黄石港区加快生态岸线修复美化,打造滨江休闲绿化景区,加快生产岸线向生态岸线转变。

江滩公园内,朝阳阁临江而立,成为眺望长江、远看二桥的最佳观景点。老城区也实现了从“一进黄石港,但见码头强”到“生态宜居地,幸福黄石港”的华丽转身。

新建成的沈家营码头公园,多年前曾是散货码头和大片菜地。整治后的码头公园,每逢秋日,江滩上大片的波斯菊迎风摇曳,美不胜收,成为一片“网红花海”。

【同期】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区长 徐莉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财政、经济利益之间,我们还是知道取舍,孰轻孰重,必须要把环境保护放在压倒性的位置。我们把老百姓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诉求放在第一位,特别是要提高生活环境的“含绿量”,不再是简简单单地去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

【解说】在黄石大桥桥头下,黄石港生态体育公园里,休闲健身的人络绎不绝。生态景观绿化带、文化雕塑、运动健身设施,这里一应俱全。

【同期】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区长 徐莉

让这里不再是烟囱林立的工厂和机器轰鸣的码头,而是还给老百姓一个绿树成荫的公园,让生活在长江边上的老百姓能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长江所带来的绿色福利。

【小标题】安徽巢湖:湿地重生 再现“候鸟天堂”

【字幕】安徽巢湖

【解说】长江流经安徽416公里,被称为“八百里皖江”,而安徽巢湖是长江经济带中重点湖库,巢湖富营养化问题由来已久,流域周边的生态环境一度遭到破坏。

近年来,巢湖所在的合肥市采取系列措施控源治污,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湿地生态重现生机,逐渐成为水草丰茂的“候鸟天堂”。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好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同期】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 何杰

湿地对巢湖的保护和治理,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

【同期】郑先超

我原来是水上的渔民,后来响应国家号召,渔民上岸。后来就在滨湖湿地里面上班,我们的工作任务就是在水上面打捞白色垃圾,包括禁止钓鱼,禁止捕鱼,现在的水面环境好多了,好多候鸟、江鸽子、野鸭子什么都有,比原来水质好多了。

【解说】候鸟的回归,是湿地生态向好最有力的证明。如今,随着巢湖湿地面积扩大,水环境和生态条件的改善,白琵鹭、豆雁等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选择在这里越冬、停歇。

【同期】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 何杰

(就是)为了有效地保护湿地的珍贵资源,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促进人湖共生,守护巢湖的丰饶和秀美,促进巢湖湿地的保护和建设,推动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湿地划定以后,不准改变功能,不准减少面积,不准改变性质。

【解说】长江流域安徽段上千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改,水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小标题】重庆巫山:恢复三峡两岸青山 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字幕】重庆巫山

【解说】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巫山县地处长江中上游。三峡库区腹心,岩溶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93.1%,是重庆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石漠化问题一直影响着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

近年来,巫山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林木种植,走出了一条治山兴林、增绿增收的路子。

【同期】重庆市巫山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黄明

我们巫山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海拔180米到1000米的适宜区域种植了柑橘和脆李,通过标准化技术的科学管护、品牌培育,让我们库区的农民不仅生活在绿水青山、花果山的优美环境中,同时也收获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致富果,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同期】重庆市巫山县林业局副局长 肖圣银

近年来,我们认真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的位置,先后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返林、石漠化综合治理、长江生态修复等重大绿化工程。巫峡大地正展现出一幅生态美、产业新、百姓富的美丽画卷。

【小标题】上海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治理卓有成效

【字幕】上海崇明

【解说】崇明岛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长江入海口,而东滩鸟类保护区位于崇明岛的最东端,处于长江口的核心部位,这里是候鸟的重要越冬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为数不多的野生鸟类集居、栖息地。

然而,这一鸟类迁徙路上的“国际加油站”曾面临一场巨大的生态危机。这场危机并非因为人类盗捕猎杀,而是因为一种外来植物——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是一种环境耐受力极强的外来植物,由于可起到保滩固沙的作用,曾被引进到崇明。但互花米草的快速繁衍,取代了本土植物海三棱藨草,后者恰恰是很多鸟类的食物来源。几年间,东滩的鸟类数量急剧减少。

【同期】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 马强

我们整个生态修复项目在2013年9月份开始动工实施,相当于做到现在(2019年)6年时间。通过6年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工作,我们终于把整个区域内的互花米草治理干净。

【解说】在治理互花米草的数年间,东滩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修复,候鸟数量连年攀升。

【字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解说】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生根发芽。

主编:李杰 王健

统筹:孙彪

责任编辑:孙彪

编辑:孙彪

电子编辑:孙彪

记者:余刚 罗晨 余国庆 王斯班 白斌 曹力 张海舟 赵小帅 章林 黄伟 吴霞 徐晨(报道员)吴仲亨(报道员)陈永亮(报道员)

配音:赵世芸

音响:田里 郝晓江

视频技术:董硕

字幕灯光:邹建波

摄像:邰剑秋

音频技术:田里

系统技术:郝晓江

技术监制:王宏达

终审:郭维莹

监制:樊华

出品人:孙志平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