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勺和铁勺的故事(一根铜勺的故事)

人生是一段时光,一次经历,也是一场陪伴——伴人,伴事,伴岁月。中国人从来都是托物言志,物以人贵,人以物传的。人是思想,物是载体。人是德行,物是结果,人是驱壳,物是灵魂。当我们见到某物而驻足不前时,其实就是睹物思人,或触景生情时。

陶勺和铁勺的故事(一根铜勺的故事)(1)

今天我要说的是一根铜勺——

二十年前,我听一位老奶奶口述……她照顾病榻上的老伴十五年(老伴瘫痪在床)。老伴走后,留下了一钵一勺。其实就是很普通的瓦钵和铜勺。因为长年累月的喂饭给老伴,瓦钵被铜勺刮的锃光瓦亮。铜勺也被瓦钵磨掉了一半。一天,老奶奶不小心打破了那个瓦钵。附身捧起来,伤心的哭了好久——因为舍不得那只钵。

那时我还年轻,只一味的觉得老奶奶心地善良,伺候老伴周到,细致,但这件事情我至今记得。

今天再来解读此事,依然倍感伤怀。

其一:此两件器物是老人最忠实的伴侣,一日三餐的端在手里,一口一口的喂给老伴。这一钵一勺不正是她和老伴的写照吗——钵不离勺,勺不离钵,朝夕相处,形影不离。

其二:钵打掉以后只剩勺了,就如同老伴走后的她。孤单寂寞,独倚寒窗。想想都替老奶奶难过。也为老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高尚情操而赞叹,更为老人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的优良品德而内省!仿佛这一钵一勺也要相濡以沫,直至终老。

这是多年前,我听来的一段口述,也是一件往事,在我看来,这就是一段人间烟火的传递,和一场延续生命的接力。既是一段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恩爱,又是一场不离不弃,不怒不恼的陪伴……

如今,世间难觅这样和谐善良之人。更难找这般悲悯守节的女人了。

可见,这一钵一勺是有情感,有灵魂,有生命的,是能穿越时空的。会说话的宝物。是一个故事,一段佳话,也是一场教育。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机械麻木的去购买许多物件,而从来不关心它的存在与否,反正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殊不知,当我们对一切事物丧失了敬畏心的时候,人类就离毁灭不远了。

因此我常说:玩物的核心意义在于——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我们最好不要依仗科学的力量而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将来有一天,我们会吃大亏。甚至得不偿失。因为老祖先教化我们——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们对待自然资源不可以太过分。

我想这才是中国人应该要具备的——头顶三尺有神明的觉悟。也是当代人要好好反省和思考的问题。

陶勺和铁勺的故事(一根铜勺的故事)(2)

作者简介:陈龙,男,现年48岁,黄梅镇七星村人,农民,爱好收藏,写作,音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