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碱知识框架(生活化学知识入门)

说到碱,先说说这个字的来源:在中国古代,当时也懂得多种提取各种盐或者是一些碱性物质的方法,这些物质的性状像你‘咸咸的石头’,‘咸’与‘石’二字,构成了‘碱’字。而当时那些化学品,大部分是类似氯化镁之类的盐类化学品,而非现代化学说的‘碱’。

化学制碱知识框架(生活化学知识入门)(1)

言归正传,说说现在化学中的碱(英文base)。注意听讲的朋友知道,上节课中我们讲了什么是酸:就像一个妈妈(氢原子核),带着孩子(电子),这个孩子特别的疲(容易逃走),妈妈不注意时,孩子逃走了(失去了电子),妈妈就变成了氢离子,变成了狭义上的酸的来源(失去孩子的妈妈当然很‘酸’啦)。

化学制碱知识框架(生活化学知识入门)(2)

化学制碱知识框架(生活化学知识入门)(3)

纯碱是个顽皮的娃,它并不含有氢氧根,但是俗名上我们还是叫它纯碱,又是为什么呢?我们把刚才碱的概念再回顾一下。由于OH-这个人贩子把妈妈的娃骗走了,所以妈妈(H )与人贩子(OH-)是不共戴天的,你是酸,我是碱,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化为一滩愤怒之水。于是有了下面的反应:H 与 OH- ----> H2O。

也就是它们一反应,就成了我们生命之水。于是把这个概念再扩展一下,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正牌军,OH-如是说;于是纯碱,也就是小苏打出场了。

纯碱,结构式是NaHCO3,叫碳酸氢钠,放在水里的时候,就电离成了Na 与HCO3-,里面的碳酸氢根,与氢离子也是个死对头,于是有了如下反应:H 加上HCO3- ----> H2O CO2。 怎么样?纯碱还是与真正的碱是一家吧,与OH-是不共戴天的仇。

当然纯碱还有其它的用处,比如发馒头。大家都想吃松软的馒头,那么如何松软呢?于是,纯碱出场了。碳酸氢钠在馒头里加热,会放出二氧化碳,然后馒头里就多了许多小洞,于是‘吃软不吃硬’的你就爱上了它。

化学制碱知识框架(生活化学知识入门)(4)

嘿嘿。今天的课就到这。

如果喜欢,请关注:生活化学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