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1)

到赤峰旅行,喀喇沁亲王府是必须要去的地方,因为它是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赤峰的文化名片。在渝帆看来,去赤峰必须喀喇沁亲王府就如同去北京要去天安门、去重庆要去解放碑、去广州要去小蛮腰一样,倘若不去,总觉得有些遗憾。

按照波罗游迹的赤峰森林休闲度假线路规划, 喀喇沁王府是我们整个行程的最后一程,也算是赤峰之行的压轴大戏。该王府是是清朝贡亲王的府邸,是蒙古族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贡桑诺尔布的故居,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蒙古王爷在此袭政。

亲王府的广场上,一边有一块招牌,左边是喀喇沁亲王府,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右边的招牌便是上图所展示的:中国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2)

喀喇沁亲王府的大门,正上方挂着一块蓝色的匾牌,上书汉蒙双语的:喀喇沁亲王府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3)

检票入门,首选穿过一个古树参天的小院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4)

透过几重大门,长焦拉近便可以看到末代亲王贡桑诺尔布的塑像。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5)

进门沿中轴线前行,不远就是轿厅。据说是当年王爷及其他官员乘轿车进府后停轿处。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6)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7)

轿厅里面放有一乘轿子和一辆当地的轿车,所谓轿车,也就是一种被当地人称做“勒勒车”的交通工具。这种车车身小,但双轮高大,直径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桦木或榆木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车轮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副车辋,将12副车辋连结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圆形车轮,支撑车轮的车辐条一般有36根左右。上脚由两根车辕和10条车撑构成。车辕长约4米左右,中间用10条车撑固定即可。一辆勒勒车自重约一百斤左右,可载货五六百斤至千余斤。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8)

轿厅后面便是回事处,是来办事者通过王府佐吏向王爷禀报事项并等候王爷回复的地方。回事处前院落敞阔,中间行道两侧植有高大的柏树。走在行道上,迎面便看到一尊铜像。一个身着清朝王爷官服的中年人端坐在太师椅上,神态自然,面容和蔼,彷佛在迎接前来拜见的客人。猜想这个人可能就是王府的主人,近身一看,果真是末代喀喇沁王爷贡桑诺尔布。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9)

院内古树参天,鸟语花香,环境优美。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10)

【贡桑诺尔布】(1872年—1930年),是蒙古民族近代史中重要的开拓者,也是赤峰及东蒙地区近代史中最为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位生逢近世、深受戊戌变法影响、立志民族强盛的亲王,治事开明,提倡新政,享誉遐迩。从1902年始,他相继首创内蒙古新式学校崇正学堂、毓正女学堂和守正武学堂,出版《婴报》,兴办邮电,派遣留学生,开办实业,建树良多。民国年间,他连续担任蒙藏事务局和蒙藏院总裁16载,为振兴近代蒙古族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11)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12)

回事处里面的陈设,是以前来办事者通过王府佐吏向王爷禀报事项并等候王爷回复的地方。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13)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14)

亲王府里有很多古树,有的已有几百年的树龄。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15)

透中六边形的拱门,可以看到两边的侧院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16)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17)

再往前行,就是亲王的议事厅,这里才是王爷和其他王公贵族们商议盟旗大事的地方。门外柱上挂一联:“善可举贤智能辅政;仁当济世德以泽民。”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18)

入门细看,正中上悬大匾,曰:“大邦屏藩”。下挂一幅对联:“品节详明德性高;事理通达心气平。”中间为胭脂玉浮雕龙凤呈祥,置于红木条桌之上。木制围栏圈成方形月台,由丹墀桥与厅的地面相接。整体感觉官家气派十足。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19)

议事厅前面随拍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20)

出了议事厅,转过去就是王府的最后一进院落承庆楼。据说这里是王府的家庭佛堂,是王府女主人及其他家眷静心念佛的地方。现在进去已经看不到佛堂的施设了,只见到楼内一层侧间清时的睡具。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21)

中间的是承庆楼,左边为竹友斋,右边为惠安堂。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22)

在承庆楼内供奉了历代亲王画像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23)

竹友斋内景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24)

从房顶的动物数量看,这是等级极高的了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25)

逸安堂内景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26)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27)

里面陈列的黄梨木的家具,雕刻极其精美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28)

慧安堂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29)

慧安堂里面的陈设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30)

王府的侧厢房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31)

左边厢房有一个戏台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32)

雕梁画栋,非常精美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33)

右边的厢房有一个私塾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34)

是以前小王爷和公主们上学的地方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35)

私塾的前面院落有一个孔庙(文庙),里面供奉着孔子,这在蒙古是极其少见的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36)

孔庙的边上有一个关帝庙(武庙),里面供奉着关羽

赤峰喀喇沁蒙古王府(走进内蒙古故宫)(37)

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下喀喇沁王府里成长起来的一位被称作内蒙古近代史上杰出人物——贡桑诺尔布(1872~1931),字乐亭,号夔盦(Kui An),是喀喇沁末代亲王。他性情恬静,平易近人,通晓蒙、满、汉、藏等各种文字,喜吟咏,好诗文、工书法,并擅长绘画,诗词歌赋无不精通,著有《竹友斋诗集》流传于世。

贡桑诺尔布生活在一个动荡激变的历史时代。他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就任喀喇沁右翼旗札萨克时,已是清王朝覆灭的前夜,社会动荡不安,国事风雨飘摇。为谋求民族的振兴和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他呕心沥血,身体力行。他开创了漠南蒙古教育之先河,创办新式学堂,为喀喇沁右翼旗培养了大批先进人才。他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接受民主启蒙思想,大力推行旗政新举措,创造了振清代蒙族经济、文化的十项第一,令喀喇沁成为塞外蒙古诸部翘楚:

(1) 1902年建立了内蒙古第一所官办新式学校——崇正学堂。

(2) 1903年建立了内蒙古第一所女子学校——毓正女子学堂。

(3) 1902年建立了内蒙古第一所军事学校——守正武学堂。

(4) 1902年建立了内蒙古第一所图书馆。

(5) 内蒙古第一个成批派遣留学生数十人。

(6) 创办内蒙古第一份报纸——《婴报》。刊登国内外重要新闻、科技常识、各盟旗动态以及针对时局的短评。

(7) 第一个在内蒙古办邮电,传递邮件,发收有线电报。

(8) 第一个在内蒙古南桑北移办苗圃,广植桑苗。

(9) 第一个在内蒙古创办综合性工厂,内设织布、印染、百货商店,造绒毡、肥皂、洋蜡,开创了内蒙古民族地区办工厂、办实业的先河,其丝织品销往俄罗斯。

(10) 在内蒙古创建警察局,维护地方社会治安。贡王此举为各盟旗推崇备至,争相仿效。

他还频繁接触同盟会,积极赞同共和主张,毅然加入国民党,作为唯一少数民族代表成为该党初期中央首批九人理事之一。辛亥革命后,他毅然赞成共和革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表现出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1912年,他出任民国政府蒙藏院总裁,成为蒙古王公中的领袖人物,长达十六年之久。

纵观贡桑诺尔布的一生,遭逢乱世却能激流勇进,奋斗不息。其人生成就足以彪炳青史,足以使后人敬仰,也足以激励千千万万了解其生平事迹的后来者立足当下创造生命辉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