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催人泪下的(我和我的祖国北汽记忆)

我和我的祖国催人泪下的(我和我的祖国北汽记忆)(1)

我和我的祖国催人泪下的(我和我的祖国北汽记忆)(2)

我和我的祖国催人泪下的(我和我的祖国北汽记忆)(3)

敢叫日月换新天

创业篇

“附件厂能够生产汽车,很好,谢谢你们。”

——毛泽东

历史印刻着奋进的足迹,蕴藏着奔腾的力量,融汇成开天辟地的壮丽时代。

在新中国成立70华诞的伟大时刻深情回望,历史仿佛赋予了我们一把穿越时空的长镜,重温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点滴——
1958年6月20日,中南海,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毛泽东主席站在一辆乳白色的“井冈山”牌轿车旁,双手插在腰间,向身旁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厂长李锐,询问着“井冈山”小轿车的情况。
这是首都北京造出的第一辆小轿车。毛主席听完介绍,不由称赞,“附件厂能够生产汽车,很好,谢谢你们。”
历史如诗、岁月如歌。新的曙光,照耀着百废待兴的北京汽车工业,一段激情燃烧的创业征程就此开启,成为了北汽最初始、也最深刻的美好记忆。

奠定基石

1956年的中国万象更新。

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推进钢铁、煤炭、电子、汽车、飞机、轮船等工业部门建设初见成效。

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北京召开。毛主席谈到即将投产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和解放牌卡车,颇有感触地说:“什么时候能坐上自己生产的小轿车开会就好了!”

一声叮咛,掀起了中国人自己生产轿车的万顷浪潮。

就在这一年底,就在北京,与第一汽车制造厂同步建设、为一汽配套的第一汽车附件厂新厂建成投产。

第一汽车附件厂的前身是解放军华北军区后勤部北平汽车修配厂,1949年在接收原国民党409汽车厂的基础上建立。在50年代初,修配厂试制生产出3248辆“井冈山”牌军用重型机器脚踏车,支援抗美援朝。

1954年7月,北京汽车修配厂与筹建中的北京汽车附件厂合并为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第一汽车附件厂(后改称第一汽车附件厂),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和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配套生产化油器、汽油泵等配套17种零部件。仅1958年,生产汽车、拖拉机附件5.6万辆份,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贡献了力量。

1958年,也是我国“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一机部汽车工业管理局提出发展地方汽车工业的想法。北京市委、市政府迅速组建了北京汽车试制领导小组,由第一汽车附件厂厂长李锐兼任组长。

“附件厂要造小汽车了!”消息传回,工厂的员工们沸腾了!从修配汽车、生产制造脚踏车到为整车配套零部件,制造汽车的愿望早已萌生。

3月底,第一汽车附件厂制订了试制计划,设计生产一款“井冈山”牌小轿车。

对于当时的附件厂来说,没有国外的先进仪器设备和专家,缺乏整车生产经验和参考资料,远不具备生产整车的能力,造车计划困难重重。

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路必须自己走。北汽人的血,总是火热——

没有厂房就搭帆布篷子,先测绘,再画图,连发动机都是手工制造的;

没有坐标测量仪,就土法上马,用铅锤测量绘制数据;

没有油泥做造型,就支起大锅用柴火熬;

图纸下到车间,召开抢标大会来抢任务,抢到的人立刻在图纸背面郑重签上名字。

就这样,经过2个半月的昼夜奋战,第一辆“井冈山”牌小轿车试制成功。

发动机点火启动,“突突突”的声响,冲破了等待的静谧,如同在场每个人“砰砰砰”的心跳。总工程师张世恩激动地伸出手拉住司机的胳膊,说道:“走!”装靠垫的师傅着急了:“还没装上坐垫呢!”张世恩等不及,随手从地上抄起一个板凳就钻进车厢里。“井冈山”牌小轿车稳稳地在厂里转了两圈之后,直奔天安门。

1958年6月20日,一个令所有北汽人难忘的日子。第一汽车附件厂召开庆祝“井冈山”轿车诞生大会,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当一机部汽车工业管理局局长张逢时在会上宣布工厂改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时,会场响起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

向中央报喜!会后,在时任北京市长彭真的率领下,“井冈山”开进了中南海,留下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观看“井冈山”小轿车的珍贵一幕。

“附件厂能够生产汽车,很好,谢谢你们!”毛泽东主席称赞道。朱德总司令还乘车在中南海转了一圈。之后,他又亲笔题写了“北京汽车制造厂”的厂名和“井冈山”车名。

1958年“十一”前夕,北京汽车制造厂又试制出百辆“井冈山”轿车。在国庆节当天,工人们驾驶着几十辆“井冈山”浩浩荡荡驶过天安门广场。

正如毛主席所说,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光焰普照大地。

北汽人同样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试制“井冈山”为起点,推动北京第一家汽车制造厂的诞生,自此踏上了整车生产的光明大路。

横空出世

“老北京人小时候可能没坐过轿车,但都在北京吉普上颠过!”2019年北京档案展期间,一位“老北京”指着北京212车模,道出了一代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轻型越野车的生产基本上还是空白,军用越野指挥车一直采用前苏联进口的嘎斯69车型,迫切需要自行设计、生产军用轻型越野车。

1961年1月,国防科委、总参、一机部将研制军事指挥用轻型越野车的任务下达给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民用车还有可能,军用车型要求高,交给北汽行吗?”由附件厂起步的北汽生产军用指挥车,很多人提出了质疑。

最有力的证明是拿出成绩,最根本的担当是完成使命。仅仅2个多月的时间,北京汽车制造厂就拿出了设计任务书草案:以前期试制的“东方红”轿车的动力与传动系统为基础,对国内外16种同类越野车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了基本结构和设计参数,勾画出新一代军用越野车的雏形。

军用越野车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车辆,国防科委和总参对车辆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越野车的性能要适应战争要求,一是涉水,二是越野,要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能使用,加上必要的装置就能适用于高原。”

北汽人再次发扬“井冈山精神”。

这是艰苦奋斗的拼劲——

当时正处于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短缺,工人口粮定为每月30~35斤,干部只有28斤,一到困难时党员带头减粮。很多同志营养不良,两腿出现了浮肿,但全厂职工一心想着为国防建设出力,厂里彻夜灯火通明。总工程师张世恩已年近50,常常半夜起来思考技术问题,想着想着就下车间去了。

当年6月,北京210轻型越野车样车研制成功,随后进行了总计17万公里的道路试验和17台次发动机全套特性试验。1964年,北汽又对车身进行全新设计,试制出了北京211、北京212两款四门车型。

这是创新探索的闯劲——

在开展产品试制的同时,北京汽车制造厂开始了大规模的工厂扩建和技术改造。

根据原来的计划,发动机的配套生产远在武汉,组织生产不便。而与北汽相距不远的北京农业机械厂,在1959年底试制出来的4115柴油机已通过鉴定,并建立起铸、锻车间和底盘车间。

1964年初,北汽党委书记冯克找到北农党总支代书记兼厂长李本说:“你们给我们配套发动机,行不行?我们两厂在一条街,互相都很熟悉。”

李本马上召开党委会研究,北农党委一致通过了“上马492Q汽油发动机”的决定。

冯克、李本和一汽工厂设计处处长陈祖涛,共同向一机部、农机部、北京市政府提交报告,提出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农业机械厂、北京齿轮厂搞专业化协作,建设“汽车工业一条街”,发展北京汽车工业的方案。

北京市委书记彭真非常重视这个报告,专门开会研究并与各部委协调。“北汽、北农、北齿同处于一条大街上,大协作有什么不好呢?”国家计委副主任范慕韩说。

一机部、农机部同意了方案。北汽随即把已经投入试生产的492Q汽油发动机转给北农生产,为北京212配套,北农因此改名为北京内燃机总厂。

1966年,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212轻型越野车定型投产。在日后,又成为县团级及以下干部的标准配车,被亲切地称为“北京吉普”。

大河奔流开新路,层峦竦峙争高峰。

作为国家批准的北京第一个整车生产项目,从设计开发、工艺工装、试制试验到生产制造、质量保证,北京212的投产使北汽成为真正的汽车制造企业;“汽车工业一条街”零部件协作配套体系的建立,形成了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的初步格局;北京212及其系列车型在祖国大地纵横驰骋20多年,其生产规模和品牌影响,奠定了北汽在全国汽车工业中的重要地位。

整车发展之路的确定,锚定了北汽的前进目标,激发了北汽的发展活力,激扬了北汽的奋斗精神,镌刻下敢于追梦、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前进轨迹。

拓荒前行

已经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拓荒者,以“井冈山”牌小轿车的成功试制为开端,北汽紧跟国家经济建设步伐,为完善我国汽车工业布局、推动交通运输和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点初心,追逐轿车梦——

在“井冈山”小轿车试制成功后,20多年间,北京汽车制造厂为圆轿车梦开始了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1958年9月,北京汽车制造厂参考美国别克轿车,试制出“北京”牌CB4高级轿车,1962年终止试制;

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北京汽车制造厂引进苏联“伏尔加”牌轿车的图纸、技术文件和样车,试制出“东方红”牌中级轿车,通过国家鉴定,编制了上马计划,1970年在“全国备战”的背景下夭折;

1973年,北汽人又一次向轿车发起了冲击,试制出BJ750中高级轿车,但因生产资金缺乏和协作配套件无法解决,1983年忍痛下马;

1987年,北汽在BJ750的基础上试制了BJ752。

北汽的轿车梦在坎坷中前行,在得失中收获。

“东方红”轿车是北汽最接近轿车梦想的一次冲刺。北汽员工在苏联专家指导下,从样车试制、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协作配套到小批量试制、道路试验、产品鉴定,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积累了自主研发整车的宝贵经验,也为北京212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

20多年间4款车型,“东方红”和“北京”牌轿车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具备了量产条件。然而,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始终未能成功。这也使北汽自主品牌轿车的正式投产推迟了近30年。

填补空白,形成“两机一车”——

1966年,为改变北京的市容市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万里提了三个要求:马车不进城、黄土不露天、路桥要立交。北京急需一款机动交通工具来替代马车作为市区运输的主力,北京130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

1966年4月20日,两辆北京130型轻型卡车在北京汽车修理二厂(原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前身)试制成功。1973年,北京130轻型载货汽车开始批量生产。

北京130一直很畅销,外地偏远省份拿棉花、羊肉来换车,还有不少人通过批条子来厂里买。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一机部的介绍信,具有汽车生产能力的企业都可以免费向北二汽索取全套的北京130图纸。

在1970到1996年的26年里,全国生产北京130的企业发展到20多家,总产量超过了50万辆,填补了我国轻型载货汽车的空白。《中国轻型汽车工业大事记》中,把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试制出北京130,作为中国生产轻型载货汽车的开端。

与此同时,北内生产的492Q汽油发动机不仅为北京212配套,还为北京130、北京旅行车厂配套,在北京地区汽油机市场配套率高达80%。50多年的时间里,492Q汽油机累计生产了238万台。

依托北京212、北京130和492Q汽油发动机形成的“两车一机”,共同缔造了北汽白手创业的光辉岁月。

支援西部,建设“大三线”——

“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脚泥。”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汽援建陕汽时,第一批建设者进驻陕汽时的场景。

1964年,党中央提出一、二、三线工业新布局和建设“三线”的战略方针,一机部汽车局下达了由北汽包建陕西汽车制造厂的重大国防建设任务。

北汽老厂长陈子良率领北汽近600名精兵强将和千余名陕汽学员,还有数百名大学生,开进陕西省岐山县渭河南岸麦李西沟。他们白手起家,挖土方、修地基、运砖石,用青春和汗水投入陕西汽车工业的建设,让荒山中响起了现代工业机器的轰鸣。

在“边施工、边建设、边安装、边生产”的方针指导下,1968年12月,“延安250”重型军用越野车在北汽试制成功,随后转至陕汽。1975年,著名的“大五吨”投入生产并装备部队,成为我军的基本列装车型。

北汽援建陕汽,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制重型军用越野车的空白,改变军队“有炮无车”的窘迫局面,为我国西部工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贡献了力量。

我和我的祖国催人泪下的(我和我的祖国北汽记忆)(4)

雄关漫道真如铁

改革篇

“不但轿车可以,重型汽车也可以搞合资经营。”

——邓小平

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轿车可以合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一语定乾坤,犹如报春号角,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叩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汽车合资的浪潮就此开始。

试验之田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步,走到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的汽车企业诞生的日子——1983年5月5日。在经历了4年马拉松式的谈判之后,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署合资合作协议,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出席,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时刻。

1984年1月15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一派欢乐的节日气氛。“认真搞好合资企业,庆祝北京吉普公司正式开业”的红幅标语,把职工们的喜悦表达得淋漓尽致。

“公司全体职工普遍增强了‘三感’,即做合资企业职工的荣誉感、搞好产量质量的责任感和产品换代企业改造的紧迫感。”1984年9月27日的《北京汽车报》,一则题为《决心办好合资企业》的消息,记录了当时北京吉普公司员工的工作状态。

从1984年到2005年,北京吉普公司存续了21年。

——这是大胆探索的21年。它开启了中国汽车合资的道路,建设了技术先进、具备相当规模实力的汽车制造企业,培养了一批管理和技术人才,为北汽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是传承发展的21年。它引进世界先进的SUV汽车,将合资的技术经验和管理方式移植到“北京”自主品牌的越野车上,完成百余项改进,使BJ212系列越野车成为生命周期最长的国产车之一。

——这是迎难而上的21年。它在北京汽车发展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停止创新脚步,一路过关斩将,拿下第二代军车的设计制造任务。“勇士”军车,成为北汽列装部队的第二代“橄榄绿”。

历史是一面镜子,既不夸大成绩,也不讳谈问题。原北京吉普公司总经理陈须林在《艰辛的历程 难忘的岁月》一文中写到,“它(北京吉普)是改革开放的一方试验田,它出现过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也产生了一些经验,中国企业改革开放历史上留下了它的痕迹。”

改革大潮风起云涌,产业政策万众瞩目。北京吉普成立后的第2年,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要把汽车工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第4年,中央北戴河会议专题讨论汽车工业发展问题。10年后、1994年,国务院颁布新中国第一部汽车产业政策——《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正式认可了个人购买汽车的合法性。

兼并重组

25年前,国有企业改革大潮风起云涌的年代,山东诸城机动车辆厂为自己争取到了崛起的机会。

1994年1月18日,山东诸城机动车辆厂携带576万元净资产成建制无偿并入北汽摩公司,双方合作以资产为纽带,以产品、技术为衔接。

1996年8月28日,由北汽摩公司、江苏常柴等100家法人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的资产重组。

前者,自带嫁妆找婆家,这是主动投身改革的勇气。

后者,百家法人造福田,这是敢于直面改革的魄力。

北汽福田开创了中国汽车业兼并重组的成功范例,为日后打造“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开创了格局。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对福田的创新经验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国企改革的典范”:

“只有通过资产重组和经营机制转换,才能使国有大型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福田公司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深刻的。企业能否走出原来的困境,能否成为有竞争力的、效益好的市场主体,要依靠‘三改’,即改革、改组、改造。”

第一桶金在哪里?刚刚成立的北汽福田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选择了市场空白的1.5吨轻卡。“不大不小,用着正好。”这个量身定制的品牌口号,至今仍然朗朗上口。因适用于城乡结合部的短途运输,福田时代小卡一上市便掀起购买高潮——购车用户往往需要连夜排队,为了买到最后一辆车,一名用户灵机一动,主动砸破了这辆车的车窗,才将其收入囊中。

敏锐判断市场,打造差异化细分产品,这是创业之初的福田制胜的法宝。由创新开始,从创新突破,靠创新前行,在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北汽福田始终勇立潮头。

——1998年6月,福田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为产业扩张提供了有力的资本支持。

——2000年,确立以北京为管理运营中心、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

——2001年,在中国轻型商用车第一品牌的高度之上,将发展目标转向商用车全系列发展,开启了福田商用车黄金发展的十年。

——先后与戴姆勒、康明斯结成稳固的战略合作,形成世界级的企业发展格局……

神州大地、国际市场,欧曼、欧辉、奥铃、拓陆者等十几个品牌的产品纵横驰骋。一路走来,北汽福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轿车梦圆

在北京汽车人心中,始终有一个轿车梦。它从“井冈山”而来,虽历千回百转而愈加坚定。

“北京搞轿车真是艰难啊,在我们这些老同志工作的岁月里没能实现轿车上马,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原北京吉普公司董事长王玫在《回望我在北京汽车战线奋斗的几十年》一文中写到。

机会来了——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资汽车公司的准入限制逐渐放开,主流汽车制造商纷纷来华合资建厂,此为天时;

当时的北京是全国最大的轿车市场,北京汽车工业50年间的人才、技术与设备积累也为发展轿车奠定了基础,此为地利;

最重要的是,北京汽车人上下同心,充满着打翻身仗的决心和信心,此为人和。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振兴北京汽车工业!

2002年12月23日,瑞雪纷飞。

这一天,尚在生产装配线上就已被预购的索纳塔轿车终于下线。欢声雷动,掌声如潮,飞扬的激情融化了冬日的冰雪,胜利的喜悦驱散了求索的艰辛。

这一天,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跃上中国汽车工业的舞台,它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成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当年签约、当年开业、当年出车,北京现代以“现代速度”书写了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新车发布仪式上,北京现代001号员工、时任北京现代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徐和谊发表饱含深情的演讲《为了一个梦想》:“北京人的轿车梦,圆了!”他的嗓音哽咽,台下听众湿润了眼眶。

举世惊叹的“现代速度”背后,是北汽人坚定的脚步——

500把镰刀搞创业。闲置许久的原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厂区内,杂草丛生,现代项目筹备组入驻的第一件事就是割草。500把镰刀,朝向一致的目标。

一面国旗立誓言。2002年国庆节,首批赴韩国学习的20名员工在异国他乡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克服一切困难,保证达到培训目标,圆满完成任务,为国争光。

“有一种使命,叫圆梦;有一种作风,叫带头;有一种境界,叫忘我。”徐和谊写在《工作日志》中的这几句话,就是当年北京现代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创业精神激励着员工们无悔前行。

在时任北京现代一工厂总装车间主任宋顺生的记忆中,为了抢速度,根本没有几点上班几点下班的意识,“爬起来睁开眼就上班,完成工作后才下班。”他回忆说,刚开始生产时,生产线连轴转,人员短缺,每个人基本要工作11个小时。有个员工裹着绷带也继续干,“真跟战场一样。”

为了跟上韩国合作方的节奏,当时30多岁的韩桂升买了一台电脑,晚上九十点钟下班回家开始学,一直学到夜里12点。他考了物流师证书,又学习了工商管理专业。“当时有人说北汽和现代是‘弱弱联合’,我就是要拼出来。人家说北京汽车不行了,我们就是要干出来。”

艰苦创业成就了一部光辉灿烂的现代传奇。时任北京市经委主任金生官在现代项目总结会上概括出了北汽精神——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

经磨砺而与时俱进,经风霜更开拓进取。

汽车市场悄然发生了变化。在当时被桑塔纳、捷达、富康组成的“老三样”占据的汽车市场上,索纳特、伊兰特成功突围,为车主带来更多选择。杨天亮是北京现代第一批车型的用户,“我的爱车就像我家的一员,是值得信任的伙伴,皮实耐用,从来不给我掉链子,感谢北京现代提供这么好的产品。”

历史记录着“现代速度”,也记录着“现代品质”。

从2008年创造国内汽车行业产销100万辆最短用时纪录,到连续缔造200万辆、300万辆、500万辆……北京现代不停刷新汽车行业最短用时纪录;

从第一次获得J.D.Power IQS评价No.1,到连续多年位列J.D.Power SSI/CSI/IQS三甲……北京现代不停收获权威第三方机构点赞。

2018年12月23日,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将全新的索纳塔插电混动车型交付北京现代第1000万名用户,北京现代开启“千万 ”时代新的征程。

我和我的祖国催人泪下的(我和我的祖国北汽记忆)(5)

剑指高端

时间进入2000年,北京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生死抉择。经历过“死拼九九,决战两千”悲壮的北汽人急切地探寻着新的发展方向。

2001年开始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将“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写入其中,这也让北汽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上轿车要坚定不移!除了拿下北京现代项目,更要引入高端品牌!

大变革时代,识时务者选择顺应潮流、主动出击。

2005年8月30日晚,月朗星疏,北京吉普公司大会议室内。在气势磅礴的乐曲声与热烈的掌声中,舞台上的背景板开启,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中英文名称镶嵌在银灰色背景墙上。至此,北京吉普公司退出历史舞台,将接力棒交到北京奔驰手中。

20多天后,首批上市的920辆国产奔驰汽车在一周之内便被订购一空,许多人以全款方式把车直接开走。全国各地经销店都出现了热销场景:某经销商拿到的90辆车瞬间全部有了买主,有的车主把自己开了2年的豪车卖掉换上国产“大奔”,西安北星行的6辆车都被一位私企老板购走。全国数十家拥有奔驰轿车代理权的经销商接到的订单大大超出计划货源。

和每个新生事物诞生之初一样,北京奔驰也面临着质疑。从2004年德国奔驰与北京汽车工业联姻开始,人们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最初——中国人能造出同等质量的德国奔驰吗?

后来——中国人如何造出德国品质的奔驰?

北汽人用一个个铁一般的事实给出了答案。从工厂诞生之日起,北京奔驰就以“同一品牌,同一品质”和成为“走向世界的、国际化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标杆企业”的初心,锐意进取,追求卓越。

“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2006年,北京奔驰一工厂总装(总装二工厂前身)提出这一制造理念,并在随后投产的C级轿车上创造了试装首车“下线就是合格车”的奇迹……

2008年10月24日,第25000辆北京奔驰下线。参加剪彩仪式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北京奔驰给出评价:“与德国辛德芬根工厂的奔驰质量相同。”

2014年、2016年、2019年,北京奔驰分别派出团队前往戴姆勒南非东伦敦工厂、巴西圣保罗工厂、墨西哥工厂,为新车型和新项目的落地提供技术支持,迈出了为戴姆勒全球体系输出人才的重要一步。

一路开疆拓土,一路星徽闪耀。北京奔驰建立起了集研发、发动机制造与整车生产为一体的、完整的豪华车制造体系,产品矩阵日趋丰富。北京奔驰用一个个“中国速度·德国品质”的奇迹,树立了首都高端制造业、乃至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一面旗帜。

我和我的祖国催人泪下的(我和我的祖国北汽记忆)(6)

我们走在大路上

发展篇

“北汽南非的第一辆车成功下线,我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是几年前我们签署的协议,我们看到北汽说到做到,今天已经在这里成功地实现了!”

——

非洲大陆东南端,温暖的印度洋季风吹拂着美丽的伊丽莎白港。南非第一个国家级工业开发区——库哈工业开发区,就坐落在距离港口不到4公里的地方。
当地时间2018年7月24日,中国在非洲投资规模最大的汽车工厂——北汽南非工厂,在此迎来首台车下线的重要时刻。
17点整,下线仪式现场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中国国家主席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的身影。随着他们共同按下启动按钮,一辆红色的北汽X25缓缓驶下生产线。
“北汽南非的第一辆车成功下线,我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是几年前我们签署的协议,我们看到北汽说到做到,今天已经在这里成功地实现了!”
视频连线中,主席的话语亲切、沉稳。北汽在凝神聆听、中国在聆听、世界在聆听……
“说到做到!”这是国家领导人对以北汽为代表的国有企业的殷殷叮嘱,是对主动担当“六种力量”的国企风骨的最高肯定!
心胸在激荡,记忆如潮水——“说到做到”的北汽道路,从2007年太平洋渤海之滨的北戴河出发。

关键抉择

彼时的中国汽车工业,随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全球化浪潮高歌猛进。200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并明确提出“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

彼时的北汽控股公司,虽然有现代和奔驰项目落地,却依然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股权关系复杂、旧有产业亏损、自主创新能力低下。“散、小、乱”的北汽,在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中排不上名次。

“每次到北京市国资委开会,北汽的人都是溜边坐着,抬不起头啊!”这是让当时北汽人最难堪的记忆。

2006年12月,北京顺义花水湾,刚刚出任北汽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徐和谊带领一班人研究北汽未来发展战略,也寻找着未来之路。论证、研讨,再论证、再研讨。几个昼夜下来,未来之路在徐和谊心中渐渐清晰——集团化。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2007年8月的北戴河,北汽将走到时代的路口。

“集团化是不是北京汽车发展的唯一途径?”徐和谊在北汽历史上第一次战略研讨会上,发出改革之问。

这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不负时代的自主情怀。

把北京汽车工业发展成首都经济高端产业的重要支柱、进入世界500强……2007年的夏天,目标已经确立;

二次创业、北汽梦、两个转型、集团化2.0、深化改革、双轮驱动……道路求索中的每一个刻度,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始得玉成;

整车销量240万辆,营业收入4807亿元,位居世界500强第129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整车及KD工厂,市场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主品牌、合资合作、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服务贸易、产业金融、国际化、通用航空、出行服务、改革调整等十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在首都经济发展中成为主力军……12年后的今天,历史由奋斗者写就。

十年集团化,春风化雨,变化万千。

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巨大变化,规模实力与行业地位巨大跃升,自主创新与产品创新巨大跨越,产业结构与业务布局巨大拓展,企业气质与职工面貌焕然重塑——抓住中国汽车工业黄金时代的历史机遇,13万人迸发出磅礴的力量、擘画出重彩的画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北汽集团2017年战略研讨会上,徐和谊回望十年发展,豪情宣告,“集团化战略是北京汽车工业在发展观念、发展方式上的重大变革,是北汽集团在企业管理上的重大创新,是我们企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法宝。”

历史是预示未来的指路航标。“没有集团化,就没有北汽。进入新时代,要始终坚持集团化不动摇。集团化的成功经验,将成为我们打造百年基业的宝贵财富。”

“说到做到”,源自改革者的锐气!跟随中国经济和汽车产业的倒海之潮,北汽走过的每一步,都深刻地融入中国道路。

为天下先

2016年7月的一个夜晚,北京怀柔山吧。窗外溪水潺潺,屋内烛火摇曳,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在清爽的空气、清亮的月色中传到很远。

吕建成、侯海龙、孙俊涪、杨璟、伊然、马骐、陈文广、张福琴、张国君、任轶——参加聚会的是10名普通市民,但他们一个共同的、不普通的名字:“京城电动车十君子”。

这其中,有北京市第一位电动汽车志愿者用户吕建成,有北京市乃至全国第一位申请安装充电桩的车主孙俊涪,有记满了一本“充电日记本”的伊然,还有在石油系统工作了26年的副总工程师张福琴……

作为2013年-2014年北京最早购买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私人车主,他们因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特殊贡献而被记载。

而在2009年,当北汽新能源公司在大兴采育还种着庄稼的老厂区揭牌成立时,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千万,跃居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并连续10年占据榜首。就是在这样的“烈火烹油”中,北汽又一次冷静、坚定地做出重大抉择。

和“京城电动车十君子”一样,北汽选择做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0年8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就高新技术创新进行调研时,专程考察了北汽新能源纯电动汽车。4个月后,北汽新能源第一批纯电动汽车在采育工厂下线。

2018年,在A股上市、成为“中国新能源第一股”的北汽蓝谷,旗下北汽新能源公司累计销量超过15.8万辆,同比增长53.11%,连续6年成为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而中国汽车的消费者们,早已从质疑到接受,把新能源汽车列入选购名单。

“我们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应对能源危机、环保压力、保卫国家安全的防御战;是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的反击战;是北汽集团保持先发优势,实现自主品牌可持续发展的遭遇战。”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以新能源汽车的卓越发展引领产业变革,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由跟随者向领导者的历史性跨越!”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的战略考量,10年回望时,依然是站位高远、豪情满怀。

“说到做到”,源自弄潮者的果敢!践行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的重要讲话精神,北汽敢为天下先。

我和我的祖国催人泪下的(我和我的祖国北汽记忆)(7)

家国传承

2017年7月30日,这个日子,北汽人永远铭刻于记忆。

广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黄沙漫卷,硝烟四起。1.2万名官兵、600余台(套)装备,征尘未洗、威武列阵,以囊括陆海空天网电全维领域的编队,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

这是我军首次举行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阅兵;

这是我军革命性整体性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

这是我军向世界一流军队奋力进发的庄严宣示。

在这一部气势恢弘的英雄交响中,主席乘坐的野战检阅车,是由北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军用轻型越野车BJ80。2017年,巡礼香江、阅兵沙场,国家主席检阅车前闪耀的“北京”铭牌,将几代北汽人的光荣与梦想永载史册。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从1961年开始研发、1966年北京212投产,北汽人对“北京”牌的情感,深刻到血脉和基因;“北京”牌之于北汽人,则是发展之根、精神之魂。

因北京212的诞生,北汽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土壤中扎下深厚的根系。“一汽以举国之力建设,而北汽是在汽车附件厂的基础上,主要靠自我积累、自主创业发展起来的,走出了中国汽车产业化另一条道路。”时任北京汽车制造厂厂长郑焕明这样总结。

从诞生起,这根系便源自产业报国、自主强军、民族复兴的“家国”大爱。从北京212,到第二代军车勇士、第三代军车BJ80,一代代北汽越野人燃烧着生命的热,高原雪域、边防哨所,遍布他们的足迹,锤炼着他们的血性,赋予了北汽人不一样的“硬派”精神。

“BJ80成了部队官兵外出执行任务的首选”——北汽越野车收到的军方反馈,是共和国授予北汽最好的“勋章”!

而以“北京”为一个汽车品牌命名,北汽从此肩负起重若千钧的责任,更倾注了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的血脉深情。北京,是“家”之所在,也是“国”之代表。每生产一辆“北京”汽车,北汽代代传承的家国情怀就加厚一分。

60年来,北汽越野车3次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一等奖。2019年,北京越野和国家探月工程启动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联合实验室。这其中,北京越野将为中国未来行星车包括月球车、火星车等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这是航天科技与汽车工业的结合,探月精神和北汽精神必将激励航天人和北汽人一起为共和国的强盛而奋斗。”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吴伟仁,受聘为联合试验室顾问。

“说到做到”,源自报国者的初心!秉承60年“家国”传承,打造“中国越野车第一品牌”,北京越野从未忘记责任、从未动摇理想、从未停止追求。

百年巨变

2019年7月22日,位于北京亦庄的中国·蓝谷,北汽新能源的14位研发工程师,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留下了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张合影。

这一天,是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落成启用的日子。

88个试验室、400余台套各类国际先进测试设备,包含整车、关键系统、部件3个层级的验证内容,全面覆盖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整车应用6大关键核心领域——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的试验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加强基础研究和试验验证,掌握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万钢在致辞中对北汽集团提出期望。

百年巨变风起云涌,汽车未来呼之欲出。“颠覆性的变革将来自于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的深度融合。”2018年12月,在北汽集团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工作大会上,徐和谊提出全面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

面向未来,北汽集团作出最新的路径选择!

在这条路径上,有主力军。北汽新能源确立了动力电池、电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轻量化五大技术路线规划;北汽福田围绕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的多技术并存路线稳步推进;北汽新能源和北汽福田先后获得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在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北汽研究总院队列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这条路径上,有共同体。北汽集团与博世、采埃孚、海拉、松下、科大讯飞、麦格纳、百度、华为、京东、苏宁、滴滴等产业链或跨界伙伴紧密联手,打造“面向下一代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特别是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牵头发起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大开放、深融合,全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共同体。

在这条路径上,有服务链。海纳川推进零部件的同步发展;华夏出行打造智慧出行服务平台;蓝谷信息加快大数据和云平台建设运行;北汽产投加大在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的产业链布局力度;北汽鹏龙致力于提供数字化车·人生态体系服务。

2018年,进口汽车关税下调、合资股比限制打破,拉开了中国汽车产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大幕。2019年7月23日,北汽集团宣布持有了戴姆勒股份公司5%股份,包含直接持股2.48%以及获得额外等同于2.52%股份投票权的权利,成为了戴姆勒第三大股东。

业界对于此次双方实现交叉持股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评价:

“意味着中国潜在电动汽车巨头跟全球最大的传统豪华汽车豪强结成联盟,将更有实力抢占下一代全球汽车制高点。”

“更重要的是成功改变了过去中外合资车企‘用市场换技术’的模式,开创了中国车企与海外车企的合作新模式,提供了成功样本。”

“说到做到”,源自引领者的胸襟!“成为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成长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智能网联科技创新中心与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双轮驱动”的两大战略目标,正激励北汽集团迈向新的百年。

不忘初心

“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北汽?”

“新时期怎样建设北汽?”

2017年8月22日到2019年8月6日,两年时间里,北京市委书记蔡奇4次到自己的党建联系点——北汽集团密集调研,为北汽发展明确了基本定位,指明了基本路径。

“当好市属国有企业排头兵,在首都经济发展中做‘高精尖’产业‘白菜心’。”

“做好‘高新特’三篇大文章,打造‘百年北汽’金字招牌。”

“通过加强创新、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由定位到路径、由宏观到具体、由系统到关键,蔡奇书记重要讲话,为北汽集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再出发”做出总部署、总动员。

“在面向‘百年北汽’伟大事业的新起点上,北汽集团党的建设要从‘高新特’三个方面破题,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意识、以全新的党建理念增强改革动力、以特色的基层实践增强企业活力,锻造引领北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这是北汽集团党委在新时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一步部署,是对贯彻落实蔡奇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新时期怎样建设北汽”的进一步回答。

“北汽作为首都最大的国有企业,党心即我心、我与党同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徐和谊代表北汽集团1.9万名党员和13万名职工充满深情地解读:

“我们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我们的使命,就是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生活的向往,就是以北汽的做强做优做大成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就是以坚定的‘四个意识’成为党和国家可信赖的重要力量。”

“说到做到”,源自奋斗者的初心!从白手创业到深化改革,从“散小乱”到“高新特”,北汽集团跟随新中国成立70年的道路坚毅前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向着“百年北汽”和“汽车强国”出发……

东方风来满眼春!北汽,永远在路上!

我和我的祖国催人泪下的(我和我的祖国北汽记忆)(8)

文字 :吴军 肖丹 王玉明

编辑 :吴军

排版 :何鑫

审核 :蒋唯 吴军

我和我的祖国催人泪下的(我和我的祖国北汽记忆)(9)

关心车消费|关心车生活 微信ID:bjqcb01

统一刊号:CN11-0193 邮发代码:1-161 全年定价:72元 零售价:1.5元 欢迎订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