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如何看待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是为了得到天下人的赞扬)

一日,讲到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论语>十二章》,慷慨激昂地讲起颜渊问仁章:“……,一旦人人做到了克己复礼,那么天下就依归于仁德了”讲到这儿,下面就有学生把我打断了:“老师,课下注释归是称赞的意思”我仔细一看,可不,课下注释明明白白地写着:“归,与,称许,称赞”我浑身一热,颇觉汗颜:只凭着以前的老经验讲课,竟没仔细看新教材汗颜之余,也颇觉新鲜:还是第一次知道“归”有称许之意新鲜之余,还有一点好奇:“归”怎么就“称赞”了呢?找来仅有的两种版本对照,都以归附作解查商务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2019年版),这么重要的一个释义竟没有收录那教材的称许之意又从何而来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当今社会如何看待克己复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当今社会如何看待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是为了得到天下人的赞扬)

当今社会如何看待克己复礼

一日,讲到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论语>十二章》,慷慨激昂地讲起颜渊问仁章:“……,一旦人人做到了克己复礼,那么天下就依归于仁德了。”讲到这儿,下面就有学生把我打断了:“老师,课下注释归是称赞的意思。”我仔细一看,可不,课下注释明明白白地写着:“归,与,称许,称赞。”我浑身一热,颇觉汗颜:只凭着以前的老经验讲课,竟没仔细看新教材!汗颜之余,也颇觉新鲜:还是第一次知道“归”有称许之意。新鲜之余,还有一点好奇:“归”怎么就“称赞”了呢?找来仅有的两种版本对照,都以归附作解。查商务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2019年版),这么重要的一个释义竟没有收录。那教材的称许之意又从何而来呢?

看出处,《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并没有说作者是谁,从网上查阅,大抵可认定为杨伯峻著,我手上并无此书,好在网上有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2)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颜渊问仁德。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

【注释】(1)克己 《左传》昭公十二年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那么,“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用前人的话赋予新的含义。(2)归仁 “称仁”的意思,说见毛奇龄《论语稽求篇》。朱熹《集注》谓“归,犹与也”,也是此意。

杨伯峻的注释虽没明确说“归”有称许之意,但在译文中却明确翻译了出来,而在注释里点明了依据:毛奇龄的《论语稽求篇》和朱熹的《集注》。朱熹我知道,毛奇龄就比较陌生了,网上一路查来,才知道毛奇龄(1623年-1716年),清代经学家,以经学傲睨一世,抨击朱熹《四书集注》,撰《四书改错》。其《论语稽求篇》相关内容如下。

【天下归仁焉】归仁即称仁与上句为仁为字同。(网上搜求,原文无标点)

其中确实明确提到“归仁即称仁”,但此处的“称”是不是就是译文中的“称许”之意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是。因为紧接着毛奇龄说:“与上句为仁为字同。”上句即“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说,毛奇龄认为“归”字与“为”字意思一样,"为仁”上文翻译成就是仁,看来,毛奇龄所说的“称”并非称许之意,而是称得上,就是之意。按毛奇龄的解读,这句话应译为“整个天下就称得上有仁德了”,称许之意应该是杨老想当然的理解了,或者说误解了。所以称许之意毛说不足为凭。

那朱熹的说法中是不是有称许之意呢?《译注》引朱熹《集注》说:“归,犹与也。”单讲“与”确有称许之意,如《论语·述尔》里有“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即此意,但与也有依附之意,如《六国论》中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即此意。仅凭“犹与也”这三个字就推断朱熹认为是称许之意,是不是太武断了些?查《集注》,此句后朱熹有更进一步的解读:“归,犹与也。又言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之人皆与其仁,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意思是说克己复礼的成效极快而且非常广泛,成效就是“天下之人皆与其仁”,一个人具备仁德怎么就称得上成效“甚速而至大”呢?这两者之间显然不搭界,只有人人具备仁德,朱子这句话前后意思才能通畅。如果还觉有歧义的话,朱熹的这句话后面还引用有程颐的话,程颐说得更明确:“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故曰天下归仁”。程子解读这句话时前面谈“克尽己私,皆归于礼”,后面谈“事事皆仁”与“天下归仁”的关系,两处“归”字,应该同义,从后句看,“归”与“皆”意通,这与毛奇龄的解读是一致的。我们知道,朱子的学说大都传承于程子,所以被后人称为程朱理学,而朱熹引用程子之言,是赞同程子之意的,可见朱子的“与”并不是杨老所认为的称许之意,朱说亦不足为凭。

这样看来,是不是杨老所认为的“归”有称许之意就没根据了呢?有!杨老并不是第一个把“归”解读为称许的人,古人早已有之。也许杨老有漏记,我在一路查来的过程中发现较早把“归”理解为称许之意的是《康熙字典》!其在“归”字的注释里赫然写到:(归,)“又与也,许也。【论语】天下归仁焉。”那么《康熙字典》的解释又源于何处呢?从“又与也”可以看出,也源于朱子的《论语集注》,只不过明确地从“与”引申出“许”了。汇集了众多名家的《康熙字典》竟也弄错了朱子之意。古今这些大家,都是在考据方面下过大功夫的,却都偏偏在这样一个并不难考证的地方翻了车,而去断章取义,真有点不可思议。

抛开考据不说,单从事理角度来看,这些大家们应是认为“归”是赞许之意的。这样,就译成了“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让天下人都称赞他,是孔子提倡克己复礼的目的吗?孔子可谓是克己复礼的典范,早已称得上有仁德的人了,他受到天下人的赞扬了吗?他想让天下人都赞扬他是有仁德的人吗?显然不是。孔子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仁失的时代,而孔子追慕尧舜及周公那个仁及天下、礼乐治国的时代,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而礼正是仁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复礼即可归仁。秉持这样的思想,孔子多年周游列国,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让天下回归尧舜及周公时代,结果是处处碰壁,无功而返,只能教授学徒,著书立说。在他众多学生当中,最赞赏的就是颜回了,在多个场合都不吝赞美之词:“贤哉,回也!”“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也许孔子早把颜回看成实现自己理想的继承人了。在《论语·颜渊》篇及其他篇里有多个学生都问到仁,如仲弓、司马牛、樊迟等,孔子回答不尽相同,但都不过是修身、齐家、治国而已,只有在颜渊问仁时,才兼及天下。孔子当然不是为了让天下人去赞美颜渊,那样就太小瞧孔子的境界了。他是想让颜渊替自己实现天下皆仁的理想罢了。可惜颜渊英年早逝,让孔子痛心不已。

所以,无论从考据方面,还是从事理角度,这里的“归”都不可能是赞许之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