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县土话用语(围场方言土语的简单语法)

围场方言大部分脱胎于东北方言,围场方言受东北的哈尔滨、辽西、内蒙东等区域影响最大除东北地区外,北京、山东方言对围场的影响也不小;另外,山西、河南、河北其他地区的方言,也对围场方言有一定影响因此,围场方言又因集合了这么多地方言而有了自己的独特之处现将围场方言的特点、语法简单作以对比介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大新县土话用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大新县土话用语(围场方言土语的简单语法)

大新县土话用语

围场方言大部分脱胎于东北方言,围场方言受东北的哈尔滨、辽西、内蒙东等区域影响最大。除东北地区外,北京、山东方言对围场的影响也不小;另外,山西、河南、河北其他地区的方言,也对围场方言有一定影响。因此,围场方言又因集合了这么多地方言而有了自己的独特之处。现将围场方言的特点、语法简单作以对比介绍。

围场方言很多发音都是老派儿的说法,新派不少接近普通话;年轻人因从小学习普通话,发音已少有围场方言发音特点。本语法借鉴了《哈尔滨方言词典》很多内容。

一、读音特点与普通话相比,围场方言有很大差别。

(一)声母读法不同。

1、部分b读p。如庇、痹、哺、捕、胞读pǐ、pì、pǔ、pǔ、páo。

2、部分c读ch。蹿、篡读chuàn。

3、部分d读t。如朵、堤、提(~溜)读tuǒ、tí、tí(liu)。

4、部分j读q。如歼、浸读qiān、qìn。5、部分l读n。嫩,读nèn。

6、部分n读l。糊弄hùnong读hùlong。7、部分q读j。如券读juàn。

8、(1)部分r读l。闰年读lìn nián、扔读lēng。

(2)部分r读y。刃读yìn。刀刃,读dāoyìn;润读yùn。

9、部分s读sh。如森林读shēnlín、他真色的色,读shè。

10、w的读音为v。如晚、屋、挖,读vǎn、vū、vā。

11、部分y读r。悠,读rōu。游荡,读rōu dang。

12、部分z读zh。暂、扎(包~)读zhàn、zhā。

13、部分zh读ch。如撞、拯、贮读chuàng、chěng、chǔ。

(二)韵母读法不同

1、除er音外,元音字母前加n或ng(年轻人大多都是按普通话读)。a读na、nga。安排读作nān pái,鹅读né,恶心读něxin,恩情读nēn qíng等。

2、没有韵母o。o的读音为e。bo po mo fo读be pe me fe。如播、波、摸读bé、bē、mē;也有读u的,如拨。拨拉,读bū la。

3、ong读eng。这是受以e代替o的发音影响。如脓、农都读néng。另外,用的读音是yùng。

4、(1)uan读an。鸾、滦、卵、乱、暖读lán lán lǎn làn nǎn。(2)uan读ian。挛读liān。如拘挛,读jū lian。反过来也有将ian读uan的,如陷,也读xuàn,~进去了、天塌地~、~坑。

5、uang读ang。晃、逛读hàng、gàng。

6、部分ue读ie。如血读xiě。

7、部分un读in。论(~辈儿)、闰(~年)读lìn。

8、部分uo读e。豁读hē(~给你)、hè(~亮);而部分uo读ao。弱读rào。

9、üe读iao。如①略、②觉、③爵、④雀、⑤约、⑥跃、⑦虐、⑧乐、⑨学读①liào②jiǎo③jiáo④qiǎo⑤yāo⑥yào⑦yào⑧yào⑨xiáo。

10、(1)e读uo的。热部分人读ruò、 惹部分人读ruǒ。(2)e、o读ai。泽、责读zhái、迫pǎi。(3)e读i或ia。呢读ni或nia。

11、o读ei。墨读mèi。

12、ei读i。昧读mì。如~下了。

(三)声调不同。

1、普通话读一声(阴平)的,围场读二声(阳平)。摘、失、叔、蛙、跌、施、夹(子)、宣、埃、悉、拨、播、钵、堤、扑(克)、剥(削)、逼、虽、勋、敷、多(~冷、~前儿、~大)。

2、普通话读一声(阴平)的,围场读三声(上声)。插、猜、脂、侵、刮、几(~乎)、将( ~来)、撅、鳖、菌、撑、胳(肢窝)、戈、戳、捋、撇(~开)、依、曲(~折)、褒、皋、睾、阉。

3、普通话读一声(阴平)的,围场读四声(去声)。洼(三道~)、吸(~铁石、~着冷)、窥、剔、戚、缉(通~)、哮、缩、司(~令)、匡、氛、淑、激。

4、普通话读二声(阳平)的,围场读一声(阴平)。焚、逢、啼、填、雄、邮、愚、菊、级、竹、芙、囚、其、淫、吟、昂、袭、吉、渠、着(~重)、结(~合)、乾(~坤)、仍、啄。

5、普通话读二声(阳平)的,围场读三声(上声)。国、革、阁、媳、职、福、而、韦、违、妨、得(~到)、节、儒、仆、执、泊、觉、的(~确)、裨、祈、塾、吾、值。

6、普通话读二声(阳平)的,围场读四声(去声)。持、即、辑、仪、延、凡、穴、乘(~客)、嫉、号(呼~)、逐。

7、普通话读三声(上声)的,围场读一声(阴平)。匹、讽、揣、诊、沼、岂、罕、灸、矢、卡(~脖子)、帖(字~)、奄、只(~有)、铵。

8、普通话读三声(上声)的,围场读二声(阳平)。痞、享、髓、浒、强(勉~)、蕾、傀、抵。

9、普通话读三声(上声)的,围场读四声(去声)。鄙、缅、吐(~痰)、拟、处(~分)、矩、颈、且、尽(~管)、济(~南)、敛、纂、与、崭。往(~这、~前)、

10、普通话读四声(去声)的,围场读一声(阴平)。态、涉、克、傍、技、咎、间(~断)、恶、勒、当(~天)、应(~付)、召(号~)、绢、蓄(储~)、克、刻(~苦)、帖(字~)、卞。

11、普通话读四声(去声)的,围场读二声(阳平)。负、苑、复、浙、蔗、适、芋、遂、溢、耗、谊、缚、画(笔~)、异、炫、殉、盎。

12、普通话读四声(去声)的,围场读三声(上声)。讶、疚、室、赤、复、腹、阜、譬、僻、促、舍(宿~)、妄、暂、慎、发(理~)、混(~乱)、质、劣、掠、庇、辟(开~)、绕、载、隘、锐、或(有的念huǐ)、迫(也有念pǎi的)、血(~液)、趣。

(四)变调。除了一、三、七、不等与普通话变调一致外,还有自己的特点。

1、表示状态的词第二字原来无论几声,都读作一声,并长读,后面再加“的”,念di。如漂亮儿的读piào liāngr di、干净儿的gānjīngr di、宽超儿的kuān chāor di。

2、两个字的词重复后变四个字词,原来两个字的第二字轻读,如漂亮。重复后,第一个重复字轻读,第二个字两个字重复的两个字都读一声。窝窝囊囊读wōwo nāng nāng、磨磨唧唧mè mejījī等。(四)发音差异。围场对ai的发音不到位。普通话读ai张嘴从a迅速滑到i,围场只一个口型近似英语音标的e。

二、有音无字

围场方言有很多有音无字的,如qú,坏的意思;suó,手不老实、爱招惹别人;zhuǎ,张扬、不老实;cháo,傻;一nǎ长的nǎ;大肚子lēndēn的lēndēn。chuǎ空(抽空的意思)、chuǎ着(就着);quě根棍儿(撅根棍儿);kuā嚓(刮)等等。

三、常用的后缀

(一)、1、~了(拉)巴叽、~了(拉)呱叽、~了(拉)光叽、~了(拉)刚叽、~了(拉)咕叽。在形容词后加上述词尾表示一种状态。如傻了(拉)巴叽、潮了(拉)光叽、二了(拉)瓜叽、黏了(拉)咕叽等。

2、(1)不~(儿)。儿化后表示喜爱。

①不叽(儿)。表示状态。尿~、灰~、傻~、蔫~、甜~、苦~。

②不央(儿)。形容颜色。黄~。

③不英(儿)。形容颜色、味道。紫~、苦~。

④不拉(儿)。表示心态。烦气~。

⑤不搭(儿)。表示状态。闲~(眼睛无神,要睡的样子),臊(sào)~。

(2)不拉叽。形容词后缀,语气有不喜欢的意思。酸~的、生~的、斜~的。

(3)不溜丢。形容词后缀。酸~的。

(4)不溜秋。形容词后缀。黑~的。

(5)不棱登。形容词后缀。傻~、花~、二~、潮~等。

3、个~,儿化后表示喜爱。

(1)个搭(儿)。闲~。

(2)个叽(儿)。面~——很面。

(3)个奶(儿)genāi(r)。表示状态,肉~,絮~;表示气味,腥~。

(4)个兜(儿)gedōu(r)。面~——面的滋味4、溜哄、溜星、溜丢、拉哄、叽溜、嘎叽、得(大)乎、叽吆。表示一类的或一种状态。嘎巴溜星、鼻子拉哄、酸不叽溜、面了嘎叽、膻得乎、酸叽吆。

5、巴ba。

(1)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状态。紧~、窄~、蔫~。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卷~、团~、塞(sēi)~、卷~、撕~、抻~。

(3)动词加“巴”的词可以叠用,意思为~一~。如撕~撕~——撕一撕、捏~捏~——捏一捏、砸~砸~——砸一砸。

6、嚓cha。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闹~、唻~。

7、嗒(打、搭、哒)da。

(1)表示动作。抡~、踢~、蹿~、甩~、乖~、呲~等。

(2)表示状态。拐~、瘸~、赸~、跳~、蹦~、等。可以叠用,意思是一~一~,如瘸~瘸~,普通话就是一瘸一瘸的意思;跳~跳~就是一跳一跳的意思。或- - ~~,如:踢踢~~、甩甩~~、踢~踢~、磕~磕~等。

8、乎。

(1)用在形容词后(可以加“儿”)表示状态。面~、热~、近~、;烂~。

(2)用在动词后表示勉强、将将的动作。凑~、接~。

9、拉。表示状态。拖~、派~、拐~。

10、棱(愣)leng:用在动词后表示状态。立~、白~、歪~、支~等。也可以叠用,如支支~~。

11、头儿(tour)。加在看、吃、想等动词后,表示有那么做的兴趣、价值。

(二)词尾加儿、加子。

1、形容词词尾加儿后儿化,一般为褒义词。如焦绿,就有点厌恶,而焦绿儿娇焦儿的,就是褒义。词尾加子一般变成中性或贬义词。如脸蛋儿是中性或褒义词,而脸蛋子是中性或贬义词。

2、名词后加儿、子也如上述规律。如脸蛋儿、脸蛋子;眼珠儿、眼珠子。

2020年10月26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