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社会实践(以水兴利的蚌埠实践)

来到五河小溪镇元塘水库区,记者眼前的小水库碧波荡漾、水草婀娜,不远处几只白鹭在岸边水草中悠闲地觅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以水兴利的蚌埠实践)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

来到五河小溪镇元塘水库区,记者眼前的小水库碧波荡漾、水草婀娜,不远处几只白鹭在岸边水草中悠闲地觅食。

这美丽静谧的画卷背后,是蚌埠水利建设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蚌埠市紧紧把握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这个切入点,在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着力推进一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为蚌埠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工程修好了,抢险的次数比往年少了。”“淮河比以前温顺了很多。”这是记者在淮河岸边采访时最常听到的话语。2003年发生淮河特大洪水之后,国家和省加大了治淮工作力度,蚌埠市一大批以治淮为重点的骨干工程相继上马,荆山湖退建和许曹段河道整治、蚌埠闸(分洪道)加固工程、蚌埠至浮山段行蓄洪区调整与建设……

“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最大的单体水利工程。工程实施后,淮河干流蚌埠-浮山段行洪能力将扩大到每秒13000立方米,对保护蚌埠市淮河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市水利局负责人介绍说。

围绕淮河,蚌埠市还积极开展支流河道治理。实施了怀洪新河、包浍河治理、茨淮新河因洪致涝应急处理等工程,茨淮新河、怀洪新河因洪致涝问题明显改善。目前,在临淮岗控制工程运用条件下,蚌埠市境内淮河主要支流接近20年一遇防洪标准,淮北大堤和蚌埠圈堤基本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加固改造老圈堤、新建西部防洪堤和支流堤防,城市防洪工程体系逐步完善;芡河、龙子湖、席家沟等洼地治理工程,长期积涝成灾的“大雨大灾、小雨小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河道疏浚、堤防退建、进退洪闸、泵站桥梁……行走珠城大地上,从新一轮淮河干流治理到洼地治理,从重点灌排工程到支流堤防建设,水利建设的鼓点越擂越响。

“以前发展农业基本是‘靠天吃饭’;而如今,小农水建设让农民得实惠,农田灌溉总算告别‘望天收’了。”市水利局农水科负责人说。

在临北回族乡段庄,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水相连,万亩农作物欣欣向荣。“沟渠建成后,稻田能蓄能灌也能排。水利条件得到了改善,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也更足了。”段庄村民郭义群对记者说。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蚌埠市克服农田水利建设各部门“单打独斗”的做法,结合土地流转,大力推行农民用水协会、物业化等形式的农田水利建设模式,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遍地开花。

段庄高标准农田小农水工程仅是蚌埠市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换挡升级”惠及农民的一处缩影。近几年,蚌埠市狠抓小农水重点县、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一大批民生水利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据统计,2011年以来,蚌埠市改造新建中小流域治理工程、以大沟或灌区为单元的大田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水利、“3 1”、“最后一公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补缺补差工程等工程6200余处,在基本恢复112万亩(占计划恢复农田水利面积的75%)大田农田水利小区的基础上,还发展、提高农田水利小区60万亩,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年前的小溪镇元塘水库还是一个淤泥堵塞、杂草丛生,几乎干涸的损毁水库,既不能防洪也不能灌溉,难以发展农业生产。 “水库除险加固后,我在水库岸边种植果树,养些鹅鸭,水里还可以养鱼。这种立体生态种养殖每年可为我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小溪镇村民陈昌奎介绍,水库不仅可以发展立体生态种养殖,还可达到灌溉防洪的作用。“别看这小水库不大,有效灌溉面积近2000亩,比加固前整整多了600亩呢。”

水利的生态功能,在城市中同样得到体现。

“以前这里水不能循环,加上附近居民经常把垃圾倒到湖里,臭气熏天。”说起家门口的张公山公园,新怡绿洲小区居民张大爷深有感触,“现在公园建好了,我每天来到这里晨练都感觉神清气爽。”

张公湖公园作为蚌埠市开放性亲水生态公园。“也是蚌埠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市水利局高级水利工程师王业国说,工程将防洪与园林绿化有机融合,突出考虑生态水利功能,着力打造园林式生态城市。

随着“引天济张”、“引天济龙”、淮河城市圈堤外滩地综合整治等一批生态水利工程相继上马,蚌埠市已然打响治水攻坚战。今年5月,蚌埠市又被水利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伴随全市生态水利建设步伐的加快,未来一条条“新鲜的血脉”将在蚌埠市城乡中蜿蜒流淌,生态水利将谱写出一曲曲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发展乐章。

水,滋润了蚌埠的繁荣富饶;水利,让蚌埠人民尽享生活的恬静与美好。“环湖集聚、拥河发展、引水入城、显山露水”的新蚌埠正在绘就,现代化的水利成果已跃然眼前。(蚌埠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