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

五月最让全球电影圈期待的盛事,必数将于5月17日至28日举行的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了。随着开幕之日的逐步逼近,越来越多消息陆续放出,而昨天官方公布的主竞赛单元评委名单,无疑让中国舆论圈都“炸”了——

中国女演员范冰冰位列主竞赛单元评委团其中一员。

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1)

她将与评委主席、西班牙著名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美国演员威尔·史密斯、杰西卡·查斯坦、韩国导演朴赞郁、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德国导演玛伦·阿德、法国演员/导演阿涅丝·夏薇依与法国作曲家盖布瑞·雅德一同,决定那18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谁能最终获得金棕榈。

这下,时光网友们也是不淡定了。

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2)

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3)

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4)

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5)

无论看官们再怎么“Excuse Me”,要知道,虽然戛纳电影节历来标签为“最艺术至上”的电影节,但电影的商业因素一直都是戛纳考虑的重点。尤其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邀请星光熠熠的大牌明星或者在特定国家拥有文化符号地位的演员作为评委团成员,能带来话题度和关注度,这本身就是个特别正常的事情。

在范冰冰之前,舒淇、章子怡、张曼玉、杨紫琼、巩俐五位华人女演员都曾担任过戛纳主竞赛单元的评委,这或许又是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每过五到十年,戛纳的“核心面孔队列”里总归得要有一个新的东方女性“接班”。2000年前的就不说了,一个“国际章”的时代过去了,一个舒淇也专注人妻了,目前国内抓一把把格局不够的大花小花,也只有范冰冰这几年作为“中国icon”的势头为大家有目共睹了。这可不仅仅是靠“蹭红毯”就能蹭出来。

今天就带大家看看,那些年,位列戛纳主竞赛单元评委团的中国“icon”们。

范冰冰

2017年 第70届戛纳 | 第6位任主竞赛单元评委的中国女演员

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6)

戛纳标志电影:《日照重庆》

除了经常出席戛纳电影节开幕式红毯,2010年,范冰冰参演的电影《日照重庆》曾入围当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也成为范冰冰和戛纳此前最大的缘分。范冰冰此前斩获的国际奖项包括2010年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观音山》)和2016年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我不是潘金莲》),均为A类国际电影节影后桂冠。她成为继巩俐、张曼玉之后中国第三位,也是最年轻的“双A影后”。此前,她也在2011年东京国际电影节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而此次担任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双A影后 双A评委为其演员履历加码不少。

此外,她在今年年初以中国女演员的身份登上了《时代周刊》(《TIME》)封面,并入选了《时代周刊》全球影响力百人榜,成为榜单中唯一的中国女演员。此前,范冰冰连续三年登上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榜首,连续两年入围福布斯全球女演员最具商业价值排行榜前五……这都彰显了范冰冰的日益渐长的国际影响力。

张曼玉

2007年 第60届戛纳 | 第4位成为主竞赛单元评委的中国女演员

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7)

戛纳标志电影:《清洁》《花样年华》

当届金棕榈影片:《四月三周两天》

2004年张曼玉和奥利维-阿萨亚斯合作的法国电影《清洁》,使她成为第一个、至今依然是唯一一个在戛纳夺影后的中国女演员。三年后,恰逢戛纳60周年,她成为了当年主竞赛单元的评委。要说张曼玉跟戛纳的缘分,可是与另一位“戛纳宠儿”王家卫分不开。《花样年华》在2000年提名了金棕榈,虽然没有获奖,却成为了一抹难忘经典,以至于2006年,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选择张曼玉在电影《花样年华》中的剪影作为该届电影节的官方海报,张曼玉也成为首位登上戛纳官方海报的亚洲演员。

除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之外,张曼玉也曾先后在1997年和1999年担任第4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及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评委。毕竟,张曼玉精通多门语言,气场强大,见多识广,担任起评委是绰绰有余。

2007年,张曼玉做评委的这一年,王家卫的英语新片《蓝莓之夜》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同时成为开幕影片,这也是戛纳电影节六十年来以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

巩俐

1997年 第50届戛纳 | 首位成为主竞赛单元评委的中国演员

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8)

戛纳标志电影:《霸王别姬》《活着》《风月》

当届金棕榈影片:《樱桃的滋味》《鳗鱼》

巩俐算是戛纳的常客了。作为欧洲影迷最为熟知的华人影星,巩俐从一开始就树立了东方美的标志。无论过去多少年,人们依稀记得1993年的戛纳海边,巩俐作为《霸王别姬》主演主席时那一身黑白分明的装束,放到现在丝毫不过时。而《霸王别姬》至今依然是唯一一部获得金棕榈的华语电影。

随后的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继续将巩俐推到了戛纳的视野,还让葛优获得了戛纳影帝,葛优也成为了第一个获得戛纳影帝的华人男演员,片子本身也获得了评审团大奖。

巩俐还有一个至今无人能敌的成就——主演的《红高粱》夺过柏林金熊奖,主演的《秋菊打官司》夺过威尼斯金狮奖,主演的《霸王别姬》夺过金棕榈奖,这意味着巩俐是世界影史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影片奖的演员(第一位是意大利影帝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此外,她还保持着当过三大电影节评委的记录,这在华人演员里都是绝无仅有的。

大概是看到巩俐这些年在国际A类奖项里拿了那么多成就,戛纳也尴尬于怎么就没给她个影后,在2004年,巩俐破例被官方授予了一个神奇的纪念奖——“戛纳特别大奖”。

1997年,巩俐做评委的这一年,王家卫凭借《春光乍泄》获得戛纳最佳导演,成为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华人导演。

章子怡

2006年 第59届戛纳 | 第3位成为主竞赛单元评委的中国女演员

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9)

戛纳标志电影:《卧虎藏龙》《艺伎回忆录》

当届金棕榈影片:《风吹麦浪》

这一年很特别,这一年戛纳评审团有两个中国人——王家卫和章子怡,而王家卫更是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审团主席的华人。不过当年华语电影颗粒无收,连入围片单里也没有一部华语片。

和巩俐相比,你会发现章子怡走得更多是“奥斯卡”路线,一部《卧虎藏龙》 《艺伎回忆录》让她获得了“国际章”的外号。就在《艺妓回忆录》的那一年,2006年,她第一次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评委。确实,章子怡和戛纳评委这一身份缘分不浅。在06年之后,2009年她又以“电影基石”和短片单元评委的身份亮相,2013年又出任“一种关注”单元评委,她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三大竞赛单元的评委。此外,章子怡自2005年起就担任着奥斯卡的终身评委,并连续担任了第77和78届奥斯卡的颁奖嘉宾。

杨紫琼

2002年 第55届戛纳 | 第2位成为主竞赛单元评委的中国女演员

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10)

戛纳标志电影:《卧虎藏龙》《艺伎回忆录》《宋家王朝》

当届金棕榈影片:《钢琴家》

杨紫琼的入选条件也是来自《卧虎藏龙》,而在这之前,她主演的《007之明日帝国》为她塑造了华人女性的国际新形象,她饰演的邦女郎不再作为邦德的陪衬或者欲望花瓶,而是给力的合作伙伴,奠定了她的好莱坞动作女星地位,加上华人身份,被戛纳看上那是自然不过了。 第55届的评委会主席是前一年拿下最佳导演的大卫林奇,九人评委的构成是六个导演三名演员,导演优势非常明显,因而最后的得奖名单也非常规矩,波兰斯基、郭利斯马基等实力派脱颖而出。

舒淇

2009年 第62届戛纳 | 第5位成为主竞赛单元评委的中国女演员

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11)

戛纳标志电影:《最好的时光》《刺客聂隐娘》

当届金棕榈影片:《白丝带 》

相比起前面几位,舒淇成为戛纳评委,在当时也一度饱受争议,这也许跟“戛纳宠儿”侯孝贤导演的关系分不开,但不能否认,当年一部成功提名金棕榈的《最好的时光》,至今依然是她让人难以忘记的“时光”。2015年,她主演的《刺客聂隐娘》再度提名第68届戛纳金棕榈奖,而导演侯孝贤凭此片摘得戛纳的最佳导演,成为继王家卫和杨德昌之后,第三个在戛纳获得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

据说,在第62届戛纳评委会里的舒淇一点都不轻松。当年的评委主席是女王于佩尔,其他评委里还有名门之后的艾莎阿基多,同样是泼辣大胆,多才多能又有语言优势。面对这些评委会里的焦点人物,舒淇虽然被中国记者关注,但在组织里存在感太弱,加上她的英文水平不合格,在外媒看来,她的表现看来难以令人满意。

2009年,这一年,梅峰凭借《春风沉醉的夜晚》获得戛纳最佳编剧奖。

陈凯歌

1998年第51届戛纳主竞赛单元评委

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12)

戛纳标志电影:《霸王别姬》《风月》

当届金棕榈影片:《永恒的一天》

很多人说,陈导一部《霸王别姬》已经够吃他几辈子的老本......1993年,他带着《霸王别姬》征战戛纳电影节,最终与《钢琴课》并列拿下金棕榈大奖,这是迄今为止华人世界的唯一一座金棕榈奖杯。后来,他再次凭张国荣 巩俐组合的《风月》入围了1996年的戛纳,但失败而回。99年,继续以张丰毅 巩俐组合的《荆轲刺秦王》入围了当年的戛纳,但也已是强弩之末。他就算再用《霸王别姬》的演员,也无法再复制《霸王别姬》的成功。

有了前两次扬威戛纳的经验,1998年他成为评委也是自然的。话说那一年,侯孝贤的复古大戏《海上花》也参与了戛纳竞赛,可这样一部戏,居然什么也没拿到。有人认为,大概陈凯歌自己也不怎么喜欢吧,他应该更喜欢获奖影片《永恒的一天》那种悲天悯人的调调,也有人认为他还在《风月》的悲伤里没出来。

王家卫

2006年第59届戛纳主竞赛单元评委主席

巩俐和范冰冰戛纳红毯(从巩俐到范冰冰)(13)

戛纳标志电影:《春光乍泄》《花样年华》《蓝莓之夜》》《2046》

当届金棕榈影片:《风吹麦浪》

刚刚入选21世纪百大电影第一位的咱们墨镜王,已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了不少导演后辈的成长,例如《月光男孩》的导演。他也绝对称得上在戛纳获得的个人荣誉最高的一位华人影人了。凭《春光乍泄》他成为第一个获得最佳导演的华人;凭《花样年华》,他再度提名最佳导演,梁朝伟获得了戛纳影帝,张曼玉“苏丽珍”的形象首次留存戛纳海报。他的《蓝莓之夜》成为第一部由华人导演的戛纳开幕影片,算上《2046》他有四部作品入围过戛纳竞赛单元。他能成为戛纳评委团主席,也是实至名归。

最后带大家回顾一下担任过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的华语电影人(篇幅有限,就不逐一介绍啦)

范冰冰(2017)评委——70周年

李安(2013)评委

施南生(2011)评委

杜琪峰(2011)评委

舒淇(2009)评委

张曼玉(2007)评委——60周年

王家卫(2006)评委会主席

章子怡(2006)评委

吴宇森(2005)评委

徐克(2004)评委

姜文(2003)评委

杨紫琼(2002)评委

杨德昌(2001)评委

陈凯歌(1998)评委

巩俐(1997)评委——50周年

戛纳走过了70年的路程,中国人在戛纳的影响也有个四十多年了。从60年代首次名扬戛纳的已故影后李丽华,到93年《霸王别姬》的巅峰,到今年据说还有一部“待定”的华语片未公布……中国影人以各种姿态参与了世界性电影节当中,评委只是其中一个侧面,但愿华语电影能出更多扬威海外的作品,才是硬道理。

时光网出品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时光网

点击

阅读原文查看精彩推荐内容

"加勒比海盗5"中国内地定档发预告

上海举办全球首映礼 约翰尼德普率众星出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