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时四大奸臣为何没人敢动 盘点被宋徽宗宠信

宋徽宗时期有六个他很宠信的大奸臣,这六人朝庙之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荒淫无度、排除异己,私下滥使职权以鱼肉百姓为乐,将民间弄得乌烟瘴气,满目涂炭,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并导致“靖康之耻”的罪魁祸首。这六人被称为“北宋六贼”。我们来看看是哪六个奸臣:

宋徽宗时四大奸臣为何没人敢动 盘点被宋徽宗宠信(1)

蔡京

一、蔡京(1047年—1126年),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仙游县人。

蔡京于熙宁三年(1070年)登进士第,累任钱塘尉、舒州推官、起居郎、中书舍人、龙图阁待制、开封知府。元丰八年(1085年),谏官说蔡京怀奸邪、坏法度,因此蔡京被贬到地方。绍圣初年(1094年),蔡京回到朝廷,任代理户部尚书。

元符二年(1100年),宋哲宗驾崩,端王赵佶登基,是为宋徽宗。宋徽宗即位后,谏官弹劾蔡京与内侍交结,蔡京被贬。之后御史相继上奏他的罪恶,蔡京被夺去官职,居住在杭州。之后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到江南访求名家书画、各种奇巧之物,在杭州住了几个月,蔡京极力巴结他,日夜陪伴他,凡是蔡京画的屏幛、扇带等物,童贯每天都送到宫中,宋徽宗开始留意蔡京。宋徽宗于是起用蔡京为定州知州。

崇宁元年(1102年),宰相韩忠彦荐举蔡京,于是蔡京任学士承旨。之后,韩忠彦被罢相,蔡京为尚书左丞,不久,蔡京取代曾布为右仆射,宋徽宗在延和殿召见他,并说想恢复先帝变法,蔡京叩头谢恩,表示愿效死力。崇宁二年(1103年)二月,蔡京迁任左仆射。

蔡京掌握大权后,钳制天子,任用党羽,重要的国事都由蔡京以及党羽负责。蔡京在天下推行盐钞法,凡是旧盐钞都不使用,富商大贾一朝化为乌有,成为乞丐,更有甚者竟赴水或吊死。淮东提点刑狱章縡见此情景,于是上书说改盐钞法坑害百姓,蔡京大怒,免他的官;陷害章縡所有的兄弟。御史沈畸等因办案不合蔡京意,有六人被捕或削官。陈正汇因上书触犯蔡京被处黥刑并流放到海岛。蔡京更是提拔童贯领节度使,控制兵权,用十倍价钱收买禁军人心。他擅作威福,朝廷内外没有人敢有异议。蔡京连续升官至司空,并被封为嘉国公。

随着地位的提高,蔡京更加贪婪,他已领仆射的俸禄,又首创司空寄禄钱敛财,宋徽宗并不知道。崇宁五年(1106年),蔡京被提拔为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改封为魏国公。蔡京还鼓励宋徽宗奢侈享用,前代积累的财富被挥霍一空。崇宁五年(1106年),言官弹劾蔡京。蔡京免官为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乙宫使。蔡京的党羽暗中在宋徽宗面前推举他,大观元年(1107年),又拜他为左仆射。之后升为太尉,拜为太师。

大观三年(1109年),台谏官相继弹劾蔡京,于是辞官退休,改封楚国公。太学生陈朝老上疏追究蔡京十四大罪状,即:渎上帝,罔君父,结奥援,轻爵禄,广费用,变法度,妄制作,喜导谀,钳台谏,炽亲党,长奔兢,崇释老,穷土木,矜远略。请求把他流放到远方。御史张克公上奏蔡京不轨不忠,共数十事。蔡京被贬为太子少保,杭州居住。

政和二年(1112年),蔡京被召回京师,仍为宰相,改封鲁国公。不久蔡京改定官名,有的官员一身兼领十多种俸禄。蔡京造钱券百万献给宋徽宗,宋徽宗大喜。蔡京常对宋徽宗说,现今国家和乐富足,于是大兴土木徭役,服役者不下四十万。百姓民不聊生。又想扩大宫室规模以求恩宠,召童贯等五人。童贯等都听命于他,他们各显神通,争相以堂皇奢侈为得意,使徽宗等更奢靡,修了更加华丽的宫殿。

蔡京的儿子们皆官至大学士,连蔡京家的仆人都有做大官的,宋徽宗也讨厌蔡京。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令蔡京辞官退休。宣和六年(1124年),凭借朱勔的势力,蔡京再度为相。蔡京此时已经老眼昏花不能办事,政事都由他的小儿子处理。蔡眥恣意为奸,窃弄威权,立即用他的妻兄韩木吕为户部侍郎。他们一起密谋,挑拨是非,陷害和驱逐朝士,建宣和库式贡司,各地的金帛及库藏,都被搜刮来充实它,作为天子的私财。不久,蔡眥被揭发,宋徽宗大怒,想流放他们,蔡京极力请求免他的罪,宋徽宗只令停他的俸养,但把韩木吕贬到黄州。不久,宋徽宗令蔡京辞官,蔡京不得已辞职。

靖康元年(1126年),因金军南下,宋徽宗禅位给宋钦宗,边事日紧,蔡京举家南下,逃避战乱。天下士人认为蔡京是六贼之首,侍御史孙觌等开始上书极力陈述他的奸恶,于是蔡京以秘书监的身份管南京,连贬崇信、庆远军节度副使,衡州居住,又迁到韶、儋二州。走到潭州,蔡京去世,终年八十岁。蔡京有八子,蔡倏早死,蔡攸、蔡袺被诛,蔡眥被流放到白州死去,蔡鈃因娶公主没受处罚,蔡京的其他儿子及孙子都分别被流放到边远的州郡。

宋徽宗时四大奸臣为何没人敢动 盘点被宋徽宗宠信(2)

童贯

二、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

童贯少年时在宦官李宪门下。性情乖巧,善于揣度皇帝的意旨。宋徽宗即位,在杭州置金明局,搜刮书画奇巧,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主管此事,开始和蔡京勾结。蔡京进京任官,得力于童贯。蔡京任宰相后,竭力推荐童贯率军攻取青唐,于是宋徽宗命王厚为统帅,童贯为监军。不久出兵交战,收复四州,童贯升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不久,童贯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连续升官至武康军节度使。讨伐溪哥臧征,收复积石军、洮州,被加官为检校司空。童贯恃功开始骄横跋扈。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被封为检校太尉,出使契丹。童贯使辽回来,权势更大,握有朝廷内外军政大权。于是请求出兵进驻夏国横山,朝廷命他以太尉的身份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不久,为开府仪同三司,签书枢密院河西、北两房。不到三年,他主管枢密院事。另外统领武信、武宁、护国、河东、山南东道、剑南东川等九镇,为太傅、泾国公。当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

童贯率军深入河、陇,进攻西夏。派大将刘法攻取朔方,刘法认为不行,童贯逼刘法出击,刘法不得已出塞,遇敌伏击而死。刘法是西州名将,他的死使宋军各部都震动恐惧。童贯隐瞒失败,向朝廷报捷,百官入宫庆贺,都对他咬牙切齿,但不敢说什么。童贯领军期间,军政全被破坏了。

政和元年(1111年),方腊在睦州起义,义军威势很大,改任童贯为江、浙、淮南宣抚使,立即率准备平燕之兵前去征讨方腊。方腊起义的警报上奏到京师,王黼藏起来不报告皇上,义军力量得以日益发展壮大。各地义军都率众响应起义,东南大震。宋徽宗才十分惊慌,赶紧派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率军共十五万前往东南。宋军大败方腊军,收复了所有被义军占领的城池。宣和四年(1122年)三月,方腊余部都被平灭。童贯因功迁为太师,改封为楚国公。

之后,宋金两国结成海上之盟,协议金攻辽中京,而宋攻辽燕京。宋廷遣童贯二十万军队北伐燕京,大败而回,严重暴露宋兵的腐化,为后来的靖康之难埋下祸根。童贯乞求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钱赎燕京等空城而回,回京后说自己收复了燕京。不久,宋徽宗因童贯收复燕山有功,加封他为徐、豫两国公。过了两月,命他退休。第二年又起用他,领枢密院。宣和七年(1125年),宋徽宗遵宋神宗能收复全燕之地者赏以封地、给以王爵的遗训,下诏封他为广阳郡王。

同年,完颜宗翰南侵,金使劝童贯马上割两河之地向金人谢罪,童贯无以应对,逃回京城。此时,宋钦宗已即位,下诏亲征,以童贯为东京留守,童贯没接受而是同徽宗南逃。谏官、御史纷纷上奏童贯的罪恶。起初朝廷贬童贯为左卫上将军,连续降官,谪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发配到英州、吉阳军。之后朝廷又下诏历数他十大罪状,命监察御史张澄斩杀童贯。童贯被杀,他的头被带回京城悬首示众。

宋徽宗时四大奸臣为何没人敢动 盘点被宋徽宗宠信(3)

王黼

三、王黼[fǔ](1079年—1126年),原名王甫,字将明,开封祥符(今属河南开封)人,北宋末年奸臣、宰相。

王黼初名王甫,因与东汉宦官王甫同名,故皇帝赐名为王黼。王黼有口才,善于巧言献媚。崇宁年间考中进士,调为相州司理参军,之后何执中推荐他升为校书郎,又迁为符宝郎、左司谏。后来,张商英为宰相,王黼渐渐失宠,宋徽宗派使臣把玉环赏给在杭州的蔡京,王黼侦知此事后,逐条上奏赞扬蔡京所推行的政事,并攻击张商英。蔡京再次任宰相,感激王黼帮助自己,就任命他为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

王黼靠何执中得以进升,却想除去何执中,让蔡京专权,就上疏论奏何执中的二十条罪状,宋徽宗不听。不久王黼升为翰林学士。蔡京与郑居中不合,王黼与郑居中交好,蔡京生气,就调他任户部尚书,蔡京想以国家财用不足作为他的罪状,但蔡京的计划没实现。王黼回来后任学士,迁为承旨。

王黼遭父丧辞官守孝,之后,朝廷重新起用他为宣和殿学士,宋徽宗赏他宅第昭德坊。原来的门下侍郎许将的住宅在左边,王黼待梁师成像父亲一样,称为恩府先生,凭梁师成的权势,逼许将搬走,白天就赶走了许将全家。之后王黼被任命为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宣和元年(1119年),任命为特进、少宰(右宰相)。他由通议大夫超晋八阶,被任命为宰相,是大宋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

之后蔡京辞官,王黼得到相位后,他借位高权重,搜罗很多子女玉帛享乐,和皇宫差不多。甚至抢夺其他官员之妾,还将官员流放。王黼升为少保、太宰(左宰相)。他请求设应奉局,自己兼任提领,中外钱财允许他随便用,竭天下财力供应奉局的费用。官吏推测宋徽宗和王黼的意思,凡是四方水土所产的珍奇之物,都苛取于百姓,但进奉给宋徽宗的珍品不到十分之一,其余的全归王黼。

宣和二年(1120年),睦州方腊起义,王黼粉饰太平,不报告给宋徽宗,起义军力量扩大,攻破了六郡。宋徽宗派童贯率秦地十万大军才平灭方腊。王黼仍因功转为少傅,又升为少师。之后王黼与童贯蔡京在朝中争权夺利。

王黼专门负责边事。之后王黼搜括百姓,得钱六千二百万缗,竟然买了五六座空城来报捷。王黼率百官祝贺,宋徽宗解下玉带赏给他,并升他为太傅,封为楚国公,允许他穿紫花袍;他的车马、侍从等仪仗几乎和亲王相同。之后王黼想尽快收复燕京,接待金国使臣时,每次都在使馆设宴,往往把皇家用的尚方锦绣、金玉、瑰宝摆设出来,来夸耀富有繁盛,于是金国更有侵略之心。王黼位至元宰,甚至陪宋徽宗在后宫取乐,亲自表演,来取悦宋徽宗。

宋钦宗即位后,金兵攻入汴京,王黼不等诏命来,就带着妻子儿女往东跑。皇上下诏贬他为崇信军节度副使、籍没他家。吴敏、李纲请求杀王黼,开封尹聂山就派武士杀了王黼,百姓取他的头献上。

宋徽宗时四大奸臣为何没人敢动 盘点被宋徽宗宠信(4)

梁师成

四、梁师成(?~1126年),字守道,籍贯不详。北宋末年奸臣,“六贼”之一。

梁师成聪慧狡黠,开始隶属于书艺局。之后得以管理睿思殿文字外库,负责出外传道上旨。政和年间,受宋徽宗恩宠,逐渐迁为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之后梁师成被拜为节度使,并任中太一、神霄宫使。历任护国、镇东、河东三节度使,官至检校太傅,被拜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调任淮南节度使。

当时中外泰宁,宋徽宗留意于礼文符瑞的事,梁师成善于逢迎,希望得到宋徽宗恩宠。宋徽宗因此提拔他为近臣,凡是皇帝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他选那些擅长书法的小官练习模仿徽宗的字体,掺杂在诏书中颁布,朝官不能辨别真伪。梁师成在厅堂放了很多书画,请宾客参观,看到符合己意的,就秘密提拔,执政、侍从也可由此而升任。王黼待梁师成如父,称之“恩府先生”,即使蔡京父子对梁师成也要献媚攀附,京城人视他为“隐相”,他兼任百十个官职。

宣和二年(1120年),王黼提出攻取燕云十六州的计划,梁师成开始还反对,最终还是赞同了,并推荐谭稹为宣抚使。平定燕山后,梁师成因功升为少保。之后更是广收贿赂。梁师成貌似不善言谈,但十分阴险,一有机会就会害人。李彦依靠梁师成到处搜括民田,所到之处飞扬跋扈,监司、郡守不敢与之抗礼。

梁师成与王黼是邻居,宋徽宗到王黼家,见他们交往十分密切,非常生气,朱勔又因应奉局的事与王黼有矛盾,于是趁机攻击王黼。宋徽宗罢去王黼相位,梁师成也因此遭贬。当时郓王赵楷最得宠,有意夺太子位,梁师成竭力保护太子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太子赵桓即位,是为宋钦宗,当时宠臣多随宋徽宗东下,梁师成因旧恩留在京城。于是太学生陈东、布衣张炳上书指斥梁师成。宋钦宗迫于公议,下诏历数罪状,贬梁师成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开封府衙吏押送他到贬所,走到八角镇,把梁师成缢杀,抄没家产。

宋徽宗时四大奸臣为何没人敢动 盘点被宋徽宗宠信(5)

朱勔

五、朱勔 [miǎn] (1075—1126),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奸臣,为“六贼”之一。

因父亲朱冲谄事蔡京、童贯,父子都任有官职。 崇宁四年(1105年)十一月,朱勔奉迎宋徽宗,主持苏州应奉局,专门搜求奇花异石,用船从淮河、汴河运入汴京,号称“花石纲”。当时苏州百姓家中只要有一木一石稍堪赏玩,朱勔就率领健卒直冲其家,往园囿花石贴上黄封条为标志,就算是又搜罗到一件御前贡物。百姓稍有怨言,则必冠之以“大不恭罪”,借机敲诈勒索,普通人家往往被逼得卖儿鬻女,倾家荡产,朱勔却大发横财。他以采办花石为名,从库府支取钱财,“每取以数十百万计”,但进贡到东京的却都是“豪夺渔取于民,毫发不少偿”。其他如掘坟毁屋贪赃受贿的事情不可胜数。

徽宗建中靖国年间,为修建景灵宫,下令到吴郡征集太湖石四千六百块。朱勔役使成千上万的山民石匠和船户水手,不论是危壁削崖,还是百丈深渊,都强令采取。太湖石经过长期的水蚀,佳品形成了瘦、漏、透、皱的特点,一些太湖石体量很大,这就给搬运带来了难题。后来有人想了个办法,用胶泥把石头封住,再裹以巾麻载运,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时为运载花石,朱勔可任意抽调官、商用船,一度曾影响漕运。宣和五年(1123年),取得一巨型太湖石,高达四丈,载以巨舰,以数千名纤夫,历经数月,运到汴京,徽宗赐名曰“神运昭功石”,封“磐固侯”,朱勔也因此被擢升为威远节度使。

因采办花石纲有功,加之利用特权公开掠夺,朱勔成为拥有私人武装的大官僚、大地主。最后抄家时,计有田庄十所,良田三十万亩,岁收租课十万多石。朱勔搜刮民脂民膏在苏营造的同乐园,据称园林之大,湖石之奇,堪称江南第一。朱家也一门显贵,并拥有卫队数千人。东南一带刺使、郡守多出于其门下,“颐指目摄,皆奔走听命”,时人目之“东南小朝廷”。人民不堪其苦。由于朱勔动静太大,东南民不聊生,最后连大奸臣蔡京也看不过眼,向徽宗皇帝讲起“花石纲”扰民太甚。

公元1120 年10月,终于导致以“诛朱勔”为名的方腊起义,起义军范围涉及十八个州郡,攻占县城六使多个,一时威镇东南。苏州石生曾起兵响应。公元1121 年4月,遭受童贯所率的皇家卫戍部队和驻守西北边防的骑兵军团的联合镇压,方腊起义失败。其后,朱勔又官复原职。

宣和七年(1125 年)10月,金兵包抄开封,宋徽宗赵佶匆忙让位于宋钦宗赵桓,带着蔡京、朱勔父子逃到镇江,看来当时是想到苏州朱勔老巢避难。后因金兵未克开封即退兵,蔡京等还朝,当时,朝野同声要求诛杀“六贼”。宋钦宗只得削去朱勔父子官位,并将其流放,后又下诏中途处死,籍没其家。消息传到苏州后,积怨已久的人们冲进苏家,把同乐园抢砸一空。

宋徽宗时四大奸臣为何没人敢动 盘点被宋徽宗宠信(6)

李彦

六、李彦,北宋太监,北宋六贼之一。

李彦是宦官,给事掖庭出身,后来,掌管后苑。宣和三年(1121年),大宦官杨戬死,李彦继为大内总管,杨戬活着在位的时候主张搜括土地,在他死后,李彦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将他之前收括的土地全部并入了西城所,三万四千多顷的土地从此间接的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他的做法让百姓们从此流离失所,破产的人不计其数,李彦狠决毒辣的杀了上千个无辜的百姓,让人们恨得牙痒痒。这种悲哀的现象直接可以看出李彦祸国殃民,他是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罪魁祸首。

李彦这种天怒人怨的做法让各地或者英勇或者走投无路的人们纷纷展开起义,想要将这种人诛杀为百姓讨回公道。太学生陈东说:“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衅。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朝廷诏罢西城所,将土地还予农家。宣和八年(1126年),宋钦宗赵桓赐死李彦。

欢迎关注我,看更多历史内容。

【原创声明:本文由作者编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