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的商业故事(逆向思维创新品牌)

逆向思维塑造品牌也叫竞争型定位,是指在某个市场中,针对已经占据优势地位的品牌,反其道而行之,达到消费者心智模式的颠覆式创新,刺激消费认知,激发消费欲望。

1、甲壳虫,想想还是小的好

世界汽车产业从诞生开始,主流发展就是向动力、空间、舒适的方向不断创新。我们所看见的汽车动力越来越强劲,车身越来越长,内部空间越来越大,车的配置越来越奢华。大、好、强等似乎成为汽车业竞争的标配。

逆向思维的商业故事(逆向思维创新品牌)(1)

1933年,波尔舍博士(Ferdinand Porsche,1875~1951)设计了一种大众化的汽车,1938年7月3日在美国人的《纽约时报杂志》上,第一次将该车称为“一只可爱的小甲壳虫”,60年代,甲壳虫刚进入美国时根本就没有市场,因为他和主流的汽车消费价值观不符合。著名的广告大师伯恩巴克反其道而行之,提出“Think small(想想还是小的好)”"的主张,运用价值颠覆的力量,改变了美国人的观念,使美国人认识到小型车的优点。从此,大众的小型车就稳执美国汽车市场之牛耳。

乌克兰UGEARS公司不信邪,他们不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失去童真和失去玩玩具的乐趣。他们设计出系列木质传动模型,这些模型看起来跟普通积木没什么区别,但有了成人化的创新。他们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进行拼装,保留了拼装积木玩具的乐趣;他们融入了很多机械设计原理,可跑可动,完全用传动皮筋和齿轮带动;可以利用机械运动原理模拟有轨电车运动轨迹;可以传送简单的物品。

3、MannerCafé,2平米咖啡厅

咖啡厅被界定为一个休闲的场所,在星巴克的品牌引领下,咖啡厅以白领第三空间的形象出现在市场竞争格局中,体验、休闲、社交是咖啡厅的固有形象。因此,咖啡厅通常都是环境很好,空间很大,很有小资情调和风格。

逆向思维的商业故事(逆向思维创新品牌)(2)

在上海市南阳路附近,一个名叫MannerCafé的咖啡售卖店火了起来,店面只有2平米大小,却月入10万,坪效极高。这是全上海最小的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就是一家贩卖咖啡的窗口,不能体验,不能社交,不能休闲,只能外带。一个小小的窗口。小杯拿铁15元,大杯20元。店里提供的一次性杯子也是最简单的白色、自己贴贴纸,简单与纯粹。自带咖啡杯立减5元,买咖啡豆自带罐子则减18元。主要针对人群为早晚接小孩上学的想喝咖啡的人,上下班和工作中匆忙的无暇停下却希望喝咖啡的人。

4、七喜,非可乐

在可乐界,长期以来都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雄独霸,其他品牌根本无力与它们争锋。

逆向思维的商业故事(逆向思维创新品牌)(3)

1968年,七喜汽水通过将柠檬汽水重新定位为“非可乐”而获得巨大成功。这里的秘密在于,一个成功的定位往往借助了竞争对手的强大力量而起飞,“非可乐”借用了两乐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大力量,当顾客偶然间不想喝可乐时,七喜就成了首选。借力两乐将其他饮料的生意夺过来,七喜因此成就了第三饮料品牌。

5、飘影,去屑不伤发

海飞丝占据了去屑洗发水的消费心智,这一个的细分价值定位成就了海飞丝,也牢固的树立了第一品牌的地位。

逆向思维的商业故事(逆向思维创新品牌)(4)

飘影作为后来者,要想颠覆消费心智已无可能,于是飘影借力打力,提出“去屑不伤发”的品牌诉求,在维护与强化领导品牌去屑功能的同时,增加不伤发的诉求,提供了比领导品牌更多的附加价值,而且损伤头发这个价值点是消费者异常关注的,消费者关注但没有品牌诉求的价值点就是品牌占位的最佳点,飘影很快取得了市场成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