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真品图鉴鉴定(名满天下的元代龙泉窑)

龙泉窑虽然是宋朝兴起的名窑,但宋朝时的生产规模还远远算不上高峰,直到大一统的元朝,在国内外商业贸易的繁荣下,龙泉窑才发展到生产顶峰。蒙古铁骑征服一个王朝的同时,也带来了草原的大气与粗犷,元代龙泉窑青瓷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大件器物的出现。

龙泉窑真品图鉴鉴定(名满天下的元代龙泉窑)(1)

龙泉窑青釉印福禄寿纹盘

这一时期龙泉窑不仅烧造范围广,每个窑场的堆积厚度也十分的丰富,生产规模扩大,窑炉的设计也更加合理。元代龙泉窑的窑形仍沿用长条形斜坡式龙窑,但在长度上略有短缩,这一改变有利于提高窑内温度,使热量分布更均匀、合理,对烧制大型器物很有利。有些器型如大盘,高足杯,吉字瓶,八棱梅瓶等都是典型的元代器型。

此时的龙泉窑产品由薄胎厚釉演变为厚胎厚釉,胎体厚重,圈足也随之变大变厚,釉色更加成熟凝重,釉面不如南宋时润泽,但很光亮,有很强的玻璃质感。由于元代的釉配方陈腐精炼程度不如南宋时期,所以元代龙泉釉多为绿豆色或艾绿色,少数为青黄色。

龙泉窑真品图鉴鉴定(名满天下的元代龙泉窑)(2)

元代龙泉窑瓷片(胎釉)

龙泉窑真品图鉴鉴定(名满天下的元代龙泉窑)(3)

元代龙泉窑瓷片(底足)

故宫博物馆藏有一件龙泉窑印龙纹青釉盘,高7.5厘米,口径42.9厘米,足径29厘米,器形较大,胎体厚重。里外施青釉,釉呈青黄色,厚釉层下模印的云龙纹清晰可见,底部无釉,露胎处呈火石红色。为元代龙泉窑青瓷的典型器。

龙泉窑真品图鉴鉴定(名满天下的元代龙泉窑)(4)

元 龙泉窑印龙纹青釉盘

龙泉窑真品图鉴鉴定(名满天下的元代龙泉窑)(5)

元 龙泉窑印龙纹青釉盘(局部)

元代龙泉窑分为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两种。黑胎青瓷是生产的仿南宋官窑黑胎青瓷的作品,鉴定特征和南宋官窑相似。白胎青瓷则氧化硅含量降低,氧化铝和氧化钾钠含量提高,胎色白中带灰。由于淘洗不如南宋精细,所以元龙泉的灰白胎一般火石红特别明显,露胎处较多。

龙泉窑青瓷自宋代发展到元代,虽然烧造地区扩大且产量巨增,但已无法烧出南宋时期的梅子青色。为弥补青瓷呈色的不足,元代龙泉窑青瓷常采用模印花纹,釉上褐斑,露胎装饰等方法,纹饰题材丰富,常见云龙飞凤、花鸟鱼虫等,其中最独特的是文字装饰。

龙泉窑真品图鉴鉴定(名满天下的元代龙泉窑)(6)

龙泉窑磨印花瓷片

龙泉窑真品图鉴鉴定(名满天下的元代龙泉窑)(7)

龙泉窑鱼纹瓷片

其实早在宋朝,龙泉青瓷上就有铭文和吉语,金村窑出土的瓷碗多印有“金玉满堂”“天下太平”“河滨遗范”等字样。

龙泉窑真品图鉴鉴定(名满天下的元代龙泉窑)(8)

元代龙泉窑“河滨遗犯”

元朝时期的龙泉青瓷作品上,铭文刻印更多。比较知名的作品有1963年北京崇文区龙潭河元墓出土的玉春壶,其上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铭文。这些铭文与其他覆钟纹、串珠纹等纹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龙泉窑真品图鉴鉴定(名满天下的元代龙泉窑)(9)

元代龙泉窑“顾氏”

元“龙泉青瓷盖缸”外壁四面各印有“美酒飘香”四字。“菱花口龙泉青瓷盘”则是在中心胚体上印刻楷书的“大元”二字。但这一时期的器物上的文字还是以窑名、窑主姓名等为主,如石林、三槐、清河制造、李氏、顾氏、林妹、张明功夫、张、刘、王、叶、季、秀、源、太、仁、台、木、礼、定、氏、宝、上当、平昌和国器等。

龙泉窑真品图鉴鉴定(名满天下的元代龙泉窑)(10)

元代龙泉窑“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八思巴文装饰,也多为百家姓氏和吉祥语,这种受外族统治而产生的特殊纹样成为元代龙泉窑瓷器装饰上富有时代特征的标记。

龙泉窑真品图鉴鉴定(名满天下的元代龙泉窑)(11)

元代龙泉窑“八思巴文”

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方法是划、印、贴、堆塑、镂空、点彩等。贴花分有釉、无釉两种。无釉的为元代新创,多在碗、盘、洗的内心贴双鱼、小兔、荔枝、飞龙,器物碧绿的底心上凸起红褐色纹饰,非常醒目。龙泉点彩是在青白瓷釉面上随意点染含铁量高的釉料,经高温烧成带褐色斑点器物。早期纹饰比较简单,以后渐繁复。

龙泉窑真品图鉴鉴定(名满天下的元代龙泉窑)(12)

元 龙泉窑青釉观音瓷塑像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龙泉窑无论是在产品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那这种情况发展到明代是更好还是逐渐衰落了呢?关注我们,下一篇带你了解,或点击下方李国刚《高古瓷鉴定系列教程》,精彩抢先了解!

(部分图片及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