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王昌龄是采莲花还是莲子(王昌龄采莲曲二十八字)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采莲曲王昌龄是采莲花还是莲子(王昌龄采莲曲二十八字)(1)

说到采莲,脑中则会浮现一幅优美的画面。划着桨,小舟在莲叶中间穿行,走近莲蓬,摘下来。那是多么美妙而有趣味事情,想着不觉令人生出许多向往。我多么希望自己能身处采莲舟上,被荷花、荷叶包围,剥开莲蓬,嚼一颗新鲜莲子。

莲倒是常见,只是采莲的事,对我来说着实稀罕。长这么大,我还不曾亲眼见过,大概南方水乡才有的吧?也曾读过一些关于采莲的诗词文章,深深被其中所描写的采莲情景吸引,羡慕想见,骋思入神。

诗文里的采莲,太唯美。无边的荷叶,娇艳的荷花,美丽的少女,还有采莲的歌。那样美丽的图景,在人世间,还真的少见。在脑海搜寻一遍,几乎没有能与之匹及的。如梁元帝萧绎《采莲赋》所云:“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水溅兰桡,芦侵罗袸。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何等的欢快有趣,如果在我眼前,可以看上一天。

采莲曲王昌龄是采莲花还是莲子(王昌龄采莲曲二十八字)(2)

王昌龄,以边塞诗著名,偶见少女采莲,也写下了两首非常优美的《采莲曲》。本文所选的是第二首。诗中描述了美妙如幻的少女采莲画面,应是诗人看得痴迷,忘情其中,故能有此语。

诗中少女穿着绿色罗裙,和荷叶一样颜色,而少女红润的容颜,又与娇艳的荷花相似。少女在舟中,小舟穿行于荷叶中间,而诗人的眼光著于少女身上,看得出神,恍然不知是人在动,还是荷在动。人荷掩映,迷离如幻。于是人也、荷也,不可分辨。看着,看着,舟进入了荷花深入,更看不真切了,好像是经历一场梦幻。正在犹疑是不是错觉的时候,忽然听到从荷叶中间传来采莲歌,才醒悟,原来真的有人在荷叶中间采莲。

采莲曲王昌龄是采莲花还是莲子(王昌龄采莲曲二十八字)(3)

诗人从自己的视角描写所见与所想,将那个采莲的画面写活了。人与景俱美,活泼有趣,得天然之妙。尤其是注入自己的想象,更增添一份奇幻色彩。

王昌龄这首诗虽然写得非常艳,但合乎《诗经》“思无邪”之义。王昌龄被那个美丽的少女采莲场景深深吸引,在远处静静观赏,仅此而已。若是贾宝玉见了,定然想着,宁愿就随着那采莲舟去了。

采莲曲王昌龄是采莲花还是莲子(王昌龄采莲曲二十八字)(4)

​二十八字,却描写出那样生动、有趣的丰富场景,构思何等精妙。荷花、荷叶、采莲人、采莲舟、采莲歌,还有远处的我。人也美,景也美,采莲本身也美,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满足人们对采莲的所有幻想。采莲的诗,读此一首就足够了,王昌龄真的好厉害。“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称号,真不是盖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