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他们都在用的文案(声生不息唱响的东方之珠)

这一期《声生不息》看得人感动不已,爱国热情蹭蹭上涨。

尤其末尾那一曲《东方之珠》,唱得激情豪迈。

东方之珠他们都在用的文案(声生不息唱响的东方之珠)(1)

这首歌是罗大佑创作,寄托了他对香港的感情。

那年,1983年,他来到香港,“像见女仔一样,一见钟情。”

东方之珠他们都在用的文案(声生不息唱响的东方之珠)(2)

当年,是电影导演《杨凡》邀请罗大佑到香港。这段时间,他写了很多中式的歌曲,《海上花》《思念》《东方之珠》等。

这跟当时,香港的社会氛围是很有关系的。

他评价说,香港人很会东西文化的融汇,竞争很激烈。

东方之珠他们都在用的文案(声生不息唱响的东方之珠)(3)

不会讲粤语的罗大佑,曾感觉自己处于一种失语状态。

于是他搏到尽,“把自己压榨到全都都没了”。

东方之珠他们都在用的文案(声生不息唱响的东方之珠)(4)

他实在有点吃不消那种内卷的氛围。

歌手不仅要把歌唱好,还要把歌友会也弄得红红火火。

他后来找到一种在香港可以生存并且自洽的方式,就是给电影写作配乐。

东方之珠他们都在用的文案(声生不息唱响的东方之珠)(5)

我那时候用旋律跟他们沟通,跟徐克、杜琪峰、林岭东、施南生,大家一起研究配乐怎样让人物特性凸显,或是让故事发展更好。

慢慢地,粤语好了,他还唱了半首《皇后大道东》,试着打进香港市场。

东方之珠他们都在用的文案(声生不息唱响的东方之珠)(6)

他回忆说,自己那时经历着20世纪末,音乐史上一场的革命。MIDI的出现,数字音乐产生,大量音乐家消失,电脑开始席卷全球。

这会让他觉得,有点伤害创造力。

毕竟,从自然生发出来的音乐,永远是被闷在录音室做出来的东西,更有生命力的。

东方之珠他们都在用的文案(声生不息唱响的东方之珠)(7)

从《童年》《光阴的故事》《家》到《爱人同志》《似是故人来》,罗大佑从摇滚乐的节奏到调侃,再转变到一种情怀、东方古典的风格。

东方之珠他们都在用的文案(声生不息唱响的东方之珠)(8)

听不够的《东方之珠》,美丽的中国香港。

东方之珠他们都在用的文案(声生不息唱响的东方之珠)(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