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角度解析茶花女(茶花女小仲马扬名文坛之作)

关于作者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法国作家,叫亚历山大.小仲马,提起小仲马很多人都会想到他的爸爸大仲马,很多人都以为他们是俩兄弟,其实他们是父子。

小仲马是大仲马和一个女裁缝生下的私生子,出生在巴黎,大仲马是一个非常风流的人,还有很多私生子女,他成名之后长期混迹于上流社会,还把小仲马母子给抛弃了,直到小仲马7岁的时候,大仲马通过打官司,才从小仲马的母亲那儿取得儿子的监护权。

那个年代私生子是非常多的,大仲马比较有名气,风流的同时又有才华,在大仲马取得孩子的监护权之后,还负担了小仲马母亲的费用,但他始终没有承认这个人是他的妻子。小仲马曾经说自己的父亲是个很伟大的作家,他说自己是一个卑微的同行,实际上两个人关系挺不错,据媒体报道,两个人经常共同参加一些活动之类的。

大仲马的作品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如《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小仲马作为儿子一点也不比父亲差。他的代表作《茶花女》,茶花女就是贵族身边的交际花,那个年代的茶花女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它的原型。

1848年,24岁的小仲马创造了一个文学神话,他仅凭《茶花女》这部小说就在整个高手云集的法国文坛站稳了脚跟,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小仲马在戏剧界的名声已经远远超过了父亲,当时他还得到了父亲梦寐以求的荣誉:当选为法兰西医院学院的院士。

从一个角度解析茶花女(茶花女小仲马扬名文坛之作)(1)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本书

现在一说到交际花,法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茶花女》,那么《茶花女》这部小说是怎么来的呢?

1847年,小仲马听说自己的老情人玛丽.杜普莱西病逝消息的时候,他百感交集,特别痛苦,因为他们俩过去有过非常美好的时光。我们知道,人在痛苦和绝望的时候是很容易爆发出创作欲的,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本《茶花女》,而玛丽成了这部小说中的交际花玛格丽特的原型。当时有媒体问小仲马男主人公阿尔芒是不是他本人时,小仲马回答说阿尔芒就是我的影子。

有时候一个作家真的是用一生的时间去打造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其实很可能就是他自己。一本小说有没有生命力,除了看现在读者会不会读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它的内容的衍生能力,也就是它的改编频率。

就拿《茶花女》这本书来说,它包括了电影、话剧、芭蕾舞剧等等的形式,其中电影版本就有很多,包括法国、瑞士,几乎整个欧洲都改编过他的小说,是因为整个故事非常具备张力,而且一旦说到爱情,你会发现这对父子对爱情与感情的描写简直是淋漓尽致,基因极其发达。

故事背景

1844年,20岁的小仲马在一次戏剧演出中遇到一个交际花,就是玛丽,两人可谓是一见钟情。

小仲马去玛丽家拜访的时候,小仲马发现玛丽在咳血,就对玛丽说了很多关心的话,玛丽听了非常感动,不久之后她就成了小仲马的情人,两人度过了一段短暂而美好的日子,有一天小仲马和玛丽发生了争吵,吵得不可开交,然后就分手了。

吵架的导火索非常俗气,现在看起来非常简单,就是没钱,玛丽是混迹巴黎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她需要大笔的钱维持个人的开销,那时候小仲马才20多岁,也没钱,两人因此分手。

小仲马特别痛苦,写了一封分手信给玛丽,四年之后小仲马写《茶花女》的时候用到了这封信,这其实就是真实故事改编的一个例子。书信方式是通过写信给你,你回信给我,来创造一种爱情的时空反差,这个人突然间死掉了,但是她给你留了一封信作为反差,这种戏剧张力和戏剧手法,《茶花女》是第一个。

小仲马和玛丽分手没多久就找了个新的女朋友,他和他父亲大仲马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爸爸一生声色犬马,遍地留种。不过,小仲马和他父亲有一点不一样,大仲马非常不尊重女性,你可以明显感受到大仲马写的东西全是和男性有关,小仲马不一样,小仲马他是私生子,而且和母亲生活到7岁,才被大仲马正式承认。所以他和女人的这种生活,包括他一直被称为私生子这个称号,给他带来的阴影和屈辱,直接影响到他对女性地位和家庭问题议题有很多发言权。在小仲马的作品里有大量怜惜女性、同情女性、愿意为女性发声等等这样的东西。

用现在的话说,他其实是一个女权主义者,甚至是一个非常温暖的男孩子,也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愿意为女性发声的人,人生活的环境是很重要的,人的成长环境看起来比他的基因更重要。

大仲马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作家,但他很认可自己儿子的才华,大仲马在小仲马很小的时候就帮他塑造文学品味,甚至很多写作技巧都是他教的,但小仲马和大仲马的作品风格却是南辕北辙,大仲马属于浪漫派,而小仲马写得更现实一些,很多人认为《茶花女》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先驱。

大仲马的畅销秘籍是什么呢?写畅销书无非两点,第一是让大家能懂,第二是这个书价格不要定太贵。第二点是市场问题,第一点是你不要写太深刻,写太深刻大家就很难看懂。大仲马的畅销秘籍就是用各种各样的巧妙故事情节,来让读者欲罢不能。

小仲马则不一样,小仲马之所厉害,不是因为他的故事情节好,而是他太敏锐了,他拥有一个极其充满敏锐的洞察力,他总能非常精准的捕捉到法国社会的热点,而且他长期都以一个小人物角度来讲自己的故事,他经常写股市上的投资发财、男女两性关系、私生子以及未婚母亲,这些都是那时候的热门话题,当然还有一个就是交际花到底是怎么生活的?

换句话说,小仲马既是一个蹭热点的高手,同时还特别会写小人物,他把小人物那种无奈、崩溃的感觉写得淋漓尽致。交际花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隐私的,人们通过《茶花女》来了解交际花是怎么生活的,这也是这本书畅销的另外一个原因。

从一个角度解析茶花女(茶花女小仲马扬名文坛之作)(2)

(图片来自网络)

故事的来龙去脉

我们回到这个故事,整个故事都是以小仲马“我”这个角度来讲述的。小说开头我在街上闲逛,看到一个拍卖广告,这广告说物主已经过世,准备拍卖她的家具和珍贵的玩赏物,我是玩赏物的爱好者,我准备上楼去看看。

我上楼发现这是交际花的住所,令人更惊讶的是这屋聚集了很多上流社会的贵妇,我很疑惑这些贵妇怎么会来这种所谓高级妓女的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在拍卖会上看到有一样东西不错,所以花了100法郎买了一本属于交际花的小说,这个小说叫《曼侬.莱斯特》,这本书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小仲马为什么会选它作为《茶花女》的影子?

这本书我查了一下,他比《茶花女》早了100多年,一出版就因为内容伤风败俗被封杀,讲的故事几乎和《茶花女》差不多。作者在这儿已经把茶花女的命运说完了,说的就是一个伤风败俗的故事,当然这本书现在没有《茶花女》有名。

回到故事,我翻开书,突然间发现有一段题词,上面写了这么一句话“曼侬对玛格丽特很惭愧”。落款是阿尔芒.迪瓦尔,我们姑且叫他阿尔芒。

玛格丽特就是死去的交际花,那阿尔芒是谁呢?这本书是他送给玛格丽特的吗?他们俩什么关系?他们背后有故事吗?这是小说家特别厉害的一个方式,叫埋钩子。虽然我有种种疑问,但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我很快把这本书拿回家,之后就抛之脑后了。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年轻男子来拜访我,他说他就是阿尔芒,这个人特别失魂落魄,他出现在了我家里,说你能把那本《曼侬.莱斯特》卖给我吗,我愿意出高价买回这本书。

这个故事正式开始,他说他曾经和玛格丽特是相爱的,但是没来得及回来见她一面,也没赶上拍卖会,现在他想把这个书买回来,算是留个念想,她已经死了,我当然就很感动,觉得这个人很痴情,我把书送给他了。

阿尔芒很聪明,看出了我对他的情史特别感兴趣。他说,下次我来的时候,我就把这个故事讲给您听,您觉得怎么样?可这之后,阿尔芒消失不见了,一下把读者的胃口给钓起来了,这就是钩子的力量,它让你欲罢不能。

于是我就想可以去玛格丽特的墓地打听一下消息,那个小小的坟地布满了白色的茶花,公墓的园丁告诉我,有个年轻人特意关照他要定时去换鲜花,因为他最近特别忙不能来,要去办理迁坟的事。

这时候我终于知道阿尔芒的去向了,阿尔芒要给玛格丽特迁坟,其实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想把她安葬得更体面,第二是希望再把她挖出来能再见她一面。最后确实见到了,见到了阿尔芒之后,我接受了阿尔芒的邀请去参加迁坟仪式,结果到场的只有5个人,2个掘墓人,阿尔芒还有1个办事的警长,这个交际花玛格丽特,她生前被人前簇后拥,死后却无人问津。

挖出来的时候她美丽的皮相化为了一堆腐肉,在整个小说里小仲马费了很多笔墨来描写裹尸布打开的那一幕的场景,原话是这么说的“玛格丽特一对眼睛只剩下两个窟窿,嘴唇烂掉了,雪白的牙齿咬的紧紧的干枯而黑黑的长发贴在太阳穴上,稀稀拉拉的掩盖着深深凹下去的青灰色面颊。”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她原来是个特别漂亮的美女,到头来却是白骨一堆。这个反差特别像生活的本质,活着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光鲜亮丽,很得体,可是死后每个人都是尘归尘土归土。

玛格丽特原来是一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卖笑生涯,她长得漂亮,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她,她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大家干脆叫她“茶花女”。后来她被很多人包养,有钱了,但这其实是表面上的风光。

说到底玛格丽特这样的女人她其实就依附在男权之上的,她一旦老了不好看了,马上就会断了财源,生活就会马上没了着落,所以她在做一个交际花的过程中,她的地位并不高,她需要不停地跟男人沟通交流,才可能有一点点地位同,甚至很多正经人都是唾弃她的,比方说小说里,墓地的其他死者亲人就提出抗议,说交际花不能和他们的亲人葬在一起。

说到交际花,这个现象是不是只有法国才有呢?交际花跟妓女有什么区别?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交际花不仅仅法国有,每个国家都有,日本叫艺伎,朝鲜半岛叫伎生。第二个问题交际花跟妓女有区别吗?妓女提供性服务的,交际花提供情感交流服务的。有很大的区别,著名的香奈儿当年就是很厉害的社交名流,而且香奈儿说句不好听的话,当年就是交际花。不少交际花都非常漂亮,但这不是最关键的,她们还要具备智慧和才华,这才是她们的立足之本。

玛格丽特的原型玛丽就是个特别爱读书、爱思考的姑娘,她和小仲马分手之后,还和匈牙利的著名作曲家李斯特谈过恋爱。这些交际花游走于权贵、富豪、文人之间,那个时候的法国文人不像我们现在穷酸书生,那个时候的法国文人全是座上客、沙龙大社。简单来说交际花不是妓女,它可能比妓女更深刻一些,更理想化一些。

在讲究书香门第、血统的社会中,交际花其实是为主流所不齿的一个存在。大家需要她们的时候,她们就非常重要,不需要的时候就骂她们瞧不起她们,这其实也是玛格丽特怠慢阿尔芒的原因。

她用傲慢的举止来对抗追求者的逢迎,她明白自己在男人心中只是个玩物,两个人初次相遇之后,两年后阿尔芒又遇到了玛格丽特,这个时候他终于受邀去了玛格丽特的家中,大家在喝酒的时候,玛格丽特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只有阿尔芒很担心她,跟了过去,其他人都没有理她,阿尔芒向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可是玛格丽特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甜言蜜语,情急之下阿尔芒就摊牌自己已经关心了玛格丽特两年了,玛格丽特一下特别感动,因为这个细节,她发现阿尔芒是真心关心自己,而不是一时贪恋美色。有时女孩子对这种小细节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之后阿尔芒追到了玛格丽特,他无比的高兴,兴奋劲过了之后,马上陷入到了一种患得患失之中。

阿尔芒非常穷,他微薄的年薪根本养不起他心爱的姑娘,而玛格丽特还在接待其他人,毕竟她得养活自己,阿尔芒非常妒忌,也很自卑。

矛盾争议一下就有了,阿尔芒有一次找玛格丽特的时候,恰好看到了玛格丽特过去的情人,他非常生气,就给玛格丽特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说“我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我将离开巴黎。他说我希望自己能像一个百万富翁似的爱您,但是我力不从心。您希望我能像一个穷光蛋似的爱您,我却又是那么的一无所有,那么让我们大家都忘记。对您来说是忘却一个几乎无关紧要的名字,对我来说是忘却一个无法实现的美丽。”

他并没有走,玛格丽特是他整个生命和希望的全部,他跪着请求玛格丽特原谅他,玛格丽特对阿尔芒说:“你是在我烦乱的孤寂生活中所呼唤的一个人。”这让我想到人在失恋的时候全是多情的,全是写作和作诗的高手,人在热恋中也是这样子的。

与小仲马的现实生活不同,这封分手信没有终结阿尔芒跟玛格丽特的关系,两人和好之后决定去乡村度假,这样就可以远离巴黎的纷扰。这是两人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可是你会发现所有的美好和童话故事终究会让位于柴米油盐酱醋茶,阿尔芒发现玛格丽特值钱的衣服和首饰越来越少,他们总卖东西,玛格丽特几乎变卖了所有的东西维持日常的开销,而且玛格丽特打算和阿尔芒就这样生活下去。

那一刻阿尔芒感觉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爱人愿意为了他抛下所有的荣华富贵,玛格丽特几乎把所有东西都放在爱情上了,玛格丽特很可能和他在一起会从云端跌落到中产阶级的生活,但同时可以得到爱情,得到幸福生活,她愿意换吗?

玛格丽特当然愿意,她的举动让阿尔芒非常感动,阿尔芒马上找到公证人,要把自己的财产、房子转到爱人的名下,没想到公证人把这件事汇报给了阿尔芒的父亲,经纪人让阿尔芒先回去签字,他爸爸马上赶到巴黎,让他离开交际花,他又告诉玛格丽特,说他的儿子爱上了一个体面的少女,那家少女打听到阿尔芒跟玛格丽特是这种关系后,马上表示,如果阿尔芒不和玛格丽特断绝关系就要退婚。

玛格丽特当时就崩溃了,她非常痛苦的去求阿尔芒的爸爸,如果让她跟阿尔芒断绝关系,等于是要她的命,但是她爸爸丝毫不退让,为了阿尔芒和他的家庭,玛格丽特只好说,我发誓我再也不会跟阿尔芒搅在一起。处于热恋中的阿尔芒根本听不进劝,他打定主意要跟玛格丽特长相厮守,但他没想到玛格丽特竟然转身离开了,还留下一封分手信,她回到了巴黎,接受了一位男爵的追求。

阿尔芒完全崩溃了。他以为玛格丽特还是贪恋纸醉金迷的生活,他回到巴黎找了个情妇气玛格丽特,还在公开场合羞辱玛格丽特,玛格丽特身体本来就不好,还有肺病,阿尔芒的无心加重了她的病情,其实阿尔芒也没有从这种报复行为中得到快感,他在这样的一个痛苦中决定出国散心,不在巴黎待了。

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重返巴黎社交界,并不是嫌贫爱富,而是因为她深深的爱着阿尔芒,她愿意为他去做牺牲,可是阿尔芒这么一走,玛格丽特身体就垮了,重病在床。当她的身体越来越差的时候,她没有办法社交,没有办法赚钱,很多逢场作戏的朋友,或者是以钱色交易的这些所谓的恩客,把她排除在外了,抛到九霄云外。她们家只有一种人进进出出,债权人等着她断气,卖了她值钱的物件来抵充债务。

最后玛格丽特在这种贫穷和孤独中死去,只留下一封信,整个故事就是在这封信上,结尾信是整个故事的高潮,也是最感动的。弥留之际。她在临死之前就不停的呼喊阿尔芒的名字,原话是“从他的眼睛里流出了无声的眼泪。”她始终没有再见她心爱的人,只有一个好心的邻居把她放进棺材里。

当阿尔芒重新回到巴黎的时候,邻居把玛格丽特一本日记交给了他,从日记中阿尔芒才知道玛格丽特高尚的心灵,书里的原话是这样说的“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刻,我在你眼中也就显得愈加崇高。”阿尔芒怀着无限的悔恨和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坟墓前摆满白色的茶花。

小结

故事讲完了,这是一个分手的故事,死了一个人。显得非常简单,为什么会流传这么久呢?第一我认为它的文学性非常的强,第二它的故事很细腻,第三真实的故事也是如此。

1847年玛丽病逝于巴黎,小仲马悲痛万分,用真情实感把这个故事写成了小说《茶花女》,因这个小说他一举成名,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小说,也正是因为玛丽这个人,小仲马的生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认为玛丽没死,他一直陪着小仲马活到了今天。

小仲马在写《茶花女》的时候,法国还是一个被父权,男人和宗教统治的非常紧的社会,那个时候女性一生都是男性的附庸,他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要依赖不同的男性,父亲、丈夫、儿子都是他们要依赖的对象,如果有一些女性想要突破有限的生存空间,甚至想要登上更大的社会舞台,他们只能做一件事情,就是不再依附一个男人,而是依附一群男人,他们就要通过交易来获得财富、名声,甚至是贵族头衔,于是诞生了很多这样的人,所谓的交际花的生存逻辑就是如此。

第一,她不被人尊重,第二,她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交际花一方面受压迫和欺辱是很大的,而另一方面也在某一种程度上实现了女孩子的自我解放。

这个故事还有我自己的解释,他们其实能在一起,如果小仲马在那个时候能赚到很多钱,能够财富自由一点,如果阿尔芒在那个时候能够不听爸爸的话,能够稍微的让自己变得特质上富足一点,他们会有一些更好的结果吗? 我不知道,但是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个小说至少告诉我,我们应该先满足的是物质生活的可能,才可能会有爱情的存在。爱情是个非常脆弱的东西,爱情一定是建立在一个非常夯实的物质基础之上,才可能有更好的存在。

我也用这句话作为茶花女的结尾,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写道“除了理想生活,还有物质生活,最纯洁的决心都会有一些庸俗可笑,但又是铁铸成的锁链把它拴在地上这些锁链是不容易挣断的。”

从一个角度解析茶花女(茶花女小仲马扬名文坛之作)(3)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