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书写高中化学方程式(高中化学方程式巧记方程式秘诀)

化学方程式在高中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小编整理了以下巧记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供参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准确书写高中化学方程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准确书写高中化学方程式(高中化学方程式巧记方程式秘诀)

如何准确书写高中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在高中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小编整理了以下巧记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供参考。

根据物质的分类记忆

掌握此类方法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酸、碱、盐及氧化物这几个概念。同类物质一般都具有相似的性质,记住一个方程式也就记住了一类方程式。如co2能和naoh反应:co2 2naoh=na2co3 h2o,对这个方程式我们不能只把它看成一个方程式,要从分类法的角度去看它,其中co2属于酸性氧化物,naoh属于碱,这个方程式代表一类方程式即:酸性氧化物 碱=盐 水。如so2、s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因此他们都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so2 2naoh=na2so3 h2o,so3 2naoh=na2so4 h2o。

根据元素的位置记忆

如在周期表中处在同一列的主族元素,由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具有相似的性质。如第一列的碱金属元素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卤族元素单质都能和氢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化物等。

情境记忆法

人们在记忆时,总是对图像、声音或故事即有一定的情境更印象深刻,也就是说记忆化学方程式时不能单纯地记忆,而应把它放到一定的情境中记忆。例如在记忆na和h2o反应时,可以结合实验现象这个情境来记忆,如钠与水反应时水面有响声说明有气体生成,最后溶液变红了说明有碱生成。又如我们在学习cu和稀hno3反应时,记忆cu和稀hno3前的系数3和8时可以结合一个节日“三八妇女节”,可以想象一下“三八妇女节”比较稀少,一年才一次,因此就记住了铜和稀硝酸反应前面的系数是3和8。

主线记忆法:抓一线,记一串

高中化学方程式很多,如果每个方程式都单独记忆就显得很零乱没抓手,但如果我们以元素为主线,把方程式串起来加以记忆,思路就会很清晰,记起来也非常方便!元素主线有两条:

(1)金属元素主线:金属元素包括:na、mg、al、fe、cu。每种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每一类物质都有其通性,个别物质有特殊性质。

(2)非金属元素主线:非金属元素主要包括:n、si、s、cl。每种非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盐。每一类物质也都有其通性,个别物质有特殊性质。

有了主线,就有了抓手,主线上的各类物质不再孤单,它们都被这条主线牵着,我们的思路也顺着主线游走。

通过记忆主线上各类物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把高中所学的绝大多数物质串起来,更有利于形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主线记忆法其实是提供了一种建立知识网络的思路,抓住了主线,就记住了一串!

“混个脸熟法”:常见面,反复练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见面是“仁兄”,此话有道理,任何事情或个人碰到的次数多了也就变的熟识了。所以“多次见面,混个脸熟”对记忆化学方程式也不啻是一个好的方法。多次见面重复记忆有助于把暂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

怎样“混个脸熟”呢?一句话:常找零碎时间,反复练习。具体做法:

(1)完形填空法:把高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只列出反应物,其余留空。你要做的就是“完形填空”:注明反应条件、写出生成物并配平方程式。这种形式的练习可以集中时间集中来做。

(2)卡片练习法:在“完形填空”的基础上,筛选出那些自己易错,难以记忆的方程式做成卡片,每张卡片包含三到五个方程式。卡片准备好后,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也不太占用时间,今天三五个,明天七八个,久而久之,与方程式见面的机会就多起来,混个脸熟也不成问题啦!

记主要生成物

过目不忘原理:减少记忆量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由反应物、生成物和计量数三部分构成的,反应物由信息提供,计量数通过观察法和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因此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只需记住主要生成物即可。

利用反应原理确定生成物

同类反应记通式,同类物质记典型

违规反应不违理——理解万岁

实例:①中和反应的通式是酸 碱==盐 水

但3fe(oh)2 10hno3==3fe(no3)3 no↑ 8h2o

解释:除发生中和反应外,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②含氧酸分解一般通式为含氧酸==酸性氧化物 水

但4hno3==4no2↑ o2↑ 2h2o

解释:4hno3==2n2o5 2h2o,生成的n2o5不稳定,会继续分解:

2n2o5==4no2 o2,总反应是上述两个反应的综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