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

1961年,有人在韩国庆州市一户人家的洗衣池边发现一个残损的古代石碑。经鉴定,这是古代朝鲜半岛新罗王朝文武王陵的墓碑,由此金氏一族的历史秘密就被解开了...........

本文作者:慕容洞唐

汉武大帝,征伐河西。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1)

河西走廊三巨头:姑臧、神鸟、小张掖

西汉四郡,凉州之始。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2)

凉州(今武威市)

屠各太子,祭天金人。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3)

武威市民勤县博物馆

金氏一脉,名垂青史。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4)

屠各王家族

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5)

木刻“金日磾图”图像(采自洪适:《隶续》第六卷九,根据洪氏晦木斋刻本影印)

新朝雍州,雍之始也。

武威张掖,雍州治也。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6)

王莽置雍州,武威郡改名为张掖郡。因此窦融管辖的张掖属国,本是武威属国。

金氏远盾,乐浪庆州。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7)

大唐乐浪郡王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新罗文武王陵之碑

龟兔脱险,二臣显灵。

纵横捭阖,太宗即位。

真骨春秋,以伐百济。

赍志以殁,高宗举哀。

儒家经典,新罗国学。

谥号武烈,庙号太宗。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8)

金春秋,新罗第29任君主(654年—661年在位)在国内展开唐化运动,奠定了新罗统一海东三国的基础。

太子法敏,大将庾信,

配合唐军,灭高句丽。

两敌既平,四隅静泰,

大赦境内,纷争终结。

李治大喜,封新罗王。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9)

金法敏,新罗第30任君主。龙朔二年正月,金法敏正式被唐朝册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乐浪郡王、新罗王。

魂归东海,化龙护国。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10)

大王岩(文武王金法敏陵)

春质占卜,二圣同德,

守城之宝,陛下过海,

双塔感恩,随波往来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11)

感恩寺双塔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华夏文明影响极深。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12)

尽管汉字文化圈内的一些国家在上世纪开始竭力消除汉文化的影响,却不能完全舍弃汉字,比如一些官方的文书、法律文件等还得用中文。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13)

我们知道,韩国的第一大姓是金姓,也是其国姓之一。关于韩国金姓的由来,韩国并不承认和中国有什么关系。然而,韩国发现的一件文物却显示,他们的金姓和中国大有关系。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14)

《大唐乐浪郡王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新罗文武王陵之碑》里有这样这样一段话,“灵源自夐,继昌基于火官之后,峻构方隆……载生英异,秺侯祭天之胤,传七叶以……”查询姑臧屠各王家族的西汉世系表,屠各王太子金日磾(jīn mì dī)呼之欲出。

“秺(dù)侯祭天之胤”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金法敏家族是西汉秺侯金日磾的后人。

汉武帝刘彻自即位以来,就一改汉初的战略防御政策,积极进取,征伐四方,力图实现“王者无外”的“大一统”的局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右地,开拓河西走廊,屠各王太子降汉,其后陆续设置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隔绝了羌人和匈奴的往来,控制了前往西域的道路。

翁叔遂与母弟被没入官,输黄门养马。一次汉武帝在宫中宴游,欢乐之极,诏令阅马助兴。其时武帝“后宫满侧”,数十名牵马过殿下的马夫都偷窥后宫佳丽,唯独金日磾不敢。金日磾身高八尺二寸,容貌很有威严,所养的马匹又肥好,武帝感到很惊讶,就问起这个牵马人的情况。当汉武帝得知金日磾为休屠王之子后,以休屠王作金人祭天,赐翁叔姓金,名日磾。后擢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入侍左右,出则骖乘。自此,金氏一族被受汉武帝青睐,七世不衰。

《史记索隐》记载:韦昭云:“作金人以为祭天主。”崔浩云:“胡祭以金人为主,今浮图金人是也。”又汉书音义称“金人祭天,本在云阳甘泉山下,秦夺其地,徙之於休屠王右地,故休屠有祭天金人,象祭天人也。”事恐不然。案:得休屠金人,後置之於甘泉也。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留下遗诏,以讨灭马何罗的功劳封金日磾为秺侯,金日磾因为汉昭帝刘弗陵年幼,坚辞不肯接受封爵。

始元元年(前86年)九月初一日,辅佐霍光一年多的金日磾病情严重,大将军霍光奏明汉昭帝后封其为侯,在病床边授予他侯爵封号及印绶。 九月初二日,金日磾病逝,终年四十九岁。 汉昭帝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赐给安葬器具及坟地,用轻车军士为他送葬,军队排列直到茂陵,赐谥号为敬侯。

金日磾死后,他的儿子金赏和金建分别继承过秺侯,直到光武帝刘秀即位,金日磾的后人因为当初曾与王莽结亲,担心被刘秀治罪,有一部分人逃到了山东文登,改姓为丛。还有一部分人,不想因此改姓就逃去了朝鲜。

《大唐乐浪郡王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新罗文武王陵之碑》出土于1796年,但出土不久就失落民间。直到1961年,才在韩国庆州市一户居民的洗衣池边被重新发现。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15)

新罗王世系表(部分)

金春秋在新罗展开唐化运动,建筑设计多为姑臧遗风,此作法疑为向祖先金日磾的故乡姑臧屠各城在致敬。(文暻铉:《武烈王体制的成立》,《新罗文化祭学术发表论文集》8,1987年)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16)

凉州--平城--邺城--洛阳--建康(江苏南京)--西安 --日本奈良(なら)都是武威(姑臧)之风韵的建筑格局

金春秋在新罗实施了一系列唐化与中央集权化的政策。如改穿唐朝官服、遵用唐朝年号、将原来作为王室家臣的内帑机构“禀主”改造为“执事部”,设“中侍”为其长官,削弱和取代过去和白会议的权限,此外。这些改革措施虽然是以真德女王的名义实行的,但一般认为是金春秋在背后主导的结果。

龙朔元年(661年),唐朝准备派苏定方等进一步消灭高句丽,命新罗配合。恰在当年六月,金春秋去世,没能看到高句丽的灭亡。太子金法敏继位,为金春秋上谥号武烈,庙号太宗,葬于永敬寺北。九月,金春秋死讯传至唐朝,唐高宗为之举哀于洛城门。(赍志以殁,高宗举哀。)

史料记载金春秋之子金法敏“姿表英特,聪明多智略” ,并且自幼接受“诗礼之训”,“学综古今”。在此良好教育环境下,金法敏“允武允文,多才多艺”。(《三国史记》卷六,《新罗本纪六》。)可见,金春秋推行儒学为新罗国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武王开创了统一新罗时代,在新罗,人们相信文武王死后化为护国海龙,与金庾信并称“二圣”,足见他在新罗君主中的特殊地位。但后来由于朝鲜半岛受事大主义和慕华思想的影响越来越深,对文武王的评价也有所否定。

《东国通鉴》评价称:“文武之平定丽、济,统合为一者,大抵皆太宗(武烈王)恢拓之略、庾信(金庾信)赞助之力,而在唐朝命将出师、助顺讨逆之功,盖亦多矣。既一之后,王又自满,侈心遽萌。纳高丽叛众,据百济故地,敢拒天兵,背德犯顺,为大邦讎,坐见贬削,可耻之甚也。然无悔谢之色,益长骄傲之念。高宫室、大园囿,溺于禽鸟花卉之异,玩物丧志,迷而不复。故虽能袭太宗之余烈,恢复疆域,终无燕翼之谋贻及子孙。自此以后,乱贼相寻,罗业日衰。王之不能兢业儆惧,自怠自骄者如是,统一之治,盖未尽善云。”

不过到了现代,文武王作为统一三国的君主,再次获得了高度评价,成为当代韩国所推崇的一代伟人。神文王的修建感恩寺,遗址被指定为大韩民国史迹第31号,现存两处三层石塔,供奉舍利,双塔被指定为大韩民国国宝第112号。此外还在其柱石上发现了韩国最早的太极图纹样。

《大唐乐浪郡王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新罗文武王陵之碑》中,彰显了唐与新罗的宗藩关系。文中将新罗王室追溯到“火官”(祝融),并自称是金日磾(秺侯)的后裔,此外还出现了神秘的新罗开国之君“星汉王”,这些都不见于史书记载,成为后世学者众说纷纭的历史谜团。

现将新罗(公元前57年——公元935年)的新罗国王,整理如下。笔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错误。请和谐交流,大方批评指正!

上古(前57——500)(传说居多)

赫居世居世干(氏族朴)→南解次次雄(氏族朴)→儒理尼师今(氏族朴)→脱解尼师今(氏族昔)→婆娑尼师今(氏族朴)→祗摩尼师今(氏族朴)→逸圣尼师今(氏族朴)→阿达罗尼师今(氏族朴)→伐休尼师今(氏族昔)→奈解尼师今(氏族昔)→助贲尼师今(氏族昔)→沾解尼师今(氏族昔)→味邹尼师今(氏族金)(金阏智六世孙,下古时期新罗所称“太祖星汉王”)→儒礼尼师今(氏族昔)→基临尼师今(氏族昔)→讫解尼师今(氏族昔)→奈勿麻立干(氏族金)(中国史书记录为“楼寒”,此后王位由金氏世袭)→实圣麻立干(氏族金)→讷祇麻立干(氏族金)→慈悲麻立干(氏族金)→照知麻立干(氏族金)

中古(500——654)

金智大路(名字又作“智度路”、“智哲老”、“至都卢”,初称麻立干,503年称王)→金原宗→(名字又作“牟即智”、“另即知”,中国史书记录为“募秦”,年号建元)→金彡麦宗(名字又作“深麦夫” ,年号开国、太昌、鸿济)→金舍轮(名字又作“金轮”)→金白净→金德曼(圣骨男尽,始以女子为王,又号“圣祖皇姑”,年号仁平)→金胜曼(年号太和,650年始行中国年号)

下古(654——935)

金春秋(真智王之孙,首任出身真骨的国王,庙号太宗)→金法敏→金政明→金理洪→金兴光(原名“金隆基”,后避唐玄宗讳改名)→金承庆→金宪英→金乾运(死后武烈王系断绝)→金良相(奈勿麻立干十世孙)→金敬信(奈勿麻立干十二世孙,后世金氏国王均为其后裔)→金俊邕→金重熙→金彦昇→金景徽→金悌隆→金明→金祐徵→金庆膺→金谊靖→金膺廉→金晸→金晃→金曼→金峣→朴景晖(阿达罗尼师今后裔)→朴昇英(中国史书记录为“金朴英”)→朴魏膺→金傅(中国史书记录为“金溥”)


后记

金氏一族为何影响力巨大,屠各胡人为何能成为民间马王爷?唐《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中对金日磾的追随向我们说明了答案。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17)

道教的神明,全称“灵官马元帅”,民间称“马王爷金日磾”传说长有三只眼,又称“三眼灵光”、“三眼灵曜”

同日磾之入侍,献款归诚。类去病之辞家,怀忠奋节。【我弘化公主的驸马慕容诺曷博和西汉的武威郡敬侯金日磾是一样的,都是入内侍,献款归诚(金日磾归顺西汉)。我弘化公主的驸马慕容诺曷博和像冠军侯霍去病一样辞家,怀着忠奋斗守节。】

历史典故金日磾杀子(姑臧金氏金日磾庆州金氏金春秋)(18)

文章结束,引用王夫之《读通鉴论》的一段话来总结金日磾的一生吧:“金日磾,降夷也,而可为大臣,德威胜也。武帝遗诏封日磾及霍光、上官桀为列侯,日磾不受封,光亦不敢受。日磾病垂死,而后强以印绶加其身。日磾不死,光且惮之,况桀乎?桀之逆,日磾亡而光受其欺也。霍光妻子之骄纵,至弑后谋逆以亡其家,无日磾镇抚之也。光之不终,于受封见之矣。日磾没,而光施施自得,拜侯封而若不及,早已食上官桀之饵,而为其所狎。利一时之荣宠,丧其族于十年之后,‘厉熏心’,鲜不亡矣。光之咎,非但不学无术也;利赖之情浅,虽有憸人与其煽妻逆子,恶得而乘之?若日磾者,又岂尝学而有他术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