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情诗(他是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词作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有两首大气磅礴的内地歌曲在中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许多人都会在生活工作中时不时地哼唱几句。

这两首歌就是《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许多人都知道这两首歌分别是中国著名歌唱家董文华和张也的代表作。那个时候,两人演唱这首歌的MTV分别在电视台霸屏了好长时间。

鲁迅笔下的情诗(他是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词作者)(1)

许多人都知道这两首歌的演唱者,而这两首歌的词作者恐怕好多人就不知道了,而这两首歌的词作者皆出自一人之手,估计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这两首歌的词作者就是蒋开儒,当然了《春天的故事》还有一位词作者叶旭全。

蒋开儒,1935年9月生,广西桂林人。二级编剧。现任职于深圳罗湖区文联。他一开始并不是词作者,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创作小说、曲艺和戏剧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才开始专攻歌词的。

鲁迅笔下的情诗(他是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词作者)(2)

蒋开儒创作这两首歌的灵感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先回顾一下这两首歌曲取得的辉煌成就。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是深圳女歌手刘绍文首先在广东省青春歌曲大赛决赛上首唱的,而1994年10月在央视首播的版本是由董文华演唱并迅速红遍全国的。

该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曲,先后获得了央视第二届音乐电视大赛金奖、中宣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金钟奖等奖项,成为获得国家奖项最多的歌曲。

鲁迅笔下的情诗(他是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词作者)(3)

而《走进新时代》是张也的代表作,发行于1997年4月1日,1999年该歌曲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下面切入正题,回顾这两首歌曲的是创作灵感是如何来的。

蒋开儒人生经历很丰富,参过军、当过文化教员、文化馆馆员等,而当过文化教员和文化馆馆员的履历说明他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

1992年年初,他在《人民日报》看到了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这份报纸他带回家,一万多字的报道,他看得很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阅读了一个通宵,特别的感动。

鲁迅笔下的情诗(他是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词作者)(4)

蒋开儒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决定去深圳闯一闯。他凑了2000块钱,从哈尔滨坐火车硬座到了深圳。

一下火车他就被现代化深圳的摩天大楼给震撼住了,还以为到了香港。

其实1979年春天他去香港探亲时就路过过深圳,那时的深圳还是农村的模样,后来他是从田埂走到火车站,穿过铁丝网通过罗湖到的香港。

鲁迅笔下的情诗(他是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词作者)(5)

所以当蒋开儒站在1992年的深圳火车站上时,那一刻他就有一种“春天来了的感觉”,蒋开儒说“真的是个奇迹,十三年就崛起一个现代化城市,春天真的来了。”

在深圳的耳闻目睹,让他顿时来了灵感,于是写下了《春天的故事》。

很快,这首《春天的故事》便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都在争先传唱这首改革之歌。

鲁迅笔下的情诗(他是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词作者)(6)

而《走进新时代》的灵感则是来源于香港回归之时。

1997年,蒋开儒又写了一首歌,一开始叫《中国有幸》,也就是后来的《走进新时代》。

写《春天的故事》时,蒋开儒只是一个企业文工团的员工,1997年,他已经在深圳罗湖区文联上班了

那时候香港即将回归祖国,很多人都希望蒋开儒能够写一首歌,像《春天的故事》一样能够反映时代的变化。

鲁迅笔下的情诗(他是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词作者)(7)

其实蒋开儒也一直在找一个点,想给当时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和即将到来的香港回归祖国写首歌。

1997年5月,灵感来了!蒋开儒在电视上听到了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创作灵感又一次被触发。

蒋开儒说“江泽民同志讲了一句话,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我特别感动。听到这句话,我就觉得我们的改革开放会继续下去。中国人以前是穷怕了,改革开放富起来之后,就特别担心会不会又变回去,这下好了,不会变了。”

鲁迅笔下的情诗(他是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词作者)(8)

灵感来了,就好办了,当晚蒋开儒就一气呵成地写出了这首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后来,深圳市委征集歌曲向当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献礼,罗湖区文联就推荐了这首《中国有幸》,经过修改之后改名为《走进新时代》。

发表之后,这首歌再一次像《春天的故事》一样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深得人们喜爱,并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金唱片奖等多项大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