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和处理程序图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管理

目的:对不合格品加以识别、区隔、风险评估、重新处理,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流入客户手中。为对品质异常能及时反应及处理、预防、消除异常原因,以维持品质系统正常运作。

范围:针对来料、在制品、出货等各个阶段的不合格品。

定义:

  • 不合格品(Nonconformity):超出接收标准,不满足要求的产品。
  • 返工(Rework):由原加工流程对不合格品重新加工使产品符合需求规格。
  • 修理(Repair):增加加工流程以对不合格品加以修复,使其符合需求规格。
  • 挑选(Sorting):对不合格品加以挑选,以区别等级。
  • 报废:无法作挑选处理并不可能进行重工或修复的不良品及维修成本高于制作成本之不良品。
  • 批退(Reject):品管单位检验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有品质异常不满足需求状况时,将检验品整批退还供应商或制造单位,并要求处理的情形。
  • 特采:于进料、生产过程或最终成品发现的不合格品,因客户、生产需求急迫,客户或销售部代表客户同意授权,或投入后不影响产品功能、构造机能、特殊外观要求及应用功能性,不造成人身安全,可满足最终客户使用品质的不合格品做特殊接收的状态,等同让步接收。
  • 降级、降档:因产品检验不符合定义标准要求,而采用更低标准确认接收、降级处理的状况。

各部门职责

一. 质量部

负责不合格品处置活动之协调,包含来料不合格、生产中不合格、顾客反馈不合格等。

  • 定义不合格品的区分、隔离及标示方式;
  • 评估定义不合格品的挑选方式及标准;
  • 品质异常发生时,不合格品紧急处理方式要求;

二. 生产部

负责对生产过程不合格品区隔作业及相应的标识。

  • 执行对品质异常发生时不合格品的应急处理要求;
  • 按照工艺及质量提供的方案执行不合格品品的返工、修理、挑选等作业
  • 负责生产原因造成品质异常之分析与改善;

三. 工艺部

  • 品质异常发生时之应急处理方案拟定。
  • 对过程品质异常之分析与改善要求。
  • 对修理、返工作业方式定义。
  • 其他部门负责履行本部门的职责予以协助。

不合格品控制流程

一. 进料品质异常控制

质量部负责设计抽检方案,按照标准执行检验。进料品质如发现不合格时,张贴不合格标签并依流程执行批退,并将异常反馈给采购部门进行沟通处理。

过程不合格控制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和处理程序图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1)

ISO9001:2015标准学习—— 8.7不合格品的控制

一. 标准条款

8.7.1 组织应确保对不符合要求的输出进行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组织应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这也适用于在产品交付之后,以及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组织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输出:

a)纠正;

b)隔离、限制、退货或暂停对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c)告知顾客;

d)获得让步接收的授权。

对不合格输出进行纠正之后应验证其是否符合要求。

8.7.2 组织应保留下列成文信息,以:

a)描述不合格;

b)描述所采取的措施;

c)描述获得的让步;

d)识别处置不合格的授权。

二. 标准变化及解读

1. 新标准用“不合格输出”替代了“不合格品”的提法,更适合各行业,特别是服务业。服务型组织应结合自身特点识别不合格输出的类型和具体内容,并在其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规定,避免按照标准生搬硬套,甚至照搬制造业的做法。

2. 删除了2008版标准中对处理不合格品的控制、职责和权限要有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当然,组织仍可以根据需要制定形成文件的程序。

3. 本条款的管理对象是组织运作全过程中任何不符合要求的输出,包括采购产品、过程产品、提供给顾客的最终产品,也包括不合格的服务过程。这些也同样适用于产品交付后、服务提供时和服务提供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4. 对不合格的处置明确了具体的方式,适合各种行业的应用。组织在确定对不合格的处置方式时,应结合行业特点提出要求。

5. 对不合格品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后,组织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或使用要求。

6. 组织应:

保留有关以上内容的形成文件的信息,确保可以帮助组织实现过程的改进和优化;

修改可供将来使用的作业指导书,过程和程序的具体内容;

将信息传达给组织内部(条款7.2 d)和外部(条款8.2.1)的相关人员。这些形成文件的信息还可用作不符合趋势分析的依据。

三. 本条款审核关注点建议

现以制造类企业为例列几点审核关注点,仅供参考:

如何防止不合格品混淆?

如何处置不合格品?

是否有让步接收?

如果有返工,是否再次检验合格?

查不合格的原因分析?查不合格的措施?

是否有让步接收?让步的原因?让步批准是否有授权?

不合格品是否有标识?

以上几点,你所在企业是否有涉及?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