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经典名言35则(道德经经典名言9句)

《道德经》,是我国春秋时期哲学家老子的作品,千百年来受到众多国内外人士的追捧。书中以“道德”这两个字为主,阐述治国用兵、修身养生之道,内容寓意很深,被称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可以说道德经中的内容,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下面摘抄《道德经》经典名言9句,配上解释,供大家阅读欣赏。

道德经经典名言35则(道德经经典名言9句)(1)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想要取得天下,

不是以天道取得的,

而是图谋以人之智取得的。

我看他,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天下之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那么丑陋的东西就开始暴露;

天下之人都知道某种善良的行为是善的,那么不善的行为也开始暴露。

道德经经典名言35则(道德经经典名言9句)(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颜六色,令人眼睛都看花了,分不清色彩;

美妙的音乐,让人听觉都麻了,分不清是哪一个音;

各种各样的味道,都尝遍了使得人再也品尝不出好的滋味;

骑马打猎,让人精神放纵;

难得的珍贵物品,让人想方设法拥有。

因此作为有德行的圣人,保持自己不饥饿就可以了,去掉这些享受的东西。

道德经经典名言35则(道德经经典名言9句)(3)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这种物质,有利于天下万物,且有不与天下万物相争的品质。

就算是处在众人厌恶的低洼处,也能安然接受。

所以“水”的品质,更接近“道”的准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的规律是对任何东西都没有偏爱的,把万事万物都当成用草扎成的狗一样;

圣人同样对任何人都不区别对待,看待百姓和天地一样,如同用草扎成的狗。

道德经经典名言35则(道德经经典名言9句)(4)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长久久,达到永恒的状态,

是因为它从来都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存在,

所以能一直永恒。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只有与人无争,

天下才没有人能够与他们相争。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办事总是追求完美无缺,还不如及时停下来;

就像刀刃打磨得非常锋利,这锋利并不能长久保持一样。

道德经经典名言35则(道德经经典名言9句)(5)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企图站得比别人高一些就踮起脚尖,很难站得稳;

想要走得快一些就迈开腿跨大步,很难走长远;

自我彰显的人,就算被别人看到也不会太过关注;

自以为是之人,就算有优点别人也不认可;

自我炫耀之人,就算有功劳别人也不会颁发;

自高自大的人,就算有能耐也不会获得长进。


传承经典,就在“每日学文化”,欢迎大家关注,精彩文章不定期更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