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汗讲述印度电影的改变(翻拍阿甘失利阿米尔)

当得知汗叔要翻拍《阿甘》时,我真心为他捏了把汗。

无它,《阿甘》是1994年的电影,但时至今日仍不过时,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虽然汗叔的实力观众是有目共睹的,但珠玉在前,瓦砾难当啊!

阿米尔汗讲述印度电影的改变(翻拍阿甘失利阿米尔)(1)

该片早在2019年就启动制作,可见汗叔摩拳擦掌多年,却一直拖到今年8月11日才在印度上映,虽然拿下了印度票房冠军,但首日票房只有1.2亿卢比(折合人民币1037万人民币),要知道《阿辛正传》是汗叔成本最高的电影之一,据说耗资30亿卢比,也就是2.59亿人民币制作,血赔!

在口碑方面,IMDB评分只有4.8,是电影质量不行吗?难说!但也绝对没有这么差!

阿米尔汗讲述印度电影的改变(翻拍阿甘失利阿米尔)(2)

汗叔这次其实做的很保守,很多经典镜头几乎是一比一复刻,比如开头羽毛飞舞的名场面,镜头语言和结构跟《阿甘正传》如出一辙,只能说买了版权就是硬气,在背景方面结合了印度的历史,如果你对印度近代史感兴趣,这本剧一定不能错过。

内容方面:

《阿辛正传》保留了原版《阿甘正传》的主要故事构架,除了将故事的主角与时空背景都更换成符合印度的历史与特色外,经典的桥段一个没少。

比如说,原本【布巴】是捕虾世家,现在变成了卫生衣世家;

阿甘加入越南战争,拉辛加入印度与巴基斯坦战争;

阿甘等巴士的空隙讲述自己的故事,拉辛变成了坐火车讲述自己的故事;

原本是吃巧克力,现在也变成了吃印度著名小吃油炸球;

这些细节让电影变得十分印度化,所有的历史与人物都完美符合印度的文化特色,看的时候观众并不会觉得突兀。

我们都知道,《阿甘正传》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地方,就是阿甘身上的精神,他传递给我们的精神——他乐观、坚强;他正直、善良;他顽强、进取;低智商的他在军中如鱼得水,不仅表现出色,而且还屡立战功,荣获勋章。

服完兵役之后,为了完成巴布生前的遗愿,他来到巴布的家乡,购买了一只捕虾船,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下,成为捕虾业的巨头。

后来,阿甘在不停的跑步中,给了千千万万精神迷茫的人以勇气和信念。

作者借阿甘亲身经历,贯穿了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3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了美国一代人的精神历程,从迷茫、挣扎、痛苦到重新寻找生命的真正意义。

如果说,剧情和人物是一部作品的形,那么能与观众共鸣的精神,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

那么《阿辛正传》是否徒有其表呢?其实不然。

影片中有意加重了对于历史的批判,不仅限于嘲讽,而是借着拉辛的遭遇,去尽可能地还原那段战乱的历史,以及印度人民曾经经历过的苦难。

拉辛成年后去参军,遇上了1999年爆发的卡吉尔战争。

这是印巴两国为了争夺什米尔地区而爆发的战事冲突,在这场战争中印度方面损失惨重,电影中的拉辛同阿甘一样,从枪林弹雨中救下了5个人,不同的是,阿甘救了自己的上司丹·泰勒中尉,拉辛则救了一名巴基斯坦虔诚军的头目,名叫穆罕默德·帕吉。

由于失去双腿,穆罕默德一度自暴自弃,但后来受到拉里的精神感染,重新振作起来。

后来,穆罕默德成了鲁帕集团的销售经理,与拉辛一起将内衣卖到全印度,两人还登上了《今日印度》杂志。

该片借拉辛母亲之口,将宗教冲突和战争称为“疟疾”,且拉辛认为:“宗教是外头闹疟疾的罪魁祸首,神住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阿米尔·汗本人是出生于印度孟买的穆斯林教徒,且是第一种姓阿什拉夫出身,是穆斯林教中的贵族。

但他为了表明自己反对种姓制度和反战的立场,不惜以穆斯林的身份扮演一名锡克教徒,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就凭借这一点,整部电影的精神就不在《阿甘》之下。

票房分析

可惜阿米尔汗本人拖累了《阿辛正传》

《阿辛正传》的票房失利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阿米尔汗为了上一部烂片买单

2018年的《印度暴徒》质量真的是一塌糊涂,就连对阿米尔汗有滤镜的观众也给出不及格的评价,在本土市场更是被评价为阿米尔汗演艺生涯最差作品,口碑一度跌到了3.5分

最终只拿下了20亿卢比,也就是不到2亿人民币,《印度暴徒》让阿米尔汗元气大伤

第二个原因就更简单了,这几年阿米尔汗在印度已经从国宝级演员几乎变成了人人喊打,电影还没有上映,印度社交媒体上已经掀起了抵制风暴,这跟阿米尔汗这些年很多极具争议的言论有关系

这样的观众缘,自然让《阿辛正传》口碑大受影响

阿米尔汗讲述印度电影的改变(翻拍阿甘失利阿米尔)(3)

#秋冬影视剧大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