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中高考语文古诗词常用典故解析之花月雪风雨云)

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中高考语文古诗词常用典故解析之花月雪风雨云)(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以下为初高中古诗文中常见典故。

一,花

1,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三,雪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梁苑雪 咏文人赏雪赋诗之雅事。唐韦庄《代书寄马》:“鬃白似披梁苑雪,颈肥如扑杏园花。”

3,程门雪 引自杨时去向程颐请教学问,正好碰到程颐睡觉.杨时为怕打扰程颐睡觉就在门口等他醒来,结果程颐醒来,杨时都快变成了个雪人。程门立雪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

元谢应芳《杨龟山祠》:“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

4,窗雪 引自晋代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境贫寒,灯已无油,尝于冬月映雪读书。

唐贯休《寄匡山大愿和尚》:“一听玄音下竹亭,却思窗雪与囊萤。”

5,袁安雪 《后汉书·袁安传》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说,有一年,洛阳大雪,他人皆除雪出外乞食,独有袁安门前积雪如故。洛阳令按户查看,以为袁安已经冻饿而死,便让人扫除积雪,进屋察看。只见袁安直挺挺地躺着,便“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不应当打搅别人)’。”后遂把宁可困寒而死也不愿乞求他人的有气节的文人称作“袁安困雪”或“袁安高卧”、“袁安节。

清顾炎武《吴兴行赠归高士柞明》:“穷冬积阴天地闭,知君惟有袁安雪”

6,雪似盐 出自《谢道韫咏雪》的典故。

也引自唐李贺《马诗》之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四,风

1,九万风 唐李商隐《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2,长风 出自唐李白《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群玉《广州陪凉公从叔越台宴集》:“高鸟散飞惊大旆,长风万里卷秋鼙。”

3,草木风 引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唐杜甫《洗兵马》:“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4,洛阳秋风 喻感秋风而思亲。出自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五,雨

1,天漏 喻天下雨。唐杜甫《九日守岑参》:“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2,洗兵雨 常以“ 洗兵雨”喻胜利结束战争。出自唐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洗净甲兵长不用。”

南朝梁《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3,楚雨 同“巫山云雨”。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地北天南蓬转,巫云楚雨丝牵。”

唐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

4,灌坛雨 咏雨,或喻有德政。唐杜甫《题都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晋张华《博物志》卷七:“太公为灌坛令。文王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与西海神童。今灌坛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文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过。”《搜神记》卷四略同。

5,未雨绸缪 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缮。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原指鸱鴞在未雨前,已修补窝巢。后喻事先预备,防患未然,常用此语。 出自《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中高考语文古诗词常用典故解析之花月雪风雨云)(2)

六,云

1,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

2,巫山一段云 引自“朝云暮雨”。唐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大家喜欢我的文章的话可以顺手点个赞,更可以加关注,我会经常发些初高中学习与教育方面的文章来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有不当之处也多请大家包涵,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