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免死金牌后面是什么(免死金牌趣谈古代真有免死金牌吗)

在小说、影视剧里,我们经常能听到和看到两件法宝:一是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二是“免死金牌”,可以免除死罪。这两件法宝,都是特权的象征,更增添了神秘感,民间对其想象和演绎不断。

古代的免死金牌后面是什么(免死金牌趣谈古代真有免死金牌吗)(1)

(“免死金牌”。图片源网络)

那么,古代真有免死金牌吗?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除死罪吗?真相如何,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古代真有免死金牌吗?

民间所说的“免死金牌”,在古代历史上还真的存在过。只不过,它的名字不是直接叫“免死金牌”,而是称“丹书铁券”,又名“丹书铁契”、“金书铁券”、“誓书铁契”、“金券”、“银券”、“世券”等。

由于技术的落后和黄金的珍贵稀有,民间所谓的“免死金牌”,早期是铁制的,后来有银制的。汉时在铁契上用丹砂填字,梁时用银填字,隋时用金填字,因铁券可以世代相传,所以金书铁券又称“世券”。

“丹书铁券”是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殊凭证。可以说,是皇帝与大臣签订的契约,我给你荣华富贵,而你要乖乖听话。“丹书铁券”起初并没有免死的功用,只有受赐者的官爵、封号、邑地、功绩和优遇等等,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有了免死的内容。为了使铁券具有实际的效力,往往还写上帝王的誓言。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铁券往往剖开,一式两份,朝廷和受赐者各存一半。

“丹书铁券”的制作形态,最常见的是圆筒状瓦片状的。而民间的想象的免死金牌,手掌般大小,如同一件佩饰的形制,多是假的。

现存最早的“丹书铁券”,是唐末时期吴越国王钱镠铁券,已有一千余年历史,珍藏于国家历史博物馆内。

古代的免死金牌后面是什么(免死金牌趣谈古代真有免死金牌吗)(2)

(钱镠铁券)

公元896年,唐昭宗为了嘉奖钱镠讨伐董昌叛乱有功,特颁赐于钱镠的。这块丹书铁券,铁质铸成,状如覆瓦,上面嵌有350个金字,记录了钱镠的功绩,全文端楷工整,现金字多有剥落。因其对朝廷功劳巨大,所以“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意思是可以免除钱镠九次死罪,他的子孙也可以获得三次免死的机会,即便犯了常规的罪刑,也可从轻处置,不得加责。

二、“免死金牌”简史

追溯铁券制度,最早应源于战国时的铜节,不过这时的丹书,是一种礼制,与后来的“丹书铁券”相差甚远。

真正意义上的“丹书铁券”,始于西汉初年,发明者是汉高祖刘邦。刘邦夺取政权,建立汉朝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功臣丹书铁券,作为褒奖。

《汉书·高帝纪》记载:

“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其中的“符”,就是“契”,即皇帝与功臣、重臣之间信守的凭证。即以铁为契,以丹书之,将皇帝与功臣、重臣的信誓用丹砂写在铁券上,装进金匮,藏于用石头建成的宗庙内,以示郑重和安全。

古代的免死金牌后面是什么(免死金牌趣谈古代真有免死金牌吗)(3)

(《楚汉传奇》陈道明饰演的刘邦)

为汉朝创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如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等这些人,都得到封爵赏赐,持有皇帝赐给的丹书铁券。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中记载了封爵的誓言:“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意思是,当黄河变得细如丝带一样,泰山变得平低光滑的时候,封国也会安稳永存,子孙后代们也会一直获益。

这时的丹书铁券,没有免罪和免死的许诺,仅作为一种嘉奖表扬、封侯赐爵的凭证。

然而,即便是许诺世世代代可享荣华富贵的誓言也没有信守。汉初,那些获得丹书铁券的开国功臣,获罪、被处死的大有人在,连性命都留不住,谈何荣华富贵!

到了南北朝时期,丹书铁券才渐渐有了免死的功能。南朝的梁,把丹书铁券变成了“丹书银券”。

到了隋朝时期,铁券由丹砂写字改用金粉写字,此时丹书铁券也称为“金书铁券”。

到了唐代,把丹书发展成嵌金,就是在铁券上凿字嵌金。这时,铁券制度逐步规范化,颁发出去的铁券还会注明免死的次数,甚至开始荫及子孙。早期铁券免死次数大多在3次以下,后来免死次数不断增加。唐代后期,免死的次数甚至高达9到10次,受赐铁券者的子孙都可以凭铁券免死1至3次。不过,虽这样说,开国功臣刘文静,最后因诬告谋反被处死。

到了宋代,因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后周柴氏手中夺得皇位,为了安抚人心,于是制作“丹书铁券”,藏于宗庙,要求继任者厚待柴氏子孙,即使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小说《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是后周柴氏皇裔,他家有“丹书铁券”,是有历史依据的。

到了明代,朱元璋刚登上皇帝宝座,就大封功臣,他仿照唐代丹书铁券的式样,制作了一大批免死铁券。如洪武三年,朱元璋就封李善长、徐达、李文忠、邓玉、冯胜6人为国公,自汤和以下,封侯者28人,每人都赐以丹书铁券,这是历史上集中颁出铁券最多的一次。

朱元璋将铁券制度进一步完善,从法律上规范了铁券的颁授对象,仅限于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而且,免死的次数下降,子孙也不包括在被赦免的范围,也不可以免除谋逆死罪。

到了清代,铁券制度废止。但对应的是有了铁帽子王、黄马褂这样的恩赐。

 三、“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除死罪吗

在古代,拥有了“丹书铁券”这块免死金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民间想象,那些手握免死金牌的人,得到了皇帝不杀的承诺,可以为所欲为,即使杀人放火也无妨。事实真是如此吗?有了免死金牌就一定能确保性命无虞吗?

事实并非如此,所谓的“免死金牌”,不是适用于任何情况的。皇帝们可不傻,不会自己把自己套死。为了避免手持“丹书铁券”的大臣们为所欲为,威胁到皇位,皇帝早就规定了“丹书铁券”的使用条件,避免了免死金牌的滥用。其中,最主要的限制条件就是“谋逆不赦”,就是不管有多大的功劳,一旦被认定为谋逆,或有谋反之心,免死的承诺是无效的,仍然要被杀掉,甚至株连族人。

明人沈德符的《野获编》中就说:

“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后革爵革薪,不许仍故封,但贷其命耳”。

也就是说,谋反之罪是不免死的。而且,犯了其它死罪,即便免除死刑,但剥夺爵位、薪水和封地,一切都化为乌有了。

免死金牌的解释权是皇帝的,一旦皇帝怀疑你,认为你功高盖主,即使手握“铁券”,也难逃一死,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因此,免死金牌能不能保命,关键看大臣与皇帝的关系。皇帝信任你,免死金牌就是“护身符”,反之,免死金牌就成了“催命符”。历史上,手握免死金牌,仍被处死的大臣例子非常多。

首创“丹书铁券”的汉高祖刘邦,立誓只要韩信顶天立地于汉土,便绝不加兵刃于其身,可后来,刘邦暗示吕后以谋反罪杀死韩信。于是,韩信被吕后骗入长乐宫,斩于钟室,并夷其三族。

明朝的时候,朱元璋颁授过许多免死金牌,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年,太祖欲封功臣,议为铁券……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三年,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铁券。”“二十五年,改制铁券,赐公傅友德,侯王弼、耿炳文、郭英及故公徐达、李文忠,侯吴杰、沐英,凡八家。永乐初,靖难功臣亦有赐者。”

古代的免死金牌后面是什么(免死金牌趣谈古代真有免死金牌吗)(4)

(《山河月明》陈宝国饰演的朱元璋)

然而,拿到朱元璋所赐的免死金牌的大臣,最终有超过一半的大臣被杀。这些大臣要么被认定为谋反、要么被认定为贪污、要么被认定为欺君,一个个被处死。洪武四大案,一次比一次惨烈。其实,有些大臣只是做了一些糊涂事,有些是被冤枉的。

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了胡惟庸、李善长,废除了宰相制度,消除了文官的威胁;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了蓝玉,消除了武官的威胁。其实,就是为了实现集权。

虽然这些功臣拿出了免死金牌,仍未能幸免,不但自己性命不保,连累家人也惨遭诛杀。免死金牌就如同一张张空头支票,毫无作用,反而成了重点怀疑对象,一个个铲除,永绝后患。

所谓的“免死金牌”,在你和皇帝关系好的时候,即使你犯了死罪,皇帝也会设法为你开脱,甚至可以逾越一些帝国的法律和制度约束。而当你和皇帝的关系开始交恶的时候,当你成为了必须被除掉的威胁时,什么东西也救不了你。

清朝的时候,是没有“丹书铁券”的,但是有黄马褂。拥有黄马褂的人,就代表其十分受皇帝宠信的,也象征着身份特殊,十分尊贵。但黄马褂也如同免死金牌一样,并不能保全性命。

古代的免死金牌后面是什么(免死金牌趣谈古代真有免死金牌吗)(5)

(黄色龙纹袍)

古代虽然也有法律,但更多的还是人治,需要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因而说: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心思和喜怒,难以揣测,可能无意之中,就引起了皇帝的猜疑和忌惮,性命难保。

现代社会,法律更加健全,制度更加完善,不存在“免死金牌”的特权现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都不可能逾越法律之上为所欲为,只要触犯了法律,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