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句论语精选(论语易读1223)

【原文】

12.2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dǎo)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

子贡问如何对待朋友。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善意地引导他。如果他不听,也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注释】

(1)《朱注》:“友所以辅仁,故尽其心以告之,善其说以道之。然以义合者也,故不可则止。若以数而见疏,则自辱矣。”

(2)《钱解》:“本章必是子贡之问有专指,而记者略之,否则孔子当不专以此为说。”

(3)刘强《论语新识》:“朋友与君臣有相似处,二者皆当以道义合。前面谈大臣,当‘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处说良友,亦当‘忠告善道,不可则止’。”

【解读】

《季氏篇》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之分判(16.4),此章或针对“损友”而言。又《宪问篇》载有“子贡方人”一章,“方人”者,诋毁人也;盖子贡聪明,或有责善之心太切而致伤人者,故孔子诫之。又唐文治说:“忠告善道,仁也;不可则止,智也。仁智流行于交际之间,故《里仁篇》首言仁智,亦以‘朋友数,斯疏’终也。”(《论语大义》)

古代称“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其中“父子、夫妇、兄弟”三伦有血缘或姻亲关系,故以亲情为重;而“君臣、朋友”两伦并无血缘或姻亲关系,当以道义相合为重,故不论事君还是待友,孔子都讲“不可则止”——这既是对君上和朋友的尊重,其实也为自己的人格独立预留了空间。《周易》贲卦《彖传》有云:“文明以止,人文也。”可以说,能“知止”乃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如种种礼仪制度的建立即是,这里的交友准则当然亦是。#阅读海淀#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22句论语精选(论语易读1223)(1)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