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已经忘记周星驰是功夫大师(我看出了周星驰的影子)

很久以前就看过《功夫》,因为时间久远,对里面的剧情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最近重温了《功夫》,有了不一样的感触,从影片中的阿星,我看到了周星驰本人的影子。

很多人已经忘记周星驰是功夫大师(我看出了周星驰的影子)(1)

我曾经并不喜欢看周星驰的影片,我觉得他片中的语言是强行的搞笑,显得很生硬。可是现在看来,笑着笑着就哭了。年少不懂周星驰,读懂已是片中人。

那是一种插科打诨的阿Q精神,安慰自己的同时,一次次不畏艰难的重新站起来,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才让我们看到了现今星光熠熠的星爷。

一、《功夫》里的阿星童年,其实是周星驰童年的缩影

人穷志不能短,《功夫》其实是周星驰自己的励志意识形态

出生于1962年的周星驰,和影片中的小阿星一样家境贫寒,7岁那年父母离异,自此他们兄妹三人跟着离异的妈妈,四个人挤在香港九龙贫困区的一间房子里。

周星驰在9岁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偶像,那就是李小龙,在李小龙的影响下他每天练习打拳,像是着了魔一样。

很多人已经忘记周星驰是功夫大师(我看出了周星驰的影子)(2)

这和电影中的小阿星一样,因为一个契机购买了如来神掌,并且坚持不懈的练习,可是这外人看来,这如痴如醉的练习显得十分可笑。可是阿星并没有因此放弃,在别人的嘲笑和不解中,慢慢的打磨和坚持。

周星驰在采访中不止一次的说过:“小时候家里穷。”曾经他在一年内拍过11部影片,就是为了多赚钱,给自己的家人买大房子,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一个人童年缺少什么,长大就会努力的去追寻那样东西

影片中阿星最后成为了拯救大家的英雄,小时候的梦想实现了。这其实就像是周星驰自己一样,他是自家的英雄,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买上了房子、车子,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周星驰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很多超于常人的励志精神,他拍摄了众多影片,充实观众业余生活的同时,也让自己赚到了足够的钱。

很多人已经忘记周星驰是功夫大师(我看出了周星驰的影子)(3)

曾经一时,影视圈的一些人说周星驰爱钱,可是谁不爱钱呢?面对外界的质疑他从不解释,当然也有很多好的评价,周星驰也做过不少的公益。

他是个真实的人,就像他影片里的人物,有着英雄的情节,也有市井的俗气,这就是人的矛盾和真实性,亦是人性,不需要遮掩和解释。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称,需要自己衡量。

二、香港的喜剧片由来已久,无厘头的语言风格,奠定了周星驰的风格基调

香港的喜剧片由来已久,早在1909年香港就制作出了第一部有声喜剧片《傻仔洞房》,此后很多年,一直有一批影人对喜剧电影进行探索和发展,由此可见港人对于喜剧的喜爱。

周星驰的喜剧风,于九十年代开启,1990年《赌圣》的热播,让周星驰成为了香港电影巨星。1992年香港电影票房前十的影片中,有5部都是周星驰的作品。

此后,他更是拍摄了多部电影作品:《审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等,这些电影在当时可谓风靡,夺得了不俗的票房。

在此后多年,周星驰就是喜剧电影的标签,他的电影票房长盛不衰。现在,好像“周星驰”三个字就是票房号召力。

很多人已经忘记周星驰是功夫大师(我看出了周星驰的影子)(4)

《功夫》是周星驰2004年的作品,下面是影片中的对白:

“别以为你长得帅,我就不打你!”

“腰里挂着死耗子就装作打猎的。”

“难道我学过如来神掌也要说给你听么?”

“你到底是让我打他本人,还是打他妈的,你搞得我好乱啊!”

“这种阵势难道就是人称《神雕侠侣》里的杨过、小龙女?”

“我数三下,开始,三!”

“打人都没力气,还说是黑社会?”

所谓无厘头的语言,是利用表面毫无逻辑关联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人物在矛盾冲突中所表现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在一起很滑稽。如果不明白事件背后的笑点,可能就笑不出来。

周星驰影片中的无厘头语言风格,奠定了他的风格基调,在此后多年,他的电影一直沿用这样的风格语言。

这种的语言无厘头表达方式是对口语的颠覆,简洁、真实、夸张,这种口语让很多年轻观众的喜爱,也一度成为流行的口头语,被用于我们的日常交流中。

三、《功夫》其实是星爷后现代拼贴与戏仿的表现手法

后现代是一种反传统、反主流、反精英文化形态,具有强烈的解构意识,打破传统的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其中拼贴和戏仿是惯用的手法。

在《功夫》里可以追溯到周星驰的偶像李小龙。里面的功夫有:无敌风火轮、降龙十八掌、小龙截拳道、如来神掌、大力金刚腿等等,这些功夫里有李小龙的影子。

梁小龙、元华、元秋的出演,更是让影片有了一种功夫明星聚会斗武的感觉。

很多人已经忘记周星驰是功夫大师(我看出了周星驰的影子)(5)

在《功夫》电影里,能够看出戏仿了好莱坞经典电影的片段,可以说是众多电影的集合,再加上星爷自己的电影拍摄技术和电影的感悟,重现了自己人生经历。

在影片的开头,鳄鱼帮被斧头帮击败后,斧头帮集体热舞,现场的节奏、气氛俱佳,颇有《洛城机密》、《芝加哥》的风韵。

影片中有一幕是阿星一把抓住哑女,将她搂在自己的怀里,做“乱世佳人”的造型,这可是经典的乱世爱情电影。

阿星和包租婆在公路上追逐,很像是日本漫画中的涡轮脚,而在西方观众看来却非常像美国老式动画片中的“荒野狼”和“小走鹃”开创的经典追逐,趣味十足。

《功夫》里,同样有日本恐怖片和游戏的影子,在关押火云邪神的牢房里,恍惚间看到大门洞开,有好多鲜血喷涌出来,可是再定晴一看,大门完好无损——显出《闪灵》,还有很多其他的经典片段等等。

很多人已经忘记周星驰是功夫大师(我看出了周星驰的影子)(6)

《功夫》里有很多以往电影作品的拼贴和戏仿,但同时也显现出了周星驰的整合与创新的能力。尤其是这些无厘头语言的运用,看似简单,实则煞费苦心,毫无疑问《功夫》是一个好片。

四、阿星最后成为了一代宗师,亦是星爷自己草根梦想的实现

周星驰自己草根梦想的实现

周星驰的电影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家境不好,他中学毕业后做过很多工作,就是为了贴补家用。

源于对演戏的喜爱,他上过无线训练班,跑了七年的龙套,也接过很多的小角色,七年的坚持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根本就坚持不下去。

周星驰生性腼腆、害羞,周围的人都劝他放弃,连他的妈妈都觉得他不适合做演员。可是他依然坚持,就像电影中的阿星,在别人的不理解中,依旧坚持走自己的路,慢慢的磨练自己的如来神掌。

不管角色的大小,他都努力做好自己的角色,正是在这种一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他拿到了更多的角色和资源。

《功夫》这部电影在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史无前例的16项提名,并斩获最佳电影奖。

很多人已经忘记周星驰是功夫大师(我看出了周星驰的影子)(7)

《功夫》不仅让国内的观众为之震撼,在国外也受到了诸多赞誉。打破了华语片在多个国家的首映票房记录。

毫无疑问,周星驰成功了,成为了电影行业的翘楚,他现今在影视行业的辉煌都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在一次次的打磨中胜利了。

相似的人生经历,一样的励志,一样以成功和胜利为结尾

周星驰本人的人生经历和电影《功夫》里的阿星如出一辙,他在《功夫》里塑造的阿星是个小人物,是草根阶层受众的情怀表达,是对贵族式的、精英阶层的挑战。

很多人已经忘记周星驰是功夫大师(我看出了周星驰的影子)(8)

影片里的那些底层人物,每天生活在混乱、嘈杂、边缘化的居住环境里,俗称“贫困社区”。

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是交租、催租、食物、水等等这些基本的生活设施,在这种环境下想要维持自己的尊严就必须付出更多,甚至是健康、 生命。

周星驰这是在寻找表达草根阶层的尊严,在传统的经典作品中为草根阶层争夺话语权——也就是和斧头帮的那些压榨人的头目做对抗,并且战胜了斧头帮聘请的,一个个带有恶意的高手。

很多人已经忘记周星驰是功夫大师(我看出了周星驰的影子)(9)

《功夫》里的包租公、包租婆、裁缝、苦力、早点店的老板、阿星等这些人都是具有英雄气概的,但是很多时候却又是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做一些插科打诨的事情。

此影片不像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没有塑造完美的英雄形象,因为英雄也是人,也有胆怯和自私,此影片给人物的形象,做了非常人性化的处理,提升了真实感。

在经历磨难后,草根阶层终于战胜了对手和恶势力,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就像影片中的阿星过上了岁月静好的生活,小时候阿星惩恶扬善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