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书苑最新消息(明湖文苑谈畏)

明湖书苑最新消息(明湖文苑谈畏)(1)

谈“畏”

作者:杨濮蓉

总有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固然是肯定了年轻人的勇敢,但也导致了许多年轻人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为此,我们要适当的“畏”。

什么是畏?

人们往往将“畏”归纳为畏惧,其实不尽然。“畏”不是懦弱,不是面对困难退缩不前,相反,“畏”是聪明的拐弯,用更智慧的方式解决困难。大智大勇者知道什么时候该无所畏惧,什么时候该有所畏惧。无所畏惧可以让人斗志顽强,树立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信心;同样,有所畏惧可以使人清醒,认真审视自己,然后奔向成功的彼岸。

所以,有人劝诫青年,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冲劲才是少年的担当;而我想告诉青年,生而为人,要有所不为,要学会低头。顶天立地的君子,绝不是一味的愚勇无畏,有所不为的“畏”才是成功者应有的智慧。

明湖书苑最新消息(明湖文苑谈畏)(2)

人要有所畏惧,适当的畏惧,表现人的智慧。作为一个理智的青年,过分大胆,有时只是暴虎冯河,适当的畏惧,收获的将会是柳暗花明。韩信甘受胯下之辱,他的畏惧其实是以退为进的一种智慧。少年郎今朝受辱,暮色沉沉,往后余生威武状。如若拔剑一刺,怎么得今后盛名?

人要有所畏惧,适当的畏惧,表现人的胸怀。蔺相如的畏惧实质是一种大度,为国家兴亡而表现的畏惧,体现的是气度格局。蔺相如位高权重,又何必畏惧廉将军。右相一语成谶敌国不攻,全因廉颇与蔺相,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后私仇也”。

人要有所畏惧,适当的畏惧,表现人的韧性。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余载,他甘愿受辱?当然不是。可是,兴国之道,又怎在朝朝暮暮,一曲肝肠断,苦胆之味几人知,为了复仇,勾践选择了“苟且”活着,选择了畏惧。选择忍耐,选择生存,选择复兴,“畏”无疑是最好的路。

畏,并不是面对挫折时的退缩,而是权衡再三后适当的低头,将风险与错误减少到最低,这样的畏惧是一种大智慧。

明湖书苑最新消息(明湖文苑谈畏)(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