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1)

图 | 来源于央视新闻

我们与古人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吗?

穹顶之下万水千山,九天之外日月星辰。

浩瀚无际的太空中充满未知与神秘,而我们的祖先早于数千年前踏足于此。

说起古代天文,我们就不得不先提一下与其关系紧密的古代历法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2)

我国先民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时间间隔、推断季节气候的轮转。古代历法由此诞生。

年、月、日是历法的三大基本构成要素。开始计算的年代为起始点,称为“纪元”。一年的开端,为“岁首”。

目前世界通行的公历,实际属于太阳历。中国传统历法——农历,属于阴阳历,是阴历(根据月亮阴晴圆缺制定的历法)和阳历的合历。

古代历法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其与古代天文密不可分。

因为农耕需要,古人勤于观测天象。根据记录四季变化、星象规律、星辰位置等信息,古代天文历法的框架体系基本确立,并推动了农业文明的进步。

我们常听的斗转星移七月流火月离于毕等词,都与之相关。

那么繁星点点悬浮于无垠宇宙,古人是如何记录观测的呢?

答案很简单。

归类。

古人分类的智慧:

四象与二十八星宿

古人观象时,认识到恒星之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因而以它们作为标记进行测算。天空中的若干恒星被分为不同组合,这种组合命名为“星官”。

每个星官所含有的恒星数目不一,所占的天区也不同。

中国古代的星官系统,将太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以及其他星官。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3)

图 | 唐代星象图,描绘了在北半球所见到的夜孔,你能找到北斗七星吗?| 来源于人民日报

三垣星官,垣指星星的区域,分为上垣(太微垣)、中垣(紫微垣)、下垣(天市垣)。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4)

图 | 《太微垣图》 | 来源于古地图数字博物馆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5)

图 | 《紫微垣图》 | 来源于古地图数字博物馆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6)

图 | 《天市垣图》 | 来源于古地图数字博物馆

二十八宿星官,又称二十八舍。在这二十八宿的基础上,又分为四大星区,并分别以四大灵兽命名。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7)

图 | 四大灵兽 | 来源于央视网

我们对四大灵兽的名字甚是熟悉。

他们是,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他们于各自的方位“率领”着大规模的星星群。据《史记》记载,青龙为东宫、朱雀为南宫、白虎为西宫、玄武为北宫

除方位外,四灵还代表着四时。东宫青龙主春,北宫玄武主冬,西宫白虎主秋,南宫朱雀主夏。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8)

图 | 白虎纹饰瓦当 | 来源于央视网

在诸如铜镜、瓦当等艺术品、建筑纹饰上,我们也常能看到四象图案。

那么,二十八星宿,又是如何划分的呢?

古人认为,车马日行夜宿。那么月亮也应如此,宿即指月亮“休息的地方”。而二十八,是月亮在恒星间回到同一位置的周期,实际为27.33天。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9)

图 |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 | 来源于陕西新闻联播

根据我国目前发现的星象图及典籍文献资料记载:

这二十八宿均分布在黄道和赤道带上,太阳与月亮的相对运动会与这二十八星官擦身而过。

古人按照木、金、土、日、月、火、水的日月五行顺序,加之一动物相配,命名二十八宿。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10)

图 | 南宋石刻天文图 | 来源于科技日报

东方七宿: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北方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㺄。

西方七宿: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南方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11)

图 |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 | 来源于陕西新闻联播

细细数下来,

二十八宿共有星星182颗。而唐代时,天文学家李淳风曾加了一颗星在内,那时的总星数达到了183颗。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恒星观测,基本都以二十八宿为基础

当有特殊奇特的天象出现时,也以其为记录方位的依据,可谓星图、历法的骨干。

我们的祖先用这四象和二十八宿的出现及运行来判定季节,调整农事活动。

古人星宿崇拜:

占星观象而晓天地

我们的祖先天文知识丰富且普及。明末思想家曾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便有了星名、日食、月食等天象的记载,而我们熟知的《史记》、《诗经》、《尔雅》等经典书籍中也对星宿进行了叙述,并记录了大量的天象资料。

古人对于星宿的崇拜,源于对知识以及自然的敬畏与谦逊。

重回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我们不难发现,千年以前遨游于太空的先人对满天星辰的探索。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12)

图 |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牛宿&女宿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13)

图 |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伏羲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14)

图 |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女娲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15)

图 |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箕宿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将星空奥秘与绘画艺术相结合,融入具有中国独特的神话故事人物,使之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及历史文化价值。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16)

图 | 数字化再现墓室顶部的二十八星宿图 | 来源于陕视新闻

这幅天文壁画在一个长方形的画面里来表现一个圆图,而其位置却相对准确

可见古人对天文的了解之深。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17)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18)

图 | 四川郫县出土的石棺盖顶画像 | 来源于澎湃新闻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19)

图 | 牛郎星·织女星 | 来源于澎湃新闻

“天河之西,有星煌煌”,称“牛郎星”。牛郎星的东南方有六颗牛宿星,其有着牛角一样的轮廓。

“天河之东,有星微微”,为“织女星”。织女星的东南方有四颗渐台星,组成的四边形状像一台织机。

《小雅·大东》中曾记述了,织女星一天七次更移。

“七月初昏,织女正向东。”

《夏小正》中的记述也表明了织女星的移动。

农历七月,牛郎星与织女星达到了一年中最近的距离。

农历七月七日的神话传说,也由天象的变化而传播开来。

中国独特的天文体系

现代人眼中的星宿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20)

图 | 北京冬奥会奖牌 | 来源于新华社

北京冬奥会的奖牌蕴含了中国古老的天文知识。

奖牌背面镶刻的同心圆环及24个点,其灵感来源于古代天文图

根据我国古代天文典籍的记录推测,奖牌上的5个圆可看为一年内太阳在不同时期的运动轨迹。

最外圈,代表太阳轨道离观测点最远,即为冬至。

最内圈,代表太阳轨道离观测点最近,即为夏至。

形容探索观测宇宙的古诗(遨游太空微星中)(21)

图 | 来源于央视网

冬奥奖牌与古代天文历法相结合,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其中,彰显中华民族的智慧。

结语

天上星河转,

人间帘幕垂。

古人眼中的星辰,像是按下了浪漫的开关,每一颗星星都有独特的名字、故事,以及属于自己的“归宿”。

星宿悬浮太空,踏过亿万光年,于苍穹绘制绝美画卷。

我们时隔千年抬头仰望,或许与古人眼中星空已不尽相同。但其中所传承的对知识的渴望,对自然的敬畏,对未知的探索,从未改变。

朝乾孜孜月悬夜,

暮得累累星满天。

编审:张筱曼

责编:邓莫南

策划:彭 锋

编辑:刘梦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