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多少地方说粤语(广西侗语地名你知道多少个)

侗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也是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之一。广西境内的侗族主要聚居在桂北地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内。侗语地名也主要分布在这三个县。侗语地名多用归(意为溪流或水沟)、八(意为口)、牙(意为山峰)、亚(也写作雅、牙,意为田)、布(意为父亲)、成(意为山)、基(意为山坡)、务(意为上面)、交(意为上方)、美(意为树)、坝(意为石头)、韦(也写作围,意为水牛)。

三江侗族自治县

高了,高,侗语意为上;了,侗语意为顶。因寨子建在高山顶上,故名。

登便务宴,登,侗语意为靠田面;便,侗语意为大片田靠里边;务,侗语意为上;宴,侗语意为庙庵。因寨子建在靠大片田里边的庙庵上。

加雷,加,侗语意为增加;雷,侗语意为来。因该寨为增加来的寨子故名。

归便,归,侗语意为溪;便,侗语意为片。因寨子建在溪边较平的一片土地上,故名。

八协,八,侗语意为口;协,侗语意为溪名。因村子建在协溪溪口旁,故名。

马哨,马侗语意为菜,哨侗语意为野茼蒿之意。因寨旁长有很多野茼蒿菜,故名。

南康,南侗语意为悬崖,康侗语意为山岗。因该寨子位于有悬崖的山岗附近,故名。

亚别,亚,侗语意为田地’;别,侗语意为转让出卖。因寨子附近的田地在旧社会被多次转让出卖,故名。

岜团,岜侗语意为荆棘;团,侗语意为草丛。因建村前此地长满荆棘丛草,故名。

牙戈,牙,侗语意为岩石;戈,侗语意为山坡。因寨子位于岩石山坡上,故名。

布交,布,侗语意为父亲;交,侗语意为田地。因建村在父亲开垦的田地上,故名。

金库,金,侗语为山冲之意;库侗语为猪之意。据说该地原是一个牛栏,后八斗村有一头母猪到此牛栏生仔,建村后取名猪冲,故名。

八归,八,侗语意为通往外面;归,侗语意为小溪。因寨子建在小溪附近,该小溪通往外面,故名。

平坦,坪侗语平地之意,坦侗语部落居住过的地方。因该所在地很平,是过去旦部落居住过的地方,故名。

面修,面修侗语树名。因寨子旁边长有面修树,故名。

寨明,寨明侗语载民。载民侗语,民国中期称衙民,载民与寨明谐音,故名。

八协村,八,侗语意为口;协,侗语意为溪名。因村子建在协溪溪口旁,故名。

上牙,侗语务牙为坪地的名称,务侗语为上之意。因寨子建在山顶的小坪地上,人们称此小坪地为务牙(侗语),故名。

归信,归,侗语意为小溪;信,侗语意为笋=。因该寨子位于小溪边,四周长有很多的南竹,春季长出很多笋子,故名。

岜团村,岜:侗语意为荆棘;团,侗语意为草丛。因建村前此地长满荆棘丛草,故名。

相思,侗语项细,意为寨子居住的地方长有很多的细叶竹,项细与相思谐音,故名。

岑登,侗语岑为山;登为高。因寨子地处高山,故名。

亭图,侗语意为牛棚。因祖先刚来开山的时候住在牛棚,故名。

美代,侗语指米椎树。因寨旁过去长有较多的米椎树,故名。

寨从,侗语为由人给。因该村祖先们从外地迁来后,住在河边什么都没有,全靠别人帮忙,故名。

美对,侗意为桃李树。因寨子建在有许多桃李树的地方,故名。

培秀,侗语培为尾,秀是山。因寨子建在山尾,故名。

归利,侗语意为山溪。因寨子是建在山溪边,故名。

良培,侗语意为山寨。因寨子建在山上,故名。

小兵,侗语意为小河。因寨子建在小河旁,故名。

善汪,侗语意为鱼窝。因寨子所在地形似鱼窝,故名。

独峒,侗语为山洞之意。因该村地形像个山洞,故名。

八江镇,八为侗语译音,即口;江指江河。因驻地得名。因八江村位于平江西口,故名。

岑培,侗语岑为山,培苗语为坡。因寨子建在山梁上,故名。

加列,侗语为加来意。因寨子原是龙姓人的居住,后吴姓人加入,故名。

下良同,良同侗语为山梁之意。因寨子建在山梁下面,故名。

上良同,良同侗语为山梁之意。因寨子建在山梁上面,故名。

高培为侗语焙笼之意。因寨子建在焙笼山下,故名。

吉坤,侗语凸山坡之意。因寨子建在一个凸山坡上,故名。

归夯,归侗语为溪,夯为溪名。因寨子建在夯溪边,故名。

归保,侗语归为溪,保为溪名。因寨子建在保溪旁边,故名。

弄底,侗语弄为山,底为山底。因寨子建于山底处,故名。

岭晒,侗语岭是山;晒为鱼转。因寨子建在地形像鱼转样,故名。

亚岜,侗语亚为田,岜为石头。因建在有石头的田里,故名。

洋业,侗语意为小寨子。因该寨比毗邻的都小,故名。

上寨,侗语意为坡上角。因寨子建在坡上角的角落处,故名。

奴图,侗语意为牛驮峰。因寨子建在牛驮峰山的山坡上,故名。

三合,侗语意为大田段。因寨子位于一块大田段之中,故名。

达沙,侗语意为过肩膀。因寨子建在山坡上,村民去做农活时均需用肩挑,故名。

登晒,侗语为鱼卷之意。因寨子的地形像鱼卷一样,故名。

归述上寨,侗语归为溪,述为溪名。因寨子建在述溪旁,又在三个上方,故名。

归述中寨,侗语归为溪,述为溪名。因寨子建在述溪旁,又在三个中间,故名。

归述下寨,侗语归为溪,述为溪名。因寨子建在述溪旁,又处在三个下方,故名。

佩东,侗语佩为尾,东是古代侗族行政区域单位的山同意。因寨子建在山尾,故名。

独峒乡,侗语独与汉语独音似,借用汉字独,又因峒为清时基层行政建制,侗语地名多以峒作通名,故名。

美地,侗语即李子树之意。因寨子自古都种有很多李子树,故名。

长烂,侗语长指山场,烂指对面。因寨子对面有山场,故名。

高孔,侗语孔指楼上,高指高坡。因寨子位于山坡上方,地势高,似楼上一样,故名。

金寨,侗语金指山冲,寨指村寨。因寨子位于山冲里面,故名。

吉公,吉侗语为山脊;公为地名。因寨子建在一个叫公的山脊上,故名。

下所,侗语意为休息之地。因以前寨前有棵大树,先人找居住地时刚好在大树下休息,发现该地风水好,故定居于此,故名。

白岩,侗语为白石头之意。因此地有很多白石头,故名。

归乐,侗语归为溪,乐为船之意。因寨子建在船状的小溪旁,故名。

美孝,语为枫木树之意。因寨子建在几棵大枫木树旁,故名。

归亚,侗语归为溪,亚是爷(溪名)。归亚即指爷溪,因寨子建在爷溪旁,故名。

岜甲,侗语岜为石头,甲为蘑菇。因村子有一块似蘑菇的大岩石,故名。

寨大,侗语为中间的寨子。因寨子在寨从四步两个寨子中间,故名。

岑石,岑,侗语意为山;石,即石头。因寨子建在石头山上面,故名。

高贵,侗语意为溪水源头。因寨子建在溪的源头上,故名。

边打,侗语意为田段中间。因寨子建在田段中间,故名。

岑夜,侗语意为青蛙汇集。因村寨的旁边有水塘,晚上青蛙都集中到此来叫闹,故名。

弄卯,弄,指山弄;卯,侗语意为猫。因以前此地是一片荒山野岭,野猫很多,又在高山弄里,故名。

林岑,侗语岑为山,林为背之意。因寨子建在山的背面,故名。

归洞,归,侗语意为溪;洞,指岩洞。因寨子位于溪边的岩洞旁,故名。

务基,务,侗语意为上;基,指地基。因寨子地基建在具河之上,故名。

盘烂,盘,里盘;烂:侗语,另一边。因建于里盘另一边,故名。

知了,侗语意为山梁、山脊。因该村建在山脊旁,故名。

岑广,侗语岑为山;广为宽之意。因寨子建在比较宽敞的山场上,故名。

九景,侗语为九两整之意。因解放前寨子较穷,全家每天只有九两米,故名。

必赖,侗语定好的意思。因最初到此村寨居住的人为了图个吉利顺便说到此处定居必定是好,故名。

古这,侗语为粪箕盖之意。因该所在的地形像个粪箕盖,故名。

归斗,归,侗语意为溪流;斗,溪名。归,侗语译音,即溪;斗为溪名。因该建在斗溪旁,故名。

良梨,良梨,侗语意为山坡之上。因该村位于山坡之上,故名。

光塘,光,侗语意为坳;塘,即水塘。光塘侗语即坳塘之意,因寨子建在坳旁,此坳旁边又有一个水塘,故名。

归横,侗语归为溪之意,横同汉语横过。侗语归为溪之意,横同汉语横过。因寨子前横过一条小溪,故名。

培吉,培,苗语意为山;吉,侗语意为山溪。因寨子建在溪边的山旁处,故名。

亮寨,侗语亮指力大,寨指寨子。因寨子大,建寨时花费的功夫多,故名。

塘甲,侗语甲双层之意,塘指水塘。因村子位于有双层水塘的附近,故名。

归卢,侗语归指小溪,卢为溪名。因该寨子位于名叫卢的小溪附近。故名。

八坳,侗语八指口,坳为山坳。八侗语:外口之意。因该位于山坳口附近,故名。

归岳,侗语归为溪,岳为要破之意。侗语归为溪,岳为要破之意。即从前有一个伐木工穿了一件好衣服去干活,在山里的溪边住了几个月,衣服穿破了,故名。

寨哈,侗语寨为寨子,哈为吓之意。因此地早前比较荒凉,初来此定居的人有时晚上会受到惊吓,故名。

高旁,侗语高为上,旁是溪名,旁溪。侗语高为上,旁是溪名,旁溪。因寨子建在旁溪源头,故名。

小站岩,站岩侗语竖起的石头之意。因建寨时此处有许多竖起的石头,故名。

大站岩,站岩侗语竖起的石头之意。因建寨时此处多竖起的石头,故名。

归纳,侗语归为溪,纳为脸面之意。因寨子建在溪前面,故名。

高达,侗语高为上,达为森林之意。因寨子建在有树林的山上,故名。

高扒,侗语高为上面,扒为爬之意。因寨子建在高山上,人要爬山才能上去,故名。

平香甲,侗语平为坪地,香甲为香菇。因寨子建地原是草坪,盛产香菇,故名。

归令,归,侗语意为小溪;令,指溪名。因村子建在令溪边,故名。

铺坤,铺,侗语意为父亲;坤,指人名。因古时候有一个名为坤的先人来此定居,后人为了祭奠他,故名。

寨卯,寨,即寨子;侗语卯为猫之意。因建寨子的地方是山区,野猫多,故名。

归大,侗语归为溪;大为中间之意。因寨子位于两条小溪的中间,故名。

归塘,归侗语为溪之意;塘,指水塘。因寨子位于小溪边的水塘旁,故名。

岑铺关,侗语岑为山;铺关,指铺关山。因寨子建在铺关山上,故名。

干冲,干,侗语意为竹竿;冲,即山冲。因寨子建在种有竹子的山冲里,故名。

林略,林,即树林;略,侗语意为火烧。林略指火烧树林。因此地原始一片森林,被火烧后,人们迁居此地,故名。

布功,侗语布意为父亲;功,指人名。按侗族习俗,谁首建村,就必须称谁像父亲一样。因有个名叫阿功的人首建村,故名。

田赖,侗语赖意为租种。因过去该寨居民有不少人都租借过地主的田来种,故名。

寨基,侗语基意为坡梁。因寨子座落在一个坡梁上,故名。

归滚,归,侗语意为溪流;滚,指失败。因归滚祖先与归喜祖先比武失败,故名。

浪泡,浪泡侗语为滩急浪大之意。因寨子建在融江河畔,此地滩急浪大,故名。

归信,侗语归意为小溪;信,为溪名。归侗语为小溪之意,信为溪名,因寨子位于信溪旁,故名。

良信,侗语良意为山梁;信,山梁名。因寨子建在山梁的坡上,故名。

布糯,侗语布意为父亲。因先民来此定居时以种糯米为生,故名。

滚良,侗语良意为山梁。因该寨居民均姓滚,且寨子建在很高的山梁上,故名。

吉开,侗语意为溪边的山坡。因寨子建在溪边的山坡上,故名。

独峒,侗语意为山洞。因该村地形像个山洞,故名。

归亚村,侗语归为溪,亚是爷。因寨子建在爷溪旁,故名。

良培,侗语意为山寨。因驻地建在山上,故名。

溪利,侗语利指李子。因寨旁小溪附近长有很多桃、李树,故名。

吉昌,侗语吉山坡之意,昌即昌盛的。因该寨子位于似枪尖的山坡上,故名。

平寨,平侗语为坪地之意,寨为寨子。该原称寨墓,后官府改称今名。

木桑,侗语意为山苍子树。因寨旁多叫木桑的树,故名。

八己,侗语八为口,己是牙己的简称。因寨子位于牙己溪口,故名。

王相,相侗语群众集会议事的地方。因该所在地是过去群众集会议事的地方,故名。

朱目,侗语意为斜坡上的田地。因建寨子的地方原是一块斜坡田,故名。

光里,侗语光指中间,里为合里坳。因寨子建在和里坳的中间,故名。

桂书,侗语意为候人溪。因驻地建在候人溪边,故名。

塘号,塘,即水塘;号侗语为山沟之意。因寨子建在一个山沟的水塘边,故名。

归座,侗语归意为溪;座,即坐落之意。因寨子位于背靠大山的小溪边,故名。

牙寨,侗语牙为山峰之意;寨,即寨子。因寨子建在山间小平地上,故名。

美烈,侗语美为母亲之意;烈,即名字。美为侗语译音,母亲之意。因名为烈的母亲先来此地建寨定居,而故名。

寨稿,侗语稿意为里头。因该位于南寨村西北方向,靠山里头,故名。

洋溪乡,侗语洋意为河流;溪,即溪流。因驻地位于溶江河旁边,故名。

布代,布侗语指父亲;代为人名。按侗族习俗,谁首建村,就必须称谁像父亲一样。因有个名叫阿代的人首建村,故名。

牙己,侗语牙指山顶,己指山顶的名称。因寨子位于名叫己的山顶附近。故名。

用门,侗语用为小溪,门是小溪的外口。因寨子位于小溪附近,故名。

八洞,侗语八为外面;洞为粽粑竹之意。因寨子外到处有粽粑竹,故名。

归昂,侗语归意为溪;昂指大米椎树。因寨子建在溪边有大米椎树的地方,故名。

寨止,侗语指美丽,安宁的地方。

让口,侗语让意为溢出;口,指小兵河口。因寨子位于小兵河口处,溶江河涨水就往小河溢水,故名。

乌扛,侗语扛意为山坡上。因寨子建在乌胜山的山坡上,故名。

布央,布为侗语译音,即父亲;央为人名。在布央村附近交界的三个乡镇有布央、布令(孟田)、布客(保溪)、布糯、布交和布勾共七个,号称七布。相传在明代万历年间,阿央、阿令、阿客、阿糯、阿交和阿勾七兄弟先后来到这七个地方居住,至今仍称七兄弟。按侗族习俗,谁先建村,就必须称谁像父亲一样。传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横岭有个名叫阿央的人首建村,故名。

六归,归侗语意为溪流。因该寨附近有六条溪流汇集而下,故名。

归喜,侗语归意为溪流;喜,指欢喜、开心。因归喜祖先与归滚祖先比武胜利,故名。

高贵,侗语贵意为小溪。因寨子所在地地势较高,位于一条小溪的源头,故名。

高贵新村,侗语贵意为小溪。因寨子所在地地势较高,位于一条小溪的源头,故名。

寨枝,侗语枝意为山梁。因寨子建在山梁上,故名。

归述村,侗语归意为溪,述为溪名。因寨子建在述溪旁,故名。

归夯村,侗语归意为溪,夯为溪名。因寨子建在夯溪边,故名。

归元,侗语归意为溪之意;元为溪名。因寨子建在溪边,故名。

地保,侗语地意为下,保意为山峰。因寨子建在山峰下,故名。

坪文,侗语文意为大韭菜;坪即指坪地。因寨子建在长有许多大韭菜的坪地上,故名。

良冲,侗语良为山梁、山脊;冲是山间平地。因寨子建在山脊平地上,故名。

塘扣,侗语为建寨的基地平坦。因该寨建寨的基地平坦。故名。

林福,侗语林为背之意;福与佛近音。因寨子建在形似佛像的山头后面,故名。

归内,归为侗语译音,即溪;内为里面之意。因寨子四面环溪,村民认为村子在小溪里面,故名。

良拜,良,为两的谐音;两拜,侗语意为舅父。、因先祖的舅父先在此地定居,故名。

岑旁,侗语岑即山,旁为山名。因寨子建在岑旁山上,故名。

景丹,侗语景为整体之意;丹为单独之意。因寨子建在单独的山冲里,故名。

良帽,良,即好、良好;帽,侗语意为居住地方。良帽,为侗语译音,意为好地方。因此地油茶树、杉树、水稻长势良好,村民认为是发家致富的好地方,故名。

良口乡,良,指侗语叫河良的小河;口,指小河与溶江的接口。因该乡位于河良河与溶江接口处,故名。

寨大村,寨大侗语为中间的寨子。因寨子在寨从四步中间,故名。

八江,八为侗语译音,即溪口之意;江指平江。八为侗语译音,即口,江指江河。因该村位于平江溪口,故名。

八所,八,侗语意为通往外面;所,指关口、路口。八,侗语为通往外面之意;所,为关口、路口之意。因寨子从汾水迁出来,此地为通往汾水、高滩、归内的必经之路,也是山里村民走出外山的必经之路,故名。

孔冲,侗语孔指二楼,冲指山冲,为下方之意。因寨子位于山坡下方,似楼房一样,故名。

晴朗,晴朗:侗语井埌的谐音;意指天气晴朗。地名井埌侗语,很久以前石姓家族从很远的地方迁入建寨落户,居住当天天空晴朗。地名井埌与晴朗谐音,故名。

下归东,侗语归为溪,东是溪名,归东即指东溪。侗语归为溪,东是溪名,归东即指东溪,因寨子建在东溪旁,故名。

上归东,侗语归为溪,东是溪名,归东即指东溪。侗语归为溪,东是溪名,归东即指东溪,因寨子建在东溪旁,故名。

净代,因侗语姓代与净代近音,故取名净代。因此寨子居住的多为姓代的人,故名。

中支两,侗语支为山梁;两即指数量;中,方位词。因寨子建在山梁上,故名。

下支两,侗语支为山梁;两即指数量;下,方位词。因寨子建在山梁上,故名。

上支两,侗语支为山梁;两即指数量;上,方位词。因寨子建在山梁上,故名。

平埔,埔,侗语意为寨子;平,指地势较为平坦。埔侗语:寨子之意。因寨子建在较平的地方,故名。

边四,边四,侗语意为建寨的旁边有些水田。边四,侗语为建寨子的旁边有些水田之意,因寨子旁边有些水田,故名。

磨寨,磨与墓的侗语近音,指坟墓;寨,即寨子。寨的后面为坟墓山,取名墓山寨,磨与墓的侗语近音,故名磨寨。

具盘,具盘,侗语为居住在盘山路的平地上。具盘为侗语译音,意为居住在盘山路的平地上。因寨子建在盘山路边的平地上,故名。

岑高亚,岑,侗语意为山峰之意;高亚,山的名称。因寨子建在高亚山的山坡上,故名。

归令村,归,侗语意为小溪;令,指溪名。因村子建在令溪边,故名。

干冲村,干,侗语意为竹竿;冲,即山冲。干冲为侗语译音,干指竹竿,冲即山冲。因寨子建在种有竹子的山冲里,故名。

布糯村,布,侗语意为父亲;糯,即糯米。布,侗语译音,意为父亲;糯,指糯谷。因先民来此定居时以种糯米为生,故名。

归斗村,归,侗语译音,即溪;斗为溪名。因该建在斗溪旁,故名。

滚良村,滚,指姓氏;良,侗语意为山梁。良,为侗语梁的谐音,为山梁之意。因该村居民均姓滚,且寨子建在很高的山梁上,故名。

高旁村,侗语高为上,旁是溪名,旁溪。因寨子建在旁溪源头,故名。

洋溪村,洋,侗语意为河流;溪,即溪流。洋侗语:为河流之意;因驻地位于溶江河旁边,故名。

边见,边见为侗语坪地之意,故名。

八斗大,侗语八为口之意;斗为饭瓢;大,指人口多。因寨子处于形似饭瓢的山冲口,原和八斗小合为一寨,后分两寨,且寨子人口较多,故名。

八斗小,侗语八为口之意;斗为饭瓢;小为少之意。因寨子处于形似饭瓢的山冲口,原和八斗大合为一寨,后分两寨,且寨子人口相对较少,故名。

岑灯,岑灯原为岑登,岑侗语意为山;蹬,指攀登。岑灯原为岑登,侗语岑为山之意。因寨子建在高山坡上。故名。

归盆,归,侗语为小溪之意;盆,中间呈凹状之意。因有一条小溪绕过寨子,且寨子地形如盆,故名。

岑胖,因该地势较高,侗语直译为岑胖,故名。由侗语发音直译而得名。

岑牙上寨,侗语岑为山,牙为米桶,岑牙即指米桶山。因寨子建在米桶山山坡上,故名。

岑牙中寨,侗语岑为山,牙为米桶,岑牙即指米桶山。因寨子建在米桶山山坡上,故名。

岑牙下寨,侗语岑为山,牙为米桶,岑牙即指米桶山。因寨子建在米桶山山坡上,故名。

大茶,大,形容词,与小相对;茶,为侗语蛇的谐音。因此地原为一片大森林,林中有一条大蛇,人们到此建村后大蛇还经常出没,故名大蛇。后因名字不好听而改为大茶,蛇侗语为茶音。

安马村,鞍与安同音,马鞍侗语语序为鞍马。驻地村地形似马鞍,马鞍按壮语语序为鞍马,鞍与安同音,故名。

白杲河,白杲,侗语意为靠北,在村北边。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译成汉语言文字的地名。

岑峰山,因岑侗语意为最高的山,故名。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译成汉语言文字的地名。

牛芝岭,牛,指山形似牛;芝,侗语意为山。芝,侗语为山之意,因该岭山形似一头牛,故名。

八斗村,侗语八为口之意;斗为蒸饭笼。因寨子处于形似蒸饭笼的山冲口,故名。

林略村,林略为侗语译音,指火烧树林。因此地原始一片森林,被火烧后,人们迁居此地,故名。

四步,四步,为侗语四个父亲之意,这个代指老人。因四个老人先在此定居,故名。

孟龙,孟,侗语意为苗族居住的地方;龙,指地形似龙。孟为苗语译音,意为苗族居住的地方。该村多为苗族,地形似龙,故名。

片塘阳,片侗语:田段之意,塘指水塘,阳指向阳的地方。片侗语:田段之意。因寨子位于塘阳的田段一侧,故名。

归盆,侗语归指集中在一块,盆指像盆一样的地形。因地形像盆一样,故名。

雅逢,雅侗语田之意,逢田空闲之称,雅逢谐音,故名。因寨子建在翁田旁边,翁田侗语为雅逢,故名。

盘绞,侗语盘为山路之意,绞为原始一部落的称呼。侗语盘为山路之意,绞为原始一部落的称呼,即绞人的盘山公路。

上卜打,侗语打为中间之意;卜为姓氏;上为上之意。因姓卜的住在下寨与上之意,故名。

八百街,八侗语为外面之意;百为溪口名。因寨子建在名叫百的溪口旁,故名。

布代村,布为侗语译音,即父亲;代为人名。因驻地得名。按侗族习俗,谁首建村,就必须称谁像父亲一样。因有个名叫阿代的人首建村,故名。

布央村,布为侗语译音,即父亲;央为人名。因驻地得名。布为侗语译音,即父亲;央为人名。按侗族习俗,谁先建村,就必须称谁像父亲一样。传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横岭有个名叫阿央的人首建村,故名。

知了村,知了为侗语译音,意为山梁、山脊。因该村建在山脊旁,故名。

牙己村,侗语牙指山顶,己指山顶的名称。因寨子位于名叫己的山顶附近。故名。

泗洞,泗洞是侗语细栋的汉语音译,意为梅林村的第四个。按宋代的行政区划,称为四洞,即该寨子为梅林村的第四个之意,后将四改为泗,故名。

岑甲,侗语岑为山,苗语甲与卡近音,为芦笙,岑甲即指芦笙山。侗语岑为山,苗语甲与卡近音,为芦笙,岑甲即指芦笙山,因寨子附近有芦笙山,故名。

下卜打,侗语打为中间之意;卜为姓氏;上下为下之意。因卜姓人家住在中寨与下之意,故名。

金刚,金刚,侗语更缸的谐音,意为盛东西的一种大缸。金刚为侗语更缸的谐音,意思是盛东西的一种大缸,因该位于凹地,四面环绕高山,像是一个大盛器的缸,故名。

堡来山,堡来侗语译为宝来,财宝来临,故名。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译成汉语言文字命名。

归内村,侗语归即溪;内为里面之意。因驻地得名。归内四面环溪,村民认为村子在小溪里面,故名。

牙寨村,侗语牙即山,寨即寨子。因寨子建在山间小平地上,故名。

岑旁村,侗语岑即山,旁为山名。因寨子建在岑旁山上,故名。

良帽村,良,即好、良好;帽,侗语意为居住地方。良帽,为侗语译音,意为好地方。因此地油茶树、杉树、水稻长势良好,村民认为是发家致富的好地方,故名。

地保村,侗语地即下,保即山峰。因寨子建在山峰下,故名。

良冲村,侗语良为山梁、山脊,冲是山间平地。因寨子建在山脊平地上,故名。

塘二,塘,与堂同音,侗语意为一伙人;二,指每年农历二月。塘二原名为堂二,因过去这一带的人于每年农历二月吃春社得名,堂与塘同音,改今名。

初沙,侗语初为等候,沙是休息之意。因该地原是用于休息的地方,故名。

归能上寨,侗语归意为小溪;能,溪名;上寨,即位于上方的寨子。因寨子建在能溪的边上且位于归能下寨的上方,故名。

归能下寨,侗语归意为小溪;能,溪名;下寨,即位于下方的寨子。因寨子建在归能小溪的边上且位于归能上寨的下方,故名。

八江村,八为侗语译音,即溪口之意;江指平江。因该村位于平江溪口,故名。

高亚村,高,即意为上方;亚,为侗语译音,即水田。因村子建在水田上方,故名。

归东村,侗语归为溪,东是溪名。因寨子建在东溪旁,故名。

配基田片,侗语意为山的尾部。

岑洞上寨,岑洞为侗语译音;岑即山;洞意为山间平地。因该寨所处位置相对于岑洞下寨较高,故名。

岑洞下寨,岑洞为侗语译音;岑即山;洞意为山间平地。因该寨所处位置相对于岑洞下寨较低,故名。

高立,高指高耸的。立侗语分散之意。因该寨子又高又散,故名。

良帽山,良即好的意思,‘帽’侗语译意为猫。因为该山以前有一只好猫,农户种的田地里不会有老鼠,人们纪念它将此山命名良帽山。

基打山,侗语意为这条山梁最高。

大培山,培侗语高而宽之意,山指山坡。因寨子位于高而宽的山坡上,故名。

岑洞村,侗语岑即山;洞意为山间平地。因寨子建在山间的平地上,故名。

岑牙村,侗语岑为山,牙指米桶。因寨子建在米桶山山坡上,故名。

弄中,弄侗语意为深山老林,中指大培山与塘阳中间。因村子位于大培山与塘阳之间的山沟中,故名。

孟龙村,孟,侗语意为苗族居住的地方;龙,指地形似龙。因该村多为苗族,地形似龙,故名。

车寨村,因寨子建在沙洲上,村前有块旱田,古时用水车运水灌溉,车之意,故名。

岑甲村,侗语岑为山,苗语甲与卡近音,为芦笙,岑甲即指芦笙山。因寨子附近有芦笙山,故名。

梁胖山,胖,侗语意为最高,因该山为水团村最高的山梁。

具盘村,侗语意为居住在盘山路的平地上。因寨子建在盘山路边的平地上,故名。

上青旗,青旗,为侗语千旗之意。因旧社会苛捐杂税太多,四面八方的群众组织起来抗税,队伍旗帜众多,故名。后分为上下两村。

良口村,因该村位于河良河与溶江接口处,故名。

梁缸山,侗语意为该山左右两边无山,其坐落中间,故名。

桂书村,桂书侗语意为候人溪,在山溪边约会等候情人。因驻地建在候人溪边,故名。

上高亚,上,意为上头;高亚,侗语意为水田。上高亚,即位于田头附近的寨子。因寨子位于田头附近,故名。

下高亚,下,意为尾部;高亚,侗语意为水田;下高亚,即位于田尾附近的寨子。因寨子位于田尾附近,故名。

曲泠瀑布,因该瀑布位于下曲的小山坡上,泠,侗语译为小山坡,故名。

高培村,高培为侗语焙笼之意。因寨子建在焙笼山下,故名。

老巴村,老即指古老;巴为侗语译音,为叶子之意;以古老的叶子意命名。因该村原是一片原始森林,刚建寨子时房子都在大树下,房前屋后到处都是飘落下来的叶子,巴侗语为叶子之意,故名。

波里村,波里侗语意为干白瓜。因村寨边有块大石头形似干白瓜,故名。

净代村,因此寨子居住的多为姓代的人,侗语姓代与近代近音,近代变音净代,故名。

金寸支球,金寸,山冲名。支,侗语意为山顶、脊梁;支球,即寨子坐落在一座形似球状的小山坡顶上。因该寨子有金寸和支球合并在一起,故名。

七团,团侗语为寨子之意。因在古代行政区划次序中为第七个村子的乡村聚落,故名。

小泠瀑布,泠,侗语译为小山坡。因该瀑布位于坡头村石门上游的一个小山坡,故名。

马胖村,侗语马为莫;胖为高的意思。清末莫姓人首先入住该地,取莫姓人家居住在河流上游之意。

论洞,侗语论指荒山。因驻地位于荒山的山洞旁得名。

融水苗族自治县

牙广,侗语牙为田,广为山坳。因建居在山坳中的田峒里,故名。

雅西,侗语雅指田,西指棕树。因村边有田又种有许多棕树得名。

雅因,侗语臭水田之意。因此地农田离村较远,农家肥料施放不足,耕作季节田里发出臭气,过路人都嫌弃这段农田臭,故名。

宜努,侗语意为努力。因韦姓先人从永靖东蛙迁来此地山坡上,由于生产条件差、艰苦,靠努力生产,生活才得到改善,故名。

思英,侗语指村寨。

岑尤,侗语岑指坡,尤指游走。因以外来游民建居在山坡上得名。

归庙,侗语归指溪、水沟,庙即猫之意;意为此地水沟旁原多野猫出没。

洋洞,侗语指驻在河边的对面。因村建在河流的右边得名。

归柳,侗语归指小河,柳指柳姓人家。因村建在小河边,柳姓人居住。

甲昂,原为甲能,侗语甲指那里,能指水,因侗语语调昂与能近音,故1982年称今名。清乾隆年间先民从湖南迁来建居于沟尾水沟边得名。

兰晒,侗语兰指对面那里,晒指杨梅树。因村建在有杨梅树很多的地方。

归报,归侗语指水沟,报侗语指这个地方。因村建在小水沟旁得名。

高朗,侗语朗(音)是沟名,高是高头、尽头之意。因寨子在称为朗的水沟发源处,故名。

大年扣寨,侗语称锁为扣。因位于中寨西部的平燕沟口,将沟口紧紧锁住,故名。

甲培,侗语意为陂之地,即建居在水岸边。

归夜,侗语归是小溪、水沟之意,夜指山蛙;因建居地位于山沟边,水沟里山蛙较多,故名。

拱洞上寨,拱洞是古洞的近音,侗语古是侗族,洞是河。因侗族先居此河沿岸,故名。寨子以地势分上、下两处,此处居高,称拱洞上寨。

归口,侗语归指小河,口与苟近音,苟侗语指的是一种去皮后才能吃的青蛙。

平漂,侗语音译,取侗语兵飘的谐音。因此地河道拐湾,洪水流经时平缓而旋转,堆集大量泥沙和杂物,侗语称漂;而兵是坪之意,寨建于河边平地,故名。

拱洞下寨,拱洞是古洞的近音,侗语古是侗族,洞是河,即侗族先居此河沿岸,故名。寨子以地势分上下两处,此处居下方,称拱洞下寨。

新龙,原名新隆。侗语新隆为移居之意。以新迁建取名。

甲校,侗语甲(音)是那个地方之意。

上大弄,侗语弄是山之意。因村于大山之上部,故名。

岑德,侗语岑指岭,德指下面。因该村居岭下,故名。

岑江,侗语岑指坡,当地人又称河为江。因村子坐落在山坡脚下,村前是河,故名。

甲贤,侗语甲指那个地方,贤,指偏僻的地方。因村处较偏僻,故名。

中大弄,侗语弄是山之意。因在大山的中部,故名。

加仔,侗语指山寨,村后有一片大森林之意。

荣地大村,刚来时搭小茅棚居住,茅棚侗语叫荣地,故名。

下大弄,侗语弄是山之意,因定居于大山的下部,故名。

归安,侗语归指小河,安指平安,村子建在河边,故名。

归秀,侗语称河为归,称小为秀。因村旁的河流很小,故名。

上达言,侗语达指河,言指上边。因村建于河流的上游,故名。

从坳,村坐落地侗语称为古行,是山坳口的意思,汉语称从坳。

班随,侗语意为村处半边坡,村下为小坝梯田。

归良,侗语归指水沟。因建居于一小水沟的山梁之上,良与梁同音,后改名归良。

同华,侗同是相同之意,华有合作之意。因该寨子为侗族居住,周边是苗寨,取名意为居此地的群众团结相处。

彩路,侗语指高桥,意为彩虹。因村旁有座高桥,故名。

下达言,侗语‘达指河,言指上边。因村建河流的下游,故名。

情楼,侗语情是山,楼是林;因建居地位于山林中,故名。

卜苏,侗语卜指父亲;苏,人名。卜苏即苏的父亲。因寨子最初由卜苏所建,故名。

岑怀,侗语精指山,歪意为环绕。因建居于群山环绕之地,故名。

美敏,侗语指柿子树,因建居地有很多柿子树,故名。

加从,侗语加是那里之意,从是山沟。因寨子在冲沟旁,故名。

孖公,侗语孖是河之意,公即大碗。因建居地形如大碗,故名。

甲捞,是侗语卡捞或甲老的近音,意即住在山腰上。

义皇,因村址建在侗语称为光义和皇坳的地方,各取一字得名。

加恩,侗语陡坡之意。因建居地位于较陡的山坡上,故名。

小寨,侗语寨是村寨。因该村位于上坎村旁,户数和人口少,故名。

井水冲,侗语称能闷哩,能为水,闷为井,哩为字。因村水井前一块青石板上雕龙刻凤,刻有井名,因大年人的祖辈不识字,故侗语叫能闷哩,汉语译音井水冲。

小洋洞,侗语洋指背篓。因该村位于山冲较小的坪地,当地语称坪地为洞,故名。

加牙,侗语是田上之意,因建居地前有一块大田,故名。

登朝万,侗语登是坐之意,朝万是曾住此地人名,即朝万曾住之地。

归桑,侗语归是河,桑是隘口之意。因寨子位于河边的隘口上,故名。

大年乡,侗语叫真年,意即此地有一大片金樱子,汉语音义结合译为大年。

归龙,侗语归指沟漕,龙指小巷子。因寨子旁沟漕狭窄像小巷子,故名。

杆农,侗语杆的意思是客,农的意思是住于此地之意,即客居于此。

加二,侗语加指客人,即非土著、外来的汉族人;二是两个人的意思。

下归猛,侗语归是小水沟,猛是沟尾的意思。因分上下,此居下,故名。

甲丁,侗语甲指那里;丁,是石头。因建居于石头较多的地方,故名。

甲乐,侗语甲指那里,乐是低之意。该村位于四面高坡的冲漕中,故名。

甲报,侗语甲指那里,报,是小山包之意。因村建在小山包对面,故名。

杆洞,苗语称古就,古指侗族,就指竹鼠;寨子建在两山之间较平的小山包上,山上多竹鼠,此地为侗族地区,故名。后官方改命名为杆洞。

必汪,侗语意为陡峭岩石下。因建居于陡壁石山一侧,故名。

洞头镇,洞头为侗语音译,是一个地方的总称,范围包括寨登、寨顺、彩林、平城及附近小。古时侗族居住的地方通称峒或溪洞,有十峒之说,洞头居其中的一峒上头,故自称峒头(即洞头)。

进吉,侗语进是山岭,吉是鸡;因建居地有一座小山岭叫鸡岭,故名。

西寨,侗语称晒细,晒指寨,细指石。因石姓先民最先在此建寨,汉译为西寨。

洞安,洞侗语意为这条沟。因在这条河沟边安居,故名。

平所,侗语平指坪,所是指外边封起来的意思,故名。

加乐,侗语加指那里,乐是高兴。

上归猛,侗语归是小水沟,猛是水沟尾(上游、源头)。因村建在沟尾,故名。

孖斗,侗孖是挨近之意,斗是坡尾之意。因寨子建在一条山脊的尾部,故名。

八弄,侗语八是远的意思,弄是山之意,因聚居于较僻远的半山腰上,故名。

孖孟口,侗语孖 是沟,孟是盖之意。因沟尾树木成荫,覆盖整个沟口,村位于沟口,故名。。

加龙,村建在一大山冲里,冲里有十亩水田,侗语称山田为哑聋,与加龙近音,故名。

下邓洞,侗语邓指岩石山,洞是山上坪地之意;因分上、下两个居住点,此为下片,故名。

彩林,侗语彩即村寨,岭即一边,寓意建居地位于岭边;因林与岭近音,故名。

归朵,侗语归意为河,朵意为陡峭。因寨子前有一条由陡峭高山流下的小河,故名。

加友,侗语加是那里之意,友是上面之意。因建居于支文河源头的山坡上,故名。

平浮,侗语称孖陲,孖是河之意,陲是地坪。因该村位于水沟边较平地方,故名。

归合下寨,侗语称归虽,归是小山沟,虽是溪边,译为汉语为归合。寨子依地势分为二片,此处在沟溪下边,故名。

岜朵,岜指岩石,朵指门,岜朵意即石门。因建居地前有一陡壁形似一石门,故名。

甲吉,侗语甲,是那里的意思,吉,是直之意;意为在那个形状直伸的山梁下的寨子。

九买,侗语指买田地。先民因买得此耕作地而迁过来建居,故名。

情劳坡,侗语为大弯之意。因此处山体有一大山弯,情与井近音,故名。

归冲,侗语称归烹,归指沟水,烹指鱼产蛋,每年春夏,青鱼都在此产蛋,冲与烹近音,故名。

甲能,原为甲暖,侗语甲指小溪或山沟,暧指山上的野鸡。因在原野鸡多的山沟建居(或建居地原是野鸡冲),故名。

上坎,侗语称上寒,上是上方,寒是砍断、截断之意。 上坎河由北向南流入怀宝镇入贝江,过去沿河这一带群众有土地争议,后议定由中游处分,上属上寒寨,下属中寨(现怀宝镇)的下寒寨。后因侗语寒与坎近音,记名为上坎。

力洞,侗语称梅顺,是栗木树。因该村位于山冲坪地(当地语称山冲坪地为洞),且山上栗木树较多,而力与栗同音,故名。

上邓洞,侗语邓指岩石山,洞是山上坪地之意。村处石山上的一处坪,因分上、下两个居住点,此为下片,故名。

平城,侗语兵意为平,生意为牛,兵生意为牛坪;因建居地曾是放牛的草坪,而平城与兵生谐音,取名平城。

塘口,侗语塘为水塘,口指剥皮蚂拐(一种山蛙)。冬天很多剥皮蚂拐产卵在水塘边,村因位于塘边上,故名。

岑碑,侗语岑(音)为山坡之意,而碑即石碑。因建居在山坡上,且取用的泉水旁有一大岩石形似大石碑,故名。

归合上寨,侗语归准指冲沟上面。寨子依地势分为二片,此处在沟边上方,故名。

拿盘,传唐、韦、潘三姓从荣地迁来租种田地,有一块田横过一个隘口,侗语叫牙班是田之意,汉译叫拿盘。因村建在隘口的田边得名。

破岩,侗语称岜拉,岜是岩石,拉是破之意。因村建在一块破裂的石崖前,故名。

塘苟上寨,塘苟为侗语音译,塘指水塘,苟指剥皮蚂拐(即蟾蜍)。因村旁水塘有较多剥皮蚂拐,本处原塘苟上方,故名。

塘苟下寨,塘苟为侗语音译,塘指水塘,苟指剥皮蚂拐(一种蛙类)。因村旁水塘有较多剥皮蚂拐,本处原塘苟下方,故名。

高岜,高侗语为高头、尽头之意,岜即岩石;因定居点背靠岩石耸立的岜朵山,且从洞头村翘首西望、唯见此山高,故名。

上杆农,侗语杆是客人,指非土著、外迁来的汉人,农指居住。名称即客人居住的地方。分二个居住点,此处地势在上称上杆农。

平贵,原名评桂, 侗语评是平整,桂是嘴之意。因寨子位于一块平整的地坪的一角(嘴上),故名。

高仟,侗语高是上方,建居地附近有一小溪叫信,为千之意。因在小溪的上方建居,故称高千。又因千与仟常被误写,故今名称高仟。

甲连,侗语原称卡伦,即架高水枧。因建居于山腰,两边是很深的冲沟,饮用水要架高水枧引得,村因此得名,依汉语译为架枧,后逐渐演变为近音字甲连,故名。

小加初,侗语加指那个地方,初是租之意,因以前这一带的田地都是租给别人来耕种得名;又因分有大、小两个居住点,此村人口少的,故名。

大加初,侗语加指那个地方,初是租之意,因以前这一带的田地都是租给别人来耕种得名;又因分有大、小两个居住点,此村人口多,故名。

仔马,因清乾隆年间有一大户在此开养马场,形成养马寨,遂以侗语取名寨马。20世纪70年代定地名时,村干部为了便于书写,把寨写成仔字,故名。

同乐,侗语原称必弱,必是坡、弱是相信之意。

布寺山,侗语布是父亲,寺是岭脊。;意为自己的父亲或某一人的父亲在此山的岭脊上住过,或经营过山林、耕地。

大寨,即平浪大寨。平浪,因建居于一块大坪上,侗语叫兵盎,即很平坦之意,兵盎与平浪近音,取名平浪。

龙胜各族自治县

平会,侗语会指箭竹,平平地。因村子建在长箭竹的平地上,故名。

大雄,侗语称爹雄崇树底之意。因村子坐落在雄伟壮观的松树林中,故名。

务令,侗语务为上面,侗语令为山岭;意为坐落在岭上的寨子。

盘坡,侗语盘指村巷,坡指外面。盘坡吴家祖先从宝赠上寨的外巷迁入,用原籍地名做新寨地名,表示对祖先的怀念。

采泥,即小小的寨子。侗语采为寨,泥为小。

鱼塘坳,侗语称为广塘坝,广为坳,坝为魚,塘与侗语是谐音;即有人曾在山坳建漁塘而取名漁塘坳。

半成,侗语成为山。即半山腰上的村子。因村民居住在半山岭上故名半成。

小金,侗语金为山冲,陇为山弄。小金陇简称小金。因此地有一个山沟,人口增加了,将金陇村分为两个寨子,一个大金,一个小金,以示区分。

朝山,朝为侗语音译,为藤条之意。因山上多产藤条而得名。

大金,侗语金为山冲,陇为山弄。大金陇的简称大金因驻地有一个山沟,人口增加了,将金陇村分为两个寨子,一个大金,一个小金,以示区分。

成胖,侗语成为山,胖为高。意为建在高山上的村子。因该村位于山顶上。故名。

成图,意为位于养牛山附近寨子。侗语成指山,图指牛。原称捞安,大雁鹅之意,后村民经常在此山放牛,故名。

圈塘,侗语圈即漩涡。因村子在有漩涡的水塘的岸上,故名。

交崩,侗语交为上面,崩为山崖。即山崖上面的寨子。

金仰,侗语金为山冲,仰为野姜。意为野姜冲里的村子。

望成,侗语望为一方,成为山。意为在山一方的村子。

里京,侗语里指深山里,京(相近音)为钉子,指固定或定居;意为深山里宜于定居的地方。

高马石,侗语髙为里或内。因在像马的石山里,故名。

补交坳,坳是侗语广汉意,侗语倒装放在前,补(父)姣(女名)的山坳。姣的父亲最先开发的山坳。

高培桥,侗语髙即里,培为尾。因该山位于髙桥尾里面,故名。

半城,侗语半城意为半山。即位于半山上的村子。

交号,侗语号为土墙壕,交为上头,即村子在土墙的源头。因村民居住在围园土墙的起头处,故名。

城西,侗语城是山。即位于西面山的村子。

泥龙湾,侗语泥为小,泥龙即小龙。即在小龙湾建的村子。

川劳,侗语川为砖,劳为大,即大砖,意为有砖窑的村子。

城亚,侗语城为山,亚为田。即村子坐落在有梯田的山上。

交坪,交,侗语意为上面;意为村子坐落在平地的上端。

交坝,侗语交指上方,坝是石头,其意为建在一片石头上方的村寨。

美流,侗语美为树,流为桔子。此地以前种有很多桔子树,侗语称梅流。后改为美流。

盘胖,侗语中盘为横向的小路,胖为高。因住在高山盘地之中,故名。

美婵,美是树,蝉是荷木。因村子在荷木树坪之上。

平等寨,侗语原名坪邓,最初此地长满了野果的坪地。民国初期改为平等。

围里,即深山里的寨子。因村子被群山包围在里面,故名。

冲打,侗语冲为山冲,打为中间;即中间的山冲。

城坪,侗语城指山,坪为小平地;意为坐落在山间小平地上的寨子。

陇团,侗语陇即弄,为深山密林,田即圆的意思。即村子在圆形的山窝里。

坝泵,侗语坝为石头,泵为崩塌。意为村子在石头崩塌处附近。

春壕山,壕侗语译为山沟的意思,即四季如春的山沟。

懂里,侗语懂与垌同音,即建在田垌里的村子。

城底,侗语城指山,指山脚下的寨子。

高弄,高指上面,弄指深山。因坐落在深山上的寨子,故名。

务城,侗语务为上面,城为山,即高山上的寨子。

对周冲,侗语对周冲应为对洲冲,这里对岸河边有沙洲,意为面对沙洲的山冲。

坝榜,侗语坝为石头,榜为片状、板状,即村子位于出产石板的地方。

独车,侗语夺为独,下为车,指水车。因当初沿河一带几十里只有一架水车运水灌田,故夺下翻译为独车。民国时期改称新元,意为新的开始。

猴笔山,笔侗语汉谐音为毛。

美纳,即被树木包围的村子。

独镜,侗语为荆棘野果之意,即刺莓。因村民在此建寨时,此地荆棘野果丛生,故名。

段田,意为田段中的寨子。

交等,侗语交为上头,等为凳子。

石付,侗语原名十苦,为贫苦之意,后移音称石付。

务堂,侗语堂为山塘,务为上面,即山塘上面的村子。

亚芳,侗语亚为田,芳为荒芜,意为荒田边的寨子。

亚门,侗语亚为田,门为云雾,即云雾田边的寨子。

独拉,侗语中独为渡,拉为运送,意为渡口旁的村子。曾是渡口,用船渡客,用船拉货。

成塘,侗语成指山,即建在山塘上的寨子。

城烂,侗语城为山,烂为对面,对门。因村民居住在半山腰,故名。

大坳基,侗语基为山,意为大山坳下的村子。

垭坳,垭为田,即村子在有田的山坳。

坝王,侗语坝为石头。此石头巨大,堪称石中之王,村子在巨石附近。故名。

交盘,侗语交为上面,盘为山坡上的小路。意为寨子建在横过山坡的小路旁。

常双坳,侗语广为坳,常双为平缓;即位于较平缓的山坳。

交等,侗语交为上面,等是一种树,其叶子肥大,能喂猪;即建在等树的上面的村子。

基成山,侗语基为山坡,即村子建在石成山的山上。

成衙,侗语称山为成, 住人的小山坡为衙;即位于小山坡上的村子。

三定,侗语定为石头,此处指凹形的石头碓坎;即有三个水碓的村子。

坳基湾,侗语基意为山岭;坳为山坳,即建在坳基湾里的人家。

平定,即在石头坪上建的寨子。

牙寨,原为衙寨,侗语衙指地势高的地方。为书写方便写成牙寨。

赖坪界,侗语为界赖坪,赖指野猪。因是有野猪的山梁,故名。

高陇,陇即山弄,指深山密林。意为高山密林中的村子。

美门,侗语美指树或棵,门指红薯。即过去红薯种的多的寨子。

交便,侗语交为上头,便为田垌。意为住在田垌上端的村子。

交冲,侗语交为上头,冲为溪流。意为位于山沟源头的村子。

塘灯,侗语塘为山塘,灯为登头、尽头。意为处在山塘尽头的寨子。

亚夺,侗语亚为田,夺为独一。意为村子坐落在一块大田边。

梨冲坡,侗语称归基爷,归指山冲,基为山坡,爷是梨子。因该山冲旁坡产梨子得名。

交州,侗语交意为源头,州意为地方;意为村子在溪流源头的地方。

半成,侗语成为山,半成即半山,即半山上的寨子。

城岔,城为侗语,指山;意为位于山梁分岔处的寨子。

梅甲,侗语梅为树林,甲(近音)为菌子;意为村子在长菌子的树林边。

滩丢,侗语难为瀑布,丢为跳,意为跳动的瀑布。因村子建在跳动的瀑布上方,故名。

吞扁,侗语吞为里面,扁为田垌;意为位于田垌最里面的寨子。

交远山,侗语交为上端,远(或便)为田垌。即该山为田垌。

成大,侗语成为山,大为中间,意为山中的村寨。原平会分居到此地,距离寨庙和白杨湾的中间有一山梁。故名。

塘问,侗语塘为河中深潭,问一种身上有油,烹调时不需再放油的河鱼,俗称油鱼。因村子在油鱼汇集的河塘附近,故名。

八地甲,侗语八为外面,地即土地,甲为菌子;意为位于菌子地外面的寨子。

底楼,是侗语倒装句,楼下的意思,指楼下方的寨子。

坝篓山,侗语坝为石头,坝篓为形如篓的石头。

普团,普为父亲之意,团为圆,聚居一域之意。因与附近二个村距离近,聚集一起称为团;又是三个村中最大的村寓比父亲最大为布,后以谐音命名普团。

高赠,侗语高为上端,赠为村。意为宝赠村田垌上端的寨子。

寸良,即前人巧妙躲过官府徭役的地方。清乾隆六年后,由于修建广南巡检司的城墙,当地群众的徭役加重,甲业粟俊良便逃到高山密林中隐居开荒,后人将这个寨子称为俊良,因侗人读寸和俊口音相近,为书写简便,将俊良写成寸良。

用母,侗语用意为山沟,母(近似音)意为猴子。因村子在猴子出没的山沟附近,故名。

坝胜湾,坝为石头,即寨子建在有很多石头的山湾里。

便务,便为田垌,务为上面。即田垌上面的寨子。

成烂,侗语成为山,烂为对门。意为对门山上的寨子。

代段,代为下,段为田垌,即村子在大田垌下方。

桥包,包为小山峰;桥与条的侗语同音,此地名的桥其实是条的演变。因村子在山包呈条状排列的地方,故名。

扒豪坡,侗语扒为外面;豪为山冲。即山冲外面的坡地。

高坳基山,坳为山坳,基为山岭。

亚佑,亚为田,佑为护佑、保证,即有保水田的寨子。

归要,归为溪流,要为枫树。即村子在枫树溪畔。

弄易,由弄夜演变而来,侗语弄为山弄,义是山蛙。即山蛙很多的地方。

塘略,塘为水塘,略为浑浊,即浑浊水塘边的寨子。

眉驼山,侗语眉驼为独树。即山顶有一独树的山。

亚戈,亚为田,戈为窝,即水田在山窝里的寨子。

相皮,是香皮的演变,侗语即桂皮树。即村子建在过去出产桂皮的地方。

坝维,侗语坝即石头,维即围墙。意为石头围墙边的寨子。因村子建于用石头围起的堤坝旁,故名。

段高,侗语段指干脆、再之意,高指里面。寨子的住户刚开始选在外面,后来觉得里面更好,干脆往里面挪一点,故名。

苦赖,苦为猪,赖为野猪。即过去被野猪侵扰的寨子。

梅泵,梅为树,泵为倒下,即过去有大树倒下的寨子。。因住地风大,土松,大树经常被吹倒。故名。

交敏冲山,侗语交为上端,敏为柿子,冲为山冲。即有柿子树的山冲上面。

美裸,美为树,裸是过河的木桥。即村子在木桥附近。

盘少,侗语意为捕鱼的鱼梁。即擅于装鱼梁的寨子。

显东,显为鱼产卵,东为田垌。即村子在鱼产卵的田垌旁。过去从龙坪往上到蒙洞的河段里有十八个河鱼产卵的河塘,显东河段就是其中之一。

亚围,侗语亚为田,围是水牛。因寨子附近田塘经常有水牛在洗澡,故名。

坝咱,坝为石头,咱为歇气,即村子在路人歇脚的石头旁。 因村子路边有一块平宽大石头,人们常在此歇息。故名。

盘打,盘为盘路,即山坡上的平路,打为山林。即村子在穿过山林的盘路旁。

盘票,侗语盘为横过山坡的平路,票为背在身后的小竹篓。意为住在山坡横路上以编织小竹篓为生的人家。

高代山,侗语代意为一带山。

韦坝,侗语坝指石头,韦指水牛。即有石头像水牛的地方

八甲,侗语八为外面,甲为秧田,即建在地灵田垌以外的寨子。

同戈,侗语同为铜,戈为锅。即过去寨主敲铜锅召集众人的村子。

格冷山,侗语格指那里,冷指淤泥地。格冷意为该山大多是淤泥地。

成图山,侗语成即为山,图为牛。因居民常这此地放牛,故名。

桂坪,侗语桂为溪流,坪为平缓。意为村民居住在地势平缓的溪流边。

半正,侗语半为半中间,正为鸡冠。即村子建在像鸡冠一样的半山上。

下吉康,侗语吉康意为过去有猕猴活动的地方,分上下两寨,此为下寨。

上吉康,侗语吉康意为过去有猕猴活动的地方,分上下两寨,此为上寨。

郎杂,侗语郎为马上、即刻,杂为歇气。这里地处半山,是人们翻越庖田界的第一站,过路人来到这里见到凉亭便马上坐下来。

鹅怕山,侗语鹅为虾子,帕为灰色。因这有条小溪,溪里出产灰色虾子的地方。

坝乍山,侗语坝为石头,乍为休息。因该山上有块石板,供人休息,故名。

平等村,侗语坪是平地; 邓是野果。即建在长满野果坪上的寨子。

坝洒,侗语坝为石头,洒指休息。即村子位于用来歇气的石头附近。

甲行,侗语甲为汉人,行为军营,意为清兵(汉人)扎营的地方。清乾隆五年吴金银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隆江村拜王滩是起义的策源地。清王朝派重兵围剿起义军。

广西有多少地方说粤语(广西侗语地名你知道多少个)(1)

三江风雨桥

广西有多少地方说粤语(广西侗语地名你知道多少个)(2)

三江风雨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