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激酶真的能消除血栓斑块(中日专家共论心脑血管健康)

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当天,“道清源518心脑血管日中日论坛暨纳豆激酶团体标准研讨会”在京举行。论坛汇集了中日心脑血管健康领域相关机构的专家,深入探讨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新成果、纳豆激酶产品在国内的发展问题,并发起中国纳豆激酶行业团体标准倡议。

心脑血管防治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国家心脑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45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高血压2.7亿。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呈现在低龄化、低收入群体中快速增长趋势。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周邦勇指出,通过本次论坛发起纳豆相关食品的团体标准制定,使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可以得到质控,从市场销售方面而言可以对老百姓有明白的说法,对管理者而言,则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日本饮食习惯提供食用纳豆新思路

日本是世卫组织公布的全球国民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成果较为明显。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健康运动医学主任教授滨冈隆文在其演讲中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控制,得益于日本人的传统健康饮食习惯。

滨冈隆文提到,预防血栓应从规律饮食与增强运动两个方面来进行,通过禁烟、少饮酒、多运动来改善人体机能,减轻身体负担;但是他同时也指出现在很多日本人特别是老年人难以保持运动;于是针对这类人群就要通过丰富并改善营养摄入来改善他们的身体情况。

据滨冈隆文介绍,日本已经进行了关于纳豆激酶预防血栓的科学实验;通过人工血栓检测纳豆激酶与纳豆是否具有降低风险的效果,最终实验证明纳豆激酶对预防血栓有积极作用,而纳豆虽然有效但效果不明显。

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系长原弘之和日本纳豆激酶协会会长目黑昭彦分别发表演讲,解读了各自所属机构在纳豆激酶生产工艺和品质鉴定方面的先进技术。

目前,在中国一些城市的超市和日本料理店里出现越来越多的纳豆及相应菜式,同时也有以纳豆为原料的食品出现在市场中。但是如何充分发挥纳豆激酶的作用,如何规范纳豆激酶产品的市场发展,成为业内的一大探究点。

国内纳豆产业面临发展良机

我国纳豆工业及相关产业起步较晚,根据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主任李红的介绍,2001年,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建成了国内第一条符合GMP标准的纳豆生产车间,并于此车间内正式生产出纳豆进行市场销售。

随着国内对于纳豆食品的了解及对其营养健康价值的需求,国内关于纳豆工业化的需求增长极快,从最初几乎0需求增长到目前2000~3000吨的需求量。需求增长,也带动了纳豆相关产业产值规模的增大,据李红分析,目前,纳豆工业的产值达到约2亿多。

目前国内关于纳豆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四种类型:鲜纳豆、纳豆胶囊、纳豆配伍胶囊、纳豆激酶胶囊。其中,多数产品属于普通食品,注册在案的保健食品有41种。

纳豆激酶团体标准制定进入落实阶段

纳豆激酶真的能消除血栓斑块(中日专家共论心脑血管健康)(1)

中日专家座谈沙龙:共议我国纳豆激酶团体标准制定的相关事宜

团体标准是我们国家标准化改革重要方向。国家标准属于基础性标准体系,但是更多的有差异性的产品的市场管控缺少专项的标准进行规范和管理,这是推动团体标准实施的关键。

会上,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周邦勇、日本纳豆激酶协会会长目黒昭彦、东京医科大学健康运动医学主任教授滨冈隆文、株式会社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海外事务部代表原弘之、道清源品牌创始人税新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与食品研究所相关专家共同发起了关于纳豆激酶的团体标准倡议。

目黒昭彦表示,日本纳豆激酶协会对于不同类型的纳豆激酶的活性测定和引用都有相应的团体标准,其中也包括有实施细则。这对国内纳豆激酶的团体标准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周邦勇认为,国家标准只是准入门槛,但是通过制定“三标合一”的团体标准,可以大幅度提高对于产品的要求。“我们要做的是给消费者带来优质的产品,如果达到这样一个标准的话,我觉得这个做标准就有意义了。”

同时,他也表示,希望通过专家和各相关单位的配合,在年内出台关于纳豆激酶的团体标准。

纳豆激酶真的能消除血栓斑块(中日专家共论心脑血管健康)(2)

日本纳豆激酶协会会长目黑昭彦向道清源品牌创始人税新颁发证书

道清源是国内牵头制定纳豆激酶团体标准制定的品牌,其创始人税新在发言中表示,之所以品牌愿意作为发起者,同行业协会共同推进团体标准制定,一方面希望让消费者可以“明明白白地消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检测机构,为未来纳豆激酶的产品品控提供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