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比特产品介绍 新开源携手华道生物助力

本报记者肖艳青张文娟“我们一直非常关注CAR-T领域,自2015年切入精准医疗领域以来,一直在做相关布局”新开源总经理张军政表示,几年前公司开始运作在CAR-T领域有丰富技术资源储备的美国BioVision公司,并于2019年6月将其并入上市公司平台;今年7月,公司领投华道生物B轮1亿元战略融资,投后持有其14.5455%的股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康比特产品介绍 新开源携手华道生物助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康比特产品介绍 新开源携手华道生物助力

康比特产品介绍 新开源携手华道生物助力

本报记者肖艳青张文娟

“我们一直非常关注CAR-T领域,自2015年切入精准医疗领域以来,一直在做相关布局。”新开源总经理张军政表示,几年前公司开始运作在CAR-T领域有丰富技术资源储备的美国BioVision公司,并于2019年6月将其并入上市公司平台;今年7月,公司领投华道生物B轮1亿元战略融资,投后持有其14.5455%的股权。”

张军政提到的CAR-T属于免疫治疗中的细胞免疫治疗,旨在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依靠自身免疫机能杀灭癌细胞和肿瘤组织。目前,CAR-T疗法已经被证明在血液瘤领域(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正向实体瘤领域推进。

据悉,国内除药明康德及安科生物外,新开源投资的华道生物也于近期收到CD19CAR-T临床获批文件,拿到行业进入“准许证”。

新开源携手华道

让CAR-T疗法不再只服务于有钱人

“CAR-T疗法高昂的药费让许多患者的希望一次次破灭,这让我们感到非常遗憾。”张军政表示,公司希望能帮助中国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并把费用降下来,让CAR-T药物变成普通患者也消费得起的救命药。

据悉,新开源这次对华道生物进行投资,除了看重华道生物的技术实力外,也因为双方在普惠医疗方面的理念十分吻合。双方都希望早日突破CAR-T难题,让更多患者受益。

如何做到CAR-T疗法的普惠呢?

面对疑问,华道生物董事长余学军坦言,“普惠性的核心问题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想要降低成本就一定要做CAR-T产业链全流程国产化。新开源的加入,对华道生物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特别是新开源上海松江基地的建设及在精准医疗方面的渠道铺设,为我们将来的产业化落地及市场开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一种药,只有有钱人才用得起,那它也仅仅是一种药,或仅仅是一种好药,对公众是没有意义的。”华道生物董事长余学军表示,“我们想做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细胞药物。”

新开源鼎力支持

助力CAR-T国产化进程

目前全球注册的CAR-T研究项目超过400个,其中美国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在CAR-T研究项目数量上,中国紧随其后高达140余个,但国内大多数研究项目仍处于临床一期或是临床前研究。

据悉,2019年10月30日,华道生物CD19CAR-T获批临床,这意味着华道生物成为国内第六家获得CD19CAR-T临床批件的公司。

余学军表示,“CD19CAR-T获批临床,意味着华道生物挤身CAR-T国内研究领域的第一梯队,但从临床到真正作用于患者,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经历多重考验”。

据悉,目前,华道生物已经具备了CAR-T产业化全流程全产业链国产化能力。其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全封闭CAR-T细胞生产设备(含一次性耗材)、个性化液氮转运箱、CAR-T细胞仓储设备即将在华道生物CAR-T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松江)基地量产,会将CAR-T细胞生产成本压缩至国外1/20-30,同时也会极大的缩短国内CAR-T细胞产品产业化进程。

华道生物CAR-T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松江)基地是新开源上海松江基地的重点优先保障建设项目。项目投资16.66亿元,建设期为两年,达产后可实现收入20.1亿元、净利润3.05亿元,该项目未来将在精准医疗平台建设、体外诊断试剂关键原料国产化、CAR-T全产业链全自主知识产权化方面发力,该基地的建设充分体现了新开源对华道生物产业化的支持。

在渠道端方面,新开源独辟蹊径,2017年以来,已成立40多家“精准医疗工作室”。目的是结合新开源丰富的精准医疗技术平台,为国内的医生、医院、医疗企业提供最专业的精准医疗临床和科研CRO服务。

据了解,精准医疗工作室成立后进展顺利,2019年中报显示,1-6月,公司医疗服务产品实现营收5752.26万元,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为14.52%,对于未来CAR-T新药落地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