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钢铁驼队护航忙(钢铁驼队开进欧亚30余城)

武汉钢铁驼队护航忙(钢铁驼队开进欧亚30余城)(1)

首趟中欧班列从广州国际港站开出(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通讯员谭札烽 摄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琳 通讯员关悦)八月的广州,暑意犹盛,生机盎然。8月28日凌晨,在广州海关所属广州车站海关关员的现场监管下,满载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等“大湾区制造”货物的75006次班列从广州国际港站驶出,广州中欧班列迎来开通6周年。

自2016年8月28日广州中欧班列首开以来,贸易辐射不断扩大,运行品质持续提升,日均开行频次加速增长。6年间,广州海关累计监管开行进出口中欧班列625列,发运标箱58040个,申报进出口货物总值197.32亿元人民币,服务中欧班列联通西欧、东欧、西亚、中亚、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个城市,助力“钢铁驼队”支撑起贯穿欧亚大陆的国际贸易“大动脉”。

辐射范围持续扩大

2022年3月22日,一列装载着摩托车、液晶电视机、交互智能平板、家具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广州大朗站驶出,12天后抵达了蒙古国的乌兰巴托。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列运至蒙古国的中欧班列,标志着广州中欧班列成功开辟“广州大朗-二连浩特-蒙古乌兰巴托”新线路。

3月28日,广州大朗站开行首列中老国际货运班列(广州大朗-云南磨憨-老挝万象南),装载360吨大湾区企业生产的割草机、电焊机等电动工具和家具,经广茂铁路、河茂铁路、南昆铁路到达云南昆明后,沿着中老铁路通过磨憨口岸出境前往老挝首都万象,全程运时约7天。

随着今年“广州大朗-二连浩特-蒙古乌兰巴托”“广州大朗-云南磨憨-老挝万象南”两条线路开通,广州海关监管的中欧班列线路已达到“8出4进”12条常规固定线路。

这是广州中欧班列6年来发展“稳中有增”的小缩影。6年间,广州海关不断优化完善中欧班列监管服务,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制造、物流产业优势,支持促进以铁路运输为核心、多式联运为纽带、码头、车场为网点的物流模式,推进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助力广州中欧班列“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朋友圈”越来越大。

发展势头迅猛有力

据统计,2016年至2022年,广州海关监管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3列增加到超过190列,年均增长超56%,开行频次从最初每月1-2列到如今单日最高4列;监管每百列中欧班列的时间分别为736天、566天、274天、286天、219天、93天,广州中欧班列成功跑出“加速度”。截至今年8月,广州海关监管中欧班列连续3个月单月发车超过30列,亮眼的数据折射出广州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稳定国际供应链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开行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6年间广州中欧班列运行品质也在不断提升,“大湾区制造”商品持续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选择也日益丰富。2016年,广州中欧班列运送货物以低附加值货物为主,包括衣服、鞋帽、厨具及五金配件等。至2022年,广州海关已累计监管中欧班列出口超过1400个税号种类的商品,涵盖服装、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家用电器、机电产品等多个品类。

集散功能初步显效

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2022年,广州中欧班列成功开辟广州南沙港、广州国际港等2个新站点,货源覆盖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泛珠三角9省区,进一步畅通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

广州南沙港、广州国际港中欧班列站点启用后,与原来广州大朗站进行区域联动,将推动形成中欧班列华南片区货物集散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广州“海港”“空港”物流枢纽双引擎优势,联动南沙自贸试验区、广州临空经济区、广州空铁融合经济示范区等区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的业务规模,形成内外联动、产销衔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6年间,广州海关累计监管开行进出口中欧班列625列,发运标箱58040个,申报进出口货物总值197.32亿元人民币。

2016年至2022年,广州海关监管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3列增加到超过190列,年均增长超56%,开行频次从最初每月1-2列到如今单日最高4列。

2016年至2022年,广州海关监管每百列中欧班列的时间分别为736天、566天、274天、286天、219天、93天,广州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截至今年8月,广州海关监管中欧班列连续3个月单月发车超过30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