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花二个小时健身(然后假装自己在健身)

来源:成都商报近日,一则“中国有1亿人在假装健身”的话题引发热议所谓1亿人假装健身之说,是根据《2019运动消费趋势报告》和公开数据测算出的结论结论认为,有1亿人买了运动装备却很少运动,办了健身卡却很少上健身房,他们是在假装健身,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一天花二个小时健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天花二个小时健身(然后假装自己在健身)

一天花二个小时健身

来源:成都商报

近日,一则“中国有1亿人在假装健身”的话题引发热议。所谓1亿人假装健身之说,是根据《2019运动消费趋势报告》和公开数据测算出的结论。结论认为,有1亿人买了运动装备却很少运动,办了健身卡却很少上健身房,他们是在假装健身。

虽然测算数字与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把目光投向朋友圈,身边还真不乏“假装健身”的朋友。他们中有的虽有强身健体的雄心壮志,但在面对辛苦流汗的实际情形后,却望而却步难以坚持;有的也坦诚自己确实在假装健身,除了光买装备不上健身房、光拍照片不运动,他们还“云健身”——在微博转发、收藏各种运动教程,“转了等于做了,做了等于瘦了。”还有的调侃自己办的健身卡,“不就是洗澡(桑拿)卡吗?”

当然,生活中也有不少真正在坚持锻炼的人。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体育运动和健身也越来越重视,VR、AR等新兴技术也在不断丰富人们的运动方式。肉在谁身上谁知道,是时候推倒“假装健身”这股“不正之风”,真正的动起来了。

1 幸亏有个超大阳台,

被闲置的设备

才不显得那么碍眼

可能人到中年的时候,都会有猛然惊醒的一天,突然意识到:哎,自己怎么就老了呢?腰咋个比以前粗了这么多呢?脸咋个比以前大了一圈呢?哎呀不得行,不得行,必须要减肥了,必须要体育锻炼了!

四五年前,我大哥大嫂明显是经历了这么一天的。

我大哥大嫂是从大学里的校园情侣发展成革命夫妻的。当年一个数学系,一个中文系,两个都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大哥是学校里的落地版齐秦,1米8的身高,长发飘飘,随时一件旧旧的T恤,一条松松松垮垮的萝卜裤,走起路来肩膀斜起,一副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样子,玩吉他,跳霹雳舞,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风景。

大哥如此,大嫂能在大三时就把大哥绑定,自然也不是平凡人物。所以,这样两个人,当突然意识到衰老的临近时,那种恐慌和迫切,肯定比我等更胜一筹。

那段时间,大哥首先在他的朋友圈(此朋友圈非微信上的那个朋友圈哈)里宣布:下午的麻将局就不参加了哈,各位如果想打羽毛球,欢迎××体育场见。

大哥这种人,走到哪儿都是中心。他这一吆喝,麻将圈呼啦啦就垮掉大半,一大群人吆三喝四,火速赶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最高档的羽毛球拍子和羽毛球,还按季节买了好几套专门用来打羽毛球的服装和鞋子。我惊诧莫名,说:“为啥子要专门买衣服和鞋子呢?平常的运动装不行啊?”这时的大哥显得很专业,说:“肯定要不得噻。(鞋子)着力点都不一样,而且(衣服)吸汗性也不同。既然下决心要打(羽毛球),肯定就得买专业点的噻。不出点血,很容易就半途而废了。”想想也是哈,比起年轻态,这点钱算什么。辛苦半辈子,咱们中年人,这点钱还是有的。

然而出了血的大哥没有坚持多久就半途而废了。据大嫂说,他们这群人,最开始羽毛球确实也还是打了的,而且是足足地打满了两场,汗水流了一地,所以打完以后,大家都超有成就感,觉得消耗的卡路里至少也有两顿饭那么多,那么打完一起去吃一顿饭总还是可以噻,至少也减掉了一顿饭的卡路里嘛。

于是运动半下午,吃饭一晚上。多来几次后,算了算了,不打了不打了。

不打羽毛球了,那做啥子呢?大哥反思了一阵,决定骑游。“运动这个事情,还是不能要太多人一起,不然就很容易变成娱乐,最后又变成吃喝。”但从小帅到大,被人簇拥惯了的人,一个人上路总归太冷清,所以他决定把大嫂也叫上,“反正娃儿上大学去了,她闲着也是闲着。”

主意已定,两人首先去德阳市中心买了两辆很高级的运动单车,然后开车赶到成都,直奔迪卡侬,护膝、护腕、头盔、手电筒、擦汗巾、挂水杯的架子、骑车服,以及袜子……全部都要买。大哥拿着一把被我们人人嫌弃的白色棉袜,很有研究地说:“莫看这个袜子便宜,但它的吸汗性确实好,穿起很舒服,我好几个搞骑游的哥们都跟我推荐了这个。”结账的时候,他们俩的运动装备将两个手推车装了个满满当当!

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有这个决心和勇气,他们的背影都写着“帅气”两字。送他们回德阳的时候,我发现他们车子的后备箱里,还有户外用的折叠椅、防潮垫,“如果骑太远了,骑太累了,可以用来坐一下,休息一下。”看,我的大哥是不是深谋远虑心细如发?透过这满满一后备箱的装备,我仿佛看到了两个在荒野的山路上飞驰而过的矫健身影。

然而,所有的情节都已写好,结局却远不是想象中的结局。据说,两人回去最多骑了四次,就因为春天过去,夏天来临,太阳越来越大,大嫂紫外线过敏而不得不放弃。

幸亏,他们家有一个二十多平方米的超大阳台,所以当两辆高级单车、几副羽毛球拍和一堆其他乱七八糟的设备被装在一个口袋里堆在阳台上时,还不至于那么碍眼。(柳芭)

2 约朋友一起健身,

她们有千千万个理由

拒绝参与

我是在两年前才开始规律健身的。当时是公司给员工发福利,为每个人在离公司不远的地铁口的健身房办了运动次卡。那间健身房里可以游泳,可以蒸桑拿,也可以用器械、上各种课之类的,每人每年20次,每次去签到即可。

一开始,我还怕自己不能持之以恒,就约了两个朋友一起去,上上瑜伽课,游游泳玩玩水,完了还可以蒸个桑拿,很是有趣。朋友还为此买了全套健身服装,连泳衣、泳镜、泳帽、水杯也都全部配齐,看起来像是要好好锻炼的样子。

但是几次之后,她俩就很少出现了,只剩下我一人还在坚持锻炼。每到我要去健身的日子,便在我们的小群里问:今天健身吗?刚开始,她们还会觉得无法拒绝,强迫自己出现在健身房里。但日子一久,她们拒绝的理由开始五花八门起来。

我们开玩笑,说“今天健身吗?”是我们小群的“灵魂拷问”。每当我发出灵魂拷问,都会收到不重样的回复:“今天脑壳有点痛”“我不想带个大包(健身衣物)”“今天我要加个班”……她俩不来健身的理由有千千万个,什么高级健身装备全都闲置了。

而我的同事们就更厉害了!50%一次都没有去过,49%去了一两次就再也不去了,只剩下我——这1%还在苦撑。因为大家都不去,所有的次卡都留给了我一个人签字,也算是占了同事“懒惰”的便宜。健身后的效果挺明显的,伏案工作后我的肩膀不再坚硬酸痛,身体更轻盈,肉肉更紧致,运动出汗也是很好的压力宣泄,第二天头脑也更清醒了。

后来我换了工作,就在我家附近的健身房办了健身年卡,继续享受运动带给我的改变和快乐。某天手机收到一条消息,原来是以前那家健身房的销售,他问我,怎么你们公司的人都不来了?我心里暗想:嘿,什么都不来?从来就是我一个人在战斗。

所以长久坚持做一件事到底有多考验人的自制力与毅力呢?有人会说,约人一起,彼此监督,比较容易做到——我的确在健身房经常碰到一对夫妻,成双成对从不缺课,每每看见他俩的身影,都激励着我加油坚持。但请看我的两位闺蜜,哈哈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督促着我坚持健身呢?是惯性,需要出汗的惯性,运动后肌肉的拉伸感等等……坚持是一个人的事,跟有没有人陪伴无关。唯有坚持才能养成习惯,当坚持成为习惯,“做”便是唯一的理由。(热心市民张大姐)

3 坚持健身算个啥?

实践后的我想说,

三思而行吧

三年前,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办了健身卡,加入了健身运动的行列,朋友圈里到处充斥着她们健身的照片。我在欣赏美好身体的同时,并没有太当回事,因为彼时的我还并不肥胖。

过了一段时间,这些人中的一些人开始诉苦,说坚持健身这件事太难了!这倒是撩拨到了我的好奇心:我曾经坚持了三年每天背单词,曾经坚持了两年每天记账……在“坚持”这条路上我硕果累累,坚持健身算个啥?年轻气盛的我,没事儿找事儿,决心要给她们打打样儿!

本着“教你做人”的邪恶心态,我跑到健身房花了2300元的巨款,办了一张健身卡。把卡揣进兜里,光是想着自己即将在朋友圈成为一个“坚持导师”,我的心里就别提有多美了。

办卡后的第一周,我就穿着自己新购入的健身装备,来到了健身房,开始了一趟“傻眼之旅”。所有的器械都不知道怎么用,正好去的时段人并不多,想偷学一下都没机会,最后没办法,只得全副武装地跑了半个小时跑步机,就收拾东西回家了。

临走时,店员说,“我们有好几家店,另外一家有游泳池,你下次去啊!”在得知另外一家店需要开车才能到达之后,我心里那本来准备燎原的星星之火一下子就熄灭了。拖着没有很疲惫的步伐,挂着没被汗湿的毛巾,我回到了家,以后还是继续坚持背背单词什么的吧。

现在,那张黑色的健身卡还在我的钱包里,卡面已经被磨掉色了,但我一直安慰自己,没关系,有效期五年,这才第三年。现在但凡身边有人说起健身和办卡,我还是会加入话题,不过角色不再是“坚持导师”,而是劝他们三思而行。(嘿丘)

@艾小艾:周末回父母家,刚出地铁口就接连被健身馆的小哥盯上,每走一段距离就会冒出来一个问我办不办个卡。回到家把这事随口一说,我妈云淡风轻的回了一句:我办了。啥?我妈办了健身卡?看着我的疑惑眼光,她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我要去,你放心嘛。”我还没开腔,我妈又心虚地补充道:“哎呀,那些凶的项目我也不敢整,我就去跑步机上跑跑步,跟到老师做一下瑜伽。”毫不夸张地说,我长这么大是真的从来没见过我妈运动!“大不了我每天去蒸个桑拿洗个澡,这个卡费不会亏……”她喃喃道。哈哈,我妈对自己的认识很清晰嘛!

@Autumn:买了台动感单车在家里健身,一个月也骑不到一小时,还自我安慰,买了等于练了,练了等于瘦了,瘦了约等于有六块腹肌了……

@换个ID超麻烦的呀:干嘛?我都交钱了还要亲自去啊?

@李泳欢:我就不一样了,我既不花钱,也不运动。

@温柔的你:嘴里喊着减肥、节食、跑步……但我的身体却很诚实的一动不动。健不健身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发朋友圈。

@为那远方:(健身卡)刚买了一开始每天都去,后面三天去一次、五天去一次、一星期去一次,再后来半个月去一次……最后就过期不能去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