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是现在的哪里 谈谈清朝廷的苗疆缺

苗疆这个词多见于明清两代,是指的中国西南部苗族为主的聚居区,广义的苗疆包括云南、四川、贵州、湖南、重庆、广西等各省市部分 。而狭义的苗疆指的是以湖南湘西腊尔山为中心的红苗聚居区和贵州黔东南以雷公山为中心的黑苗聚居区。

苗疆是现在的哪里 谈谈清朝廷的苗疆缺(1)

腊尔山苗疆全图

历史上苗疆“汉少夷多”,地瘠民贫,清代许多流官视苗疆为畏途,都怕到苗疆当官。清康熙二年(1663),贵州曾经发生一件事。一个叫王聘宾的官员年初到贵州永宁任知州,但是到了十月就什么都不要弃官逃跑了,这件事在清朝廷和当地都轰动一时,造成很坏的影响,知州一般为正五品官员,这么大的官什么都不要了就跑了,让清朝廷很没面子。

面对流官大多不愿意到苗疆担任官职的情况。康熙四十五年(1706),九卿等遵照皇帝旨意专门商量了这个问题,得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四省官员空缺甚多。嗣后知府以下,知县以上员缺,凡候选人员内有愿往效者,递呈之后,令彼掣签。”

所谓“令彼掣签”就是抽签,也就是说清朝廷决定靠抽签决定官员到哪里任职,抽签抽到苗疆你总没说的了吧?哪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官员抽签到了苗疆任职,任期未满就通过装病等方式请假回原籍调养,等过一段时问再另选肥差任职。雍正十三年(1735)贵州平越府知府朱启东因为看到苗疆烽烟四起,唯恐祸及己身,借日生病奏请回原籍调养。

这个手法也逃不过皇帝的眼睛,朱启东遭到雍正的严厉训饬“借名告病而巧为规避者……因民俗刁悍,地方繁剧,虑及考成。”

有鉴于此,经过周密设计,清代在新辟苗疆设置“苗疆缺”流官来实施统治。

这种官制,首先按各府、州、县等所处的地理位置、管辖而积、重要程度、贫富情况等条件,以“冲、繁、疲、难”将其划分等第。实际的划分是,地当孔道者为冲,政务纷纭者为繁,赋多通欠者为疲,民刁俗悍者为难。凡兼三、兼四者为最要缺、要缺,凡一、二项者为中缺、简缺。

“苗疆缺”属于第二类难当之官,在“冲繁疲难”中至少占有三项。一般刚开始补缺的官员,大抵先从简缺做起,等积累经验以后,再调中缺或要缺。清廷授子边地督抚以更多的人事权,让他们因地择官,以便有效地统治与开发边疆,苗疆、烟瘴、海疆地区的题调缺即由此产生。

苗疆是现在的哪里 谈谈清朝廷的苗疆缺(2)

清乾隆初 阿琳《红苗归流图》 山巣形势图,图中苗疆山势险要

苗疆地区,尤其是在清雍正年问大规模“改土归流”和开辟“新疆”之后,急需大量为朝廷一统大业安心服务苗疆的“好官”、“清官”。如何解决官员普遍逃避,不愿去“瘴病之地”的苗疆任职问题呢?康熙二十五年(1686)经九卿议定,广西部分苗疆调缺“三年俸满升转”,并且规定只需在广西本省苗疆内部调补,这是目前有关“苗疆缺”官员由督抚在本省拣选题补的最早记载。贵州方面,康熙三十九年(1700),规定贵州都匀府、铜仁府、黎平府、威宁府,以及独山州、大定州、平远州、黔西州、永从州等地的文官皆于本省官员内调补。雍正十年(1732),贵州巡抚张广泗奏请“‘新疆’文武各员三年俸满之后,应予保荐升转,以示鼓励”,这一主张得到雍正的批准。这说明在贵州新置的“新疆六厅”也开始实行“苗疆缺”官制了。

据《明清档案》乾隆五十七年六月十二日载,湖南苗疆永顺府知府、同知、通判,龙山、保靖等县,凤凰、乾州、永绥厅皆为要缺、难缺,皆须按缺补入。从康熙四十三年至乾隆四十六年辰州府分防乾州厅同知共20人,除其中2人资料记载不详细外,其余18人中,旗人出身者6人,进士以上者有9人,可见,苗疆缺内官员比较重视出身、科举功名和政治资历。

“苗疆缺”分为两种类型:最艰苦的苗疆是“三年俸满升转”;条件稍好一点的苗疆是“五年俸满升转”。它们之间的界限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一般来说,艰苦的苗疆经过长期开发,条件好转,该地的“苗疆缺”可以由“三年俸满”改为“五年俸满”。同样一些“五年俸满”的“苗疆缺”条件好转后会取消“苗疆缺”待遇。在乾嘉苗民起义前,湘黔苗疆各官员享受的是“五年俸满”。

事实上,“三年俸满升转”是存在一定弊端的。当时的朝廷官员也己经意识到:一是因为乾隆时期己经出现了缺少官多的现象,国家没有可升的官缺供应;二是流官系统固有的弊端,官员新到地方,一切都不熟悉,待到初步了解地方情况后,就被调走了,不利于地方治理及促进地方的发展。尤其是湘黔边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复杂,需要熟悉民族事务有才能和才干的老练官员。

鉴于此种情况乾隆要求边疆各要缺官员升衔留任。乾隆二十五年(1760),吏部依照乾隆帝关于苗疆要缺人员升迁的提议,对苗疆各地官缺的任职时间以及考核升迁作出规定。从议定来看,“五年傣满”之缺,如果政绩显著,才守兼优,一般不会调离本缺,只是“升衔留任”,再等三年,经考核合格后,才会“题请升用”。对于首次任期内,政绩平平的,可以给机会再留任三年,如果在第二个三年内,政绩显著的话,仍可以“以附近应升之缺题升”。同时还明确规定了,苗疆缺内的官员不得找借口调离原缺。此后,边疆久任则以湖南为例,其余像海疆,云南粮储、驿盐等道员各缺,都依湖南苗疆久任之例,“五年俸满,再立限三年,分别考核具题,如不放任,随时更撤。”苗疆久任对促进改流区的发展,维护改流区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也许早就认识到苗疆治理的复杂性,在康熙苗疆开辟到乾隆末年的百余年中,清王朝对腊尔山苗疆流官的任用还是相当重视。 与原来多是土官土人不同,这时的苗疆官员已经完全客籍化,重视历练。

以乾州厅同知选用为例,自康熙四十三年至嘉庆二年,辰州府分防乾州厅同知,有史可查的共有17位,其中进士和举人出身的9人,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湘黔边其他各厅县亦大体如此。

至于道衔官员,几乎全是经验型和科举出身人员。因此这些流官与“改流”以前的土官相比较,不论是在政治历练还是科举功名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可见朝廷在选拔流官时相当谨慎。

清朝廷每次对新上任到腊尓山苗疆的官员都要详加嘱托。谭行义调任镇筸镇总兵时,乾隆帝嘱托他说“此镇为楚省门户,第一要镇,故调汝,汝其勉之,莫负委用之意也。”乾隆三年(1738 )蒙应瑞授镇筸总兵官时,乾隆帝也提醒他:“镇筸乃苗疆要地,汝其实心实力,整饬营伍和兵民,以绥靖地方,勉之莫忽。”一镇总兵能得到皇帝的如此重视,可见,清朝帝王对湖广苗疆选拔流官的重视程度。

“改流”后的苗疆任职环境仍然较其他地区恶劣得多,故只要在流官任上稍有业绩,任期内不曾犯大的错误,一般只要任职年限己满就可以升迁。辰沅靖道祖秉圭、夔舒等都这样得到上级的保题升任,得到朝廷的重用。按照清朝制度规定,只要苗疆等处调补官员,必须即行升用。如规定乾州同知、凤凰营通判、永顺府知府、通判、永绥协同知、永顺、保靖、桑植各县知县及典史都是五年俸满,保题即升的官职。对于清代众多级别官员,为了升迁不得不经历漫长等待和磨练,苗疆流官升迁算是比较快的了。

总而言之,改土归流后到腊尓山苗疆任职的官员容易升官。

“改土归流”后,被朝廷委派的流官,他们的心态与“改流”前具有很大的不同。“改流”前,“凡候选人员内有愿往效者,递呈之后,令彼挚签”,即使运气差的官员抽签去了苗疆,一般任期不满也会通过各种方式离开当地。自“改流”以后,湘黔边的流官群体基本上都能摆正自己心态,以一个地方官的角色去管理当地事务。

苗疆是现在的哪里 谈谈清朝廷的苗疆缺(3)

傅鼐曾长期在苗疆任职,先后任凤凰厅同知,辰沅兵备道员兼总理苗疆事务大臣

苗疆开辟和改土归流后,腊尔山苗疆过去的自治状态终结了,清朝廷也在考虑究竟该采取什么统治政策,苗疆的流官们实际上也是一直在一步步的摸索合适的苗疆政策,用现在的话说,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