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谁牺牲于重庆渣滓洞(他留下仅有的两袋氧气和一句话)

文、图 |陈世锋、黄珊、张新凯、段得成、段朔、韩雪松

近日

火箭军某部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他们带来了特殊的礼物

感谢信、锦旗和鲜花

这是怎么一回事

请往下看——

1949谁牺牲于重庆渣滓洞(他留下仅有的两袋氧气和一句话)(1)

原来,就在不久前

该部勤务连二级上士田坤

在野外比武训练场

用自己的壮举挽救了

一名地方施工工人的生命

“快来人啊,出人命啦,快点救救吧!”

8月6日上午9时许

在火箭军某部野外综合训练场一角

不断传来撕心裂肺的呼喊

一处施工地域内

65岁的地方工人聂卫星

在井下进行施工作业

然而下井不到10秒钟便因缺氧

和吸入有害气体晕厥

工友尝试下井营救

皆因下至一半呼吸困难而终止救援

1949谁牺牲于重庆渣滓洞(他留下仅有的两袋氧气和一句话)(2)

听到一声声的呼救

正在该训练场参加比武训练的田坤

驾驶比武训练车辆迅速掉头

前往事故地点

1949谁牺牲于重庆渣滓洞(他留下仅有的两袋氧气和一句话)(3)

到达现场后

田坤看到十米见深的井底瘫躺着一个人

手臂和脸颊已多处破皮出血

时间容不得他多想

“我是党员我先上!”

他从车上扯下安全绳往自己身上绑

此时的室外气温已近40摄氏度

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

“我刚刚下了两米就感觉

眼冒金星喘不上气

要不咱等120来吧。”

一名地方施工人员好心地劝道

1949谁牺牲于重庆渣滓洞(他留下仅有的两袋氧气和一句话)(4)

“人命关天

他已经在井下昏厥十来分钟了

再不救上来120来了也没用!”

田坤一边在身上绑好绳结一边说:

“车上有两袋氧气,等会老乡上来给他用!”

说完,便迅速顺着爬梯飞快“溜”到井底

据田坤回忆,在井下他屏住呼吸

在探明被困者还有生命体征后

飞快地将另一根绳索系在身上

并将伤者与自己绑在一起

然而,由于井下不明有害气体聚集且缺氧

他只觉眼前发黑

用最后一点意识将老人紧紧抱在胸前

向拉绳的战友大喊一声“拉”之后

便失去了知觉

整个救援过程仅用了40秒

老人被救上来吸氧后

逐渐恢复意识

田坤也在战友的呼唤中逐渐清醒

他坐起来看了看老人又看了看战友

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我娃还有几天就出生了

我都以为看不到了……”

此时,驻地医院120急救车迅速赶到

将二人火速送往驻地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医生告知,因在井下吸入大量惰性气体

加上氧气浓度低、气温较高

引起的脑供血不足

是导致他们快速昏迷的主要原因

要不是救上来吸的那点氧气

老人可能就救不回来了

1949谁牺牲于重庆渣滓洞(他留下仅有的两袋氧气和一句话)(5)

“要不是田军人救了我

我家中年近90的父母就再也无人照顾了……”

“他把仅有的两袋氧气都给了你

要不然你这个年纪即便救上来也玄乎了!”

这是被救老人聂卫星和工友

在高压氧仓外的对话

1949谁牺牲于重庆渣滓洞(他留下仅有的两袋氧气和一句话)(6)

刚与死神赛跑过的聂卫星

将“还活着”的感慨用力汇聚在手掌

拉着同样从高压氧仓出来的田坤的手

哽咽良久

1949谁牺牲于重庆渣滓洞(他留下仅有的两袋氧气和一句话)(7)

想到几个小时前发生的那一幕

聂卫星仍心有余悸

“平时都是在电视里看到子弟兵救人

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才真实感觉到

解放军时刻就在咱老百姓身边……”

工友在听完医生的话之后

拉着田坤不停地道谢

1949谁牺牲于重庆渣滓洞(他留下仅有的两袋氧气和一句话)(8)

“没时间多想,冲上去就对了。”

田坤说这是他当时一瞬间的本能

该部政治工作处主任崔晓明介绍说

下一步他们要把田坤英勇救人的事迹

作为主题教育的鲜活教材

号召官兵用实际行动

树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1949谁牺牲于重庆渣滓洞(他留下仅有的两袋氧气和一句话)(9)

在送锦旗现场

聂卫星所在公司领导

感谢部队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军人

田坤带领他们参观了连队内务

1949谁牺牲于重庆渣滓洞(他留下仅有的两袋氧气和一句话)(10)

聂卫星则拉着田坤和部队领导的手

一再致谢

田坤说:

“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人民有危难,

任何一个军人都会挺身而出。”

为见义勇为的田坤点赞

来源: 东部战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