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南京人都是哪里的移民 南人北迁北京人口或将

进入2021年9月份以来,北京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力政策,不仅对北京城市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对过去十年的中国人口迁徙产生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9月3日宣布将“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在西城区金融街,将东西城打造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这让市场彻底“跌破了眼镜”。

这不仅意味着东西城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代表着北京要大力发展金融业,要竞争金融中心地位。

紧接着在2021年9月6日的“服贸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宣布:北京农贸批发市场布局将面临重大调整和变革,将推进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也就是说,北京不仅不会再疏解“农批市场”,同时还将推进大型农批市场的建设,“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政策可能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现在的南京人都是哪里的移民 南人北迁北京人口或将(1)

根据北京商务局的介绍,北京可能还要再造第二个“新发地”:

第一,根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规划》,北京将基本形成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社区菜市场、连锁超市和菜店为基础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第二,保留现有的农批市场,同时将在距城市核心主要消费区的15-20公里处设置若干个销地一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第三,北京在城市西南、东南、西北、东北方向规划4个综合性一级批发市场,保留升级现有的新发地市场,同时在东南方向再建设一个“新发地”

现在的南京人都是哪里的移民 南人北迁北京人口或将(2)

这就意味着北京的大型农批市场政策已经从“疏解”调整到“回潮”,带来的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还有人口的变化。

2016年北京完成“动批”市场的全部疏解,30万平米的“动批”市场全部被改造升级,3万小商户离开,带动了接近10万常住人口的疏解。

2015年的时候,北京就有过将“农批市场整体外迁”的说法。

根据当时的估算:如果把北京的农批市场集中迁移河北高碑店,预计年可减少565万次物流车辆进京,可疏解北京相关从业人口30多万人

经过这次调整后,北京农批市场外迁已经“不可能”。

这一次北京大型农批市场的整体“回潮”,甚至可能将会带动数十万外来人口的“进京工作”,从而给北京带来额外的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

北京农批市场的扩张,将会吸引全国人口北上!

北京的市场太大了!

2021年9月9日,北京市政府官网“首都之窗”公布了《北京市关于促进高精尖产业投资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在这个通知里,北京市针对引进“高精尖产业”和“制造业”可以说是“拼尽全力”,政策突破力度非常大。

现在的南京人都是哪里的移民 南人北迁北京人口或将(3)

在这个通知里,有以下几条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第一,建立重大项目统筹协调机制:北京要重点搞大项目。

也就是说,如果碰到重大项目,要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协调机制,负责政策、审定方案和协调重大项目落地。

对于北京来说,只要政策足够宽松,搞定大项目没有问题。

第二,通过市、区统筹,依法依规做好相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骨干人员的落户、住房等保障

针对重大项目的人才引进,“一事一议”给予保障。

相当于项目只要落在北京,企业高级管理人及骨干员工的北京户口问题应该是可以“保障”的。

随着引进项目的增加,北京户籍人口可能会出现明显增加,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第三,由市产业主管部门加强指导,允许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等区落地先进制造业企业总部和研发设计、小批量试产、调试组装、系统集成等非生产加工环节的先进制造业项目

也就是说,除了东西城之外,包括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等中心城区都可以引进制造业总部及小批量试产的制造业项目。

虽然在北京的禁限产业目录中,“六大中心城区”并不排斥制造业,但仅仅局限于研发设计、中试等环节的制造业

这一次的规定其实有所放松,包括调试组建、系统集成等先进制造业也可以进来了。

这其实就给北京中心城区“加码产业”,提高税收,促进中心城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也是给制造业企业一个“进城的机会”。

第四,对于市级重大项目,由市产业主管部门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会同市财政部门提出支持方案。

明确资金支持规模、方式等,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优先采取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项目落地

也就是说,如果北京政府可以对重大项目进行“股权投资”,采用直接入股的方式来支持项目落地。

相当于北京市政府成为了重大项目的“股东”,这种方式其实在合肥用的比较多,推动很多重大项目落地合肥。

可以说,这个通知的出台,意味着北京对制造业,尤其是全国的高精尖产业、先进制造业,确实“拼了”。

最明显的就是:北京的“高质量发展”开始优先于“疏解”,熟悉的那个“北京欢迎你”时代似乎已经重新回来了。

重回“金融中心”,大型农批市场的回潮建设,加上对先进制造业的超强吸引,落户保障、资金支持等等,都有可能会推动北京人口的“大回流”。

过去十年的“北人南迁”现象,将可能要“画上句号”了!

第一,北京金融业的发展壮大,将会吸引上海、深圳等大批金融就业人员的北上寻找发展机会。

北京的金融业市场空间一定大于上海深圳,尤其是北交所的设立,对于全国金融人才都是一个机会。

北京要发展金融业,一定会吸引上海深圳的金融从业人员从而北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点。

第二,先进制造业的北迁,也将成为趋势,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特新高精的小巨人企业等等,都可能会涌进北京。

这也会带来南方的人口规模。

而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将逐渐变成“北京都市圈”!

这对于河北、天津来说,就形成了一定的“利空效应”,因为不管是河北,还是天津,城市发展定位都已经锁定了“中高端制造业”。

尤其是天津,其城市定位一直都是“一基地三区”,一基地就是定位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随着北京的调整,京津其实已经形成了“竞争关系”。

在北京的强大“虹吸效应”和首都光环下,河北和天津的未来,将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但不管如何,“超级北京”确实可能要回来了!

【加入北京群,请私信大山老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