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曹刿论战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曹刿论战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

曹刿论战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8、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十二、课文内容理解

1、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2、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后:鲁 茫然不知 曹 细说原委(举出1例,即可得2分) *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1分)

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2分)

答:①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②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5、文章第2节主要内容是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概况。

6、文章第3节主要内容是战后曹刿论述战斗取胜的原因。

7、文章第2节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8、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9、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10、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战时:鲁 不作调查,急躁冒进; 曹 实地调查,抓准时机。 *战前:鲁 浅陋 ; 曹 有远谋 。*

*(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作战。

(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 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 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11、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否定了"公"前两次的回答,这是因为"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第一次寄托于近臣 的拥护,第二次寄托于神灵的保佑。

十三、开放性试题

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 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 *公鼓之,齐师士气已竭。(意思对即可,可用现代文回答。)

2、学习这篇文章之后,你能从曹刿或鲁庄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或明白什么道理?(结合文章说理由)4分 *从曹刿身上获得启示:可从远见、爱国、责任感等方面说 从鲁庄公身上获得启示主要是反面的、领导与人民的关系方面说。

3、曹刿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上文略作分析。

(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参战。

(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见解。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 然高于"肉食者"。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 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答案不限于以上所列三点;答出一点,信之成理就可得分

4、你是否赞同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 *开放性试题,谈出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观点作简要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5、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3分)

[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 (1)既克—— (2)夫大国,难测也—— (3)望其旗靡—— *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结合文章任选一个角度,联系实际谈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9、选文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是什么?请再举出一个我国历史上以弱胜 强的著名战例。

10、学习这篇文章后,你能从曹刿、鲁庄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或明白什么道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从曹刿身上获得启示:可以从远见、爱国、责任感等方面说。 从鲁庄公身上获得启示主要是反面的、领导与人民的关系方面说。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望风披靡(所向披靡、所向风靡、望风而靡)

6、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 呢?

*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功"方面答: 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 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可以 把"有 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7、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敬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敬佩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 一句话加以评价。 爱国将领: 评价:

8、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 深不可测(高深莫测、莫测高深、心怀叵测、居心叵测、天有不测风云) 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